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帝舜的故鄉

菏澤,帝舜的故鄉


帝舜出生在姚墟,又名重華雷澤漁。少小離家耕歷山,堯王訪賢登聖基。如心如來如舜裔,感天感地感聯誼,一帶一路興華夏,德孝傳承堯舜裡。

《史記》載:"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舜(約公元前2187- 約公元前2067)。"三皇五帝"之一,生於姚墟曰姚姓,生而重瞳,名重華,字都君。中華道德文化和百餘家姓氏鼻祖。以德化怨,孝順友愛,善於製陶。得到四嶽推薦,經過重重考驗,得到唐堯的認可與禪位,建立有虞王國。即位之後,虛懷納諫,懲罰奸佞,流放四凶,任賢使能,百業興旺,晚年聽從四嶽的安排和建議,禪位於大禹,乘車巡行天下,卒於蒼梧,葬於九嶷,諡號為舜,史稱帝舜、虞舜、舜帝。

菏澤,《尚書 · 禹貢》中有載:"導菏澤,被孟瀦",是上古天然九澤之一,素有"天下之中"之美譽。是太昊華胥、三皇五帝、中華先賢等列祖列宗主要活動聖地。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11月26日視察菏澤時的講話中開篇指出:"菏澤,傳說是伏羲之桑梓,堯舜之故里,先為商湯之京畿,繼屬曹國之彊土,孫臏、吳起、范蠡、曹植、黃巢、宋江等歷史人物,都與這裡有密切關係。……。″結合史書文獻和最近考古發掘,從而說明菏澤蘊藏有六千年前的伏義文化,四千年前的堯舜文化,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文化等古代優秀歷史文化,是華夏萬姓之源,是家文化的發源地,是中華廚祖伊尹,道家老子隱居之地,佛教臨濟祖庭,是全球華人嚮往的祖源聖地。承載著華夏民族的根和魂,是社會長遠和諧發展的源動力,是人類社會共同的精神家園。

舜生於姚墟(今菏澤市牡丹區胡集鎮堯王寺),耕作於歷山(今山東菏澤鄄城縣閆什鎮歷山廟),漁獵於雷澤(今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彭樓鎮一帶),在黃河之濱燒製陶器,灰於常羊(今菏澤鄄城),販在頓丘(今河南濮陽清豐縣一帶)經商做生意。因品德高尚,在民間威望大。堯將兩個女兒嫁給舜,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舜不但使二女與全家和睦相處,而且在各方面都表現出的才幹和高尚的人格力量,"舜耕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上人皆讓居",只要是他勞作的地方,便興起禮讓的風尚;"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製作陶器,也能帶動周圍的人認真從事,精益求精,杜絕粗製濫造的現象。他到了哪裡,人們都願意追隨,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一時形成堯有禪讓之德,舜有大孝之行,堯天舜日,國泰民安,原始社會的幸福安定生活局面 。

姚墟在哪裡?唐朝宰相姚崇在《姚墟記》中記載成陽西二里。成陽如何確定?在《後漢書》、《皇覽》、《晉書》、《括地誌》等地理著作中,無不把成陽與雷澤緊緊聯繫在一起。北魏酈道元《水經注·瓠子河》篇下載:"瓠河又經雷澤北。其澤在大城陽縣故城西北一十餘里.其陂東西二十餘里,南北一十五里,即舜所漁也。澤之東南即成陽縣。"《太平寰宇記·濮州·雷澤縣》條下載:"雷澤縣本漢成陽縣也,古伯姬姓之國,史曰:周武王封弟季載於成,今縣北三十里成都故城是也。"明萬曆《兗州府志》:"故雷澤城在曹州東北六十里。"漢成陽,唐、宋雷澤城在牡丹區胡集鄉。最近文物部門已在胡集村東勘探出成陽故城,地下之城垣保護完好。城南北近600米,東西達1500餘米,面積達90萬平方米,專家認為應是東西二城。現已勘明城東部是戰國時所築,延用至宋、金。西部未勘,應是西周成國都城成陽城、堯之居成陽城。從成陽、雷澤故城遺址往北三十里,今鄄城縣紅船鎮,即成國最初國都,漢置成都縣。此城之側有大汶口文化遺址曰張堌堆,西鄰雷澤、東接大野澤,南至成陽,北至廩丘。東西約三十里、南北約六十里。這裡自古就是中華先民的發祥地。《史記》說"堯作成陽";《帝王世紀》雲"堯與方迴游成陽而崩";《漢書》說"堯葬成陽";《竹書紀年》說,湯伐桀,與桀"戰與成"。可見,自伏羲之後,成之地歷史延綿不斷。成國三代國君之後,因成地地勢低窪,遂南遷三十里建都。因位於成地之南,故曰成陽,即春秋、戰國、秦漢、曹魏之成陽城,唐曰雷澤,宋不改,金圮於河水。

