初中生早恋,班主任该如何应对?

由他笑


初中生早恋现象并不少见,也是中学阶段出现的正常问题,所以一旦碰到,作为班主任不要奇怪,不要打击,正常处理就行。班主任如何应对才是正确的处理呢?下面我对我的做法作一介绍。

初中生早恋既然是正常现象,那就不要藏着掖着不敢说,所以我一般会在初一下学期的班会上,主动专门召开青春期教育的主体班会,针对学生早恋现象表明我们的正确做法和看法。提出初中生出现早恋的想法是正常的,但想法归想法,不能付诸于行动,也就是说你有这样的念想不是错,是正常现象,但你行动了,就错了,因为你行动了就会干扰了别人,也影响了自己,把它埋在心里,努力学习,才是正确的对待,我们检验它存在的对错,就看你是否能为你的念想去努力学习,它促使你进步,还是让你懈怠。

如果发现了有恋爱倾向的同学,我的做法是分别找这两位同学错开时间谈心。并故意不谈到他们间的早恋倾向,最多编个类似的故事说成亲身经历,目的是教他们如何正确对待出现的思想问题,引导他们正确的走出花季雨季。然后指出他们最近学习不专心在作业中的体现。叫他们应该以谁为榜样进行学习。

不要想着一次谈话就能改变有早恋倾向的同学,应多次交流,直到你觉得两个同学都已改变做法为主

把握好处理的度和火候,不能伤了学生的自尊,一定告诉学生,心里有什么想法,在这个年龄段属于正常现象,青春期,有想法放在心里,但一旦有所表白,就出格了,既不符合这个年龄段的特点,也是对自己和他人不负责的表现。所以,即使最终孩子心里无论能不能放下,只要不表白,能正常的学习就行,至于学生心里怎么想,谁也无法去管。

面对出现的早恋倾向,班主任一定要展开思想教育攻势。不要干脆告诉家长,更不可以在班里把两个同学早恋的事情晒出。应该叫学生感觉到你什么都不知道,暗暗的给有早恋倾向的同学分别做思想工作。我们这种处理,只能说在表面上看来,像是冷处理,实际上,暗处要做大量的思想工作。

班里出现早恋倾向的同学,往往会遇到其他的同学在班里或你面前传播的现象,这时候,即使你知道这些传播的同学传的都是实话,也要故意批评这些传播者无知乱说的行为,对传播者进行批评。目的是既借此减弱恋爱倾向在班里的影响,也为去做好这两个同学的工作提供契机。

所以面对班级里有恋爱倾向的学生,班主任应对的主要方法为:表面上冷处理,暗地里,努力做思想工作。

我是吴以言表,愿用通俗幽默的语言,表达对教育问题上的看法,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谢谢您的阅读,欢迎您的关注!




吴以言表


无论是班主任还是家长,都应该主动早谈起“早恋”这个话题,必须谈起这个话题,智慧地谈一谈这个话题。

“孩子早恋愁死了,咋办?”“恭喜你!证明你孩子发育正常。”这个对话不少人看到过,并且认为有一定的道理。

作为中学班主任,我主动开了多次关于“早恋”专题的班会,这是学生们听得最认真、专注的“知识点”了。首先要肯定学生的这种心理现象是正常的,基本每个正常人都会有的成长过程,老师曾经也有过,我们的父母长辈也有过……古代多是十几岁就成家生子了。然后列举一些生动的事例,让学生感悟总结:幸福成功的爱情需要哪些条件基础,失败的爱情失败在何处?事例中的人物受到了哪些终生难以弥补的伤害?你愿意成为这样的人吗?想要拥有幸福的爱情,我们应该如何去为之努力奋斗?

……

除了开主题班会,平时我还会经常“敲打”“调侃” 学生们。“班里充满智慧的女同胞们,不要被一些‘居心叵测’的男生用烂纸条抄写的几句不通的话给忽悠了,不要几根棒棒糖就跟人走了,咱们可是无价之宝。男同胞们更要做有担当,有能力,目光长远,前途无量的君子,才配得上最好的女子。早开的花,只会早被风雨打落,即使结出了果子,味道也是苦涩……”

据我了解,也有不少家长很关注孩子的这个问题,可是,不知该如何处理引导。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在开家长会时多和家长商讨献计献策了。

我也会结合自己所教学的课本知识引导学生,比如,我们九年级必读名著《简·爱》。“罗切斯特算是高富帅了,简·爱为何不委身于他?在简·爱困难的时候,为什么没答应圣·约翰的求婚?简·爱没有美丽的外貌,没有高贵的出身,没有富裕的家庭,是靠什么让罗切斯特爱上的?如果罗切斯特的前妻没有死,罗切斯特也没有成为残疾人,简·爱也没有继承叔父的遗产。她和罗切斯特还会结合在一起生活吗?如果不会,简·爱会凭借自己的品质能力觅得别的良人吗?引导学生思考应该有什么样的爱情观和品质。

如果真的发生了早恋的事,我会把学生和家长的隐私、名声放在第一位,单独和学生及家长深入沟通,并为之保密。

实践证明,发生在我班的早恋现象概率很低。











语文老师来啦


关于初中生早恋这个问题,历史悠久,为什么不能杜绝。我觉得那是人类自然发育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只是有的同学自我调适的好,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把这种情感延后。

如果班主任发现有同学早恋,也不要大惊小怪。我的处理方法通常是,先不动声色观察一段时间,然后旁敲侧击个别谈话。对他们提出自己对他们的期望,再暗地观察一段时间,如果他们任然没有收敛,就要直奔主题,点名教育。不过他们不可能一下子就改变,作为班主任的我经常找他们谈心,研究学生的爱好,尽量和他们保持同一状态进行交流。

切忌动不动就找家长,公开批评,让他们自尊心受伤害,如果他们一旦无所谓,你又能怎样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