舜耕歷山,何謂歷山?《水經注》:"雷澤西南十里許小山,孤立峻上,亭亭傑峙,謂之歷山,山北有小阜,南屬迤澤之東北有陶墟,濱帶瓠河也。"《曹州府志》:"歷山在府東北五十里,濮州東南七十里,即虞舜耕處,舊有舜祠。"2006年,歷山古遺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還保存有國學大師季羨林題寫的金色字體"歷山舜帝廟"和國家圖書館館長任繼愈手書的"舜耕歷山古遺址",毋庸質疑,我們腳下的舜耕歷山古遺址,就是當年舜生活的地方。

舜漁雷澤,雷澤之地在何處?雷澤,古稱雷夏澤。雷夏之名,首見於《禹貢》。《尚書·禹貢》是我國最早最權威的地理著作,共1900餘字,其中把位於今菏澤市境內的菏澤、雷澤、大野澤、孟諸澤和菏水、濟水、澭水、沮水、陶丘等十五處地名具列篇中。文曰:"濟河惟兗州,九河既道,雷夏既澤,澭沮會同。"由此可知,在古濟水和古黃河中間的兗州境內,有澭、沮二水,其水流入雷夏澤。《漢書·地理志》濟陰郡條下載:"成陽有堯冢,靈臺。《禹貢》雷澤在西北。"西漢的濟陰郡轄定陶、冤句、呂都、葭密、鄄城、句陽、秺、乘氏、成陽等九縣,其境相當於今菏澤市大部(單縣、鉅野及曹縣南部除外)。成陽縣城,即今菏澤城東北六十里之胡集村。

陶於河濱,製陶於何處?晉皇甫謐曰:"濟陰定陶西,南陶丘亭是也。"漢、晉定陶在今城西北,古陶丘遺址是也。舜還到黃河沿岸去製造陶器。那裡的人們不安心工作,所製造的陶器非常粗劣,而舜製造陶器時總是一絲不苟,一點也不敢馬虎。那些製陶器的人非常佩服舜,就把他當成學習的榜樣,所以黃河沿岸產的陶器全是精美之物,揚名天下。

舜作什器於壽丘。皇甫謐認為在曲阜東門外。濟南徐北文教授認為"壽"字古音為"陶",應是陶丘。太史公不會在一句話中出現兩個陶丘,故此壽丘應是《括地誌》"陶丘在鄄城縣西南二十四里"之陶丘。唐宋鄄城在今鄄城北二十五里舊城鎮,其西南二十四里陶丘堌堆龍山文化遺址,當是古壽丘。舜就時負夏。鄭玄曰:負夏,衛地,在春秋衛國境內。宋《記纂淵海》濮州下雲:"雷澤本夏澤,以其有雷神,故名。"可知雷夏澤本名夏澤。"負"釋為"背",而"背"乃方位詞"北"的引申義。故"負夏"在"夏澤之北"。今鄆城縣陳坡鄉鄆、鄄交界處楊寺龍山文化遺址,在古雷澤之北,屬衛國之境,即負夏之地。西漢於此置成都縣,以紀念帝舜。《尚書大傳》雲:"舜販於頓丘,就時負夏。"此處西距河南濮陽之頓丘不足百里。舜灰常羊。常羊乃炎帝、帝堯誕生地。按《水經注》瓠子河入鄄城名羊裡水,魏賈逵封羊裡亭侯。知羊水岸邊曾有羊裡之地名。羊裡、常羊裡也。今鄄城西關王堌堆遺址是也。舜卒之鳴條應與商湯滅夏之鳴條之戰是一地,自東漢許慎起,學者多主張鳴條在魯豫之交的濟水流域。湯滅夏桀,一戰有娀,顧頡剛考證即有仍,在今曹縣古濟水之濱安陵堌堆;三戰三鬷在古陶丘之東濟水北岸的戚姬寺遺址;夏桀被商湯在有娀打敗沿濟水東奔,故二戰鳴條之地必在有娀與三鬷之間。定陶西北大章寺龍山遺址在濟水北岸,位於有娀與三鬷之間,應是古鳴條遺址。

舜生姚墟、漁雷澤、耕歷山、陶河濱、販頓丘、遷負夏、灰常羊、卒鳴條等地名,經夏、商、週三代古人口耳相傳至春秋戰國,由諸子百家書於簡帛之上。大量古書描述和多處遺址對照今天之地理方位,俱在成陽古城為中心的二百里生活圈之內,這絕不是人為合成,而是歷史真實之再現。當今考古發現無不證明菏澤即是舜的故鄉,是其出生地和主要活動足跡地。

為弘揚帝舜德孝精神,從2016年4月22日開始,在青島恆星科技集團董事局主席陳昌金的倡導下恢復了中斷千年的祭祀堯舜大典。先後有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俄羅斯、美國及臺灣、香港、福建、北京、上海、河南、貴州等世界地華夏裔親,炎黃子孫自出交通、食宿和會務等費用,組團或單獨旅遊形式前往菏澤祭祖尋根,合作交流。

​ 黃河母親孕育滋養百姓蒼生,伏羲桑梓堯舜故里華夏祖源。我們設想以古今牡丹園為平臺,創新牡丹形象,以牡丹區胡集鎮為基地,組織每年422、927春秋祭祖伏羲、堯舜大典,游水滸故里,曲阜拜師,泰山封禪等文化旅遊研學活動。凝聚各地各姓氏資源,逐步建設上祖廟、堯陵舜祠、伏羲文化園,方誌館,家譜館,重華書院等文化場館。建造從現代化菏澤新城穿梭到遠古雷澤(唐.雷澤縣),經歷山、姚墟等上古遺址的六十多里的穿越伏羲、堯舜、夏商周、秦漢隋唐,宋元明清的二二0歷史文化旅遊帶,運用文化軟實力,開展華人尋根溯源公祭先祖,"伏羲桑梓堯舜故里"祖源文化學術論壇,非遺傳承,琴棋書畫,研學旅遊等各種形式的海內外華人根親文化交流活動。引進各項有益資源,爭取將世界華人聯合會,世舜聯總部,全國各姓氏聯誼中心等國際性的組織落地菏澤。把華夏先祖​,各姓氏始祖及民族英烈,恭奉在心,接牢兩千年前孔孟先師傳承四千年前堯舜德孝精神的傳承棒,樹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宏揚德考精神,鑄造愛的家庭,感恩回報社會,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為世界的美好和平及新生態文明,提供中國文化、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

天下之中路路通,古域雷澤在山東。羲皇華胥雷澤地,三皇五帝為民生。執政為民尚帝堯,家庭和諧虞舜宗。一帶一路濟盛世,萬邦朝服華夏興。

誠摯歡迎全球華裔前來伏羲桑梓,堯舜故里,天下之中,好漢之邦,牡丹之都,山東菏澤,尋根溯源,興業發達!

菏澤市雷澤祖源文化研究院院長陳勇行​

2020年7月22日

於青島恆星學院


菏澤,帝舜的故鄉


菏澤,帝舜的故鄉


菏澤,帝舜的故鄉


菏澤,帝舜的故鄉


菏澤,帝舜的故鄉


菏澤,帝舜的故鄉


菏澤,帝舜的故鄉


菏澤,帝舜的故鄉


菏澤,帝舜的故鄉


菏澤,帝舜的故鄉


菏澤,帝舜的故鄉


菏澤,帝舜的故鄉


菏澤,帝舜的故鄉


菏澤,帝舜的故鄉


菏澤,帝舜的故鄉


菏澤,帝舜的故鄉


菏澤,帝舜的故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