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書、旗幟、境界

中國油畫是中國近現代文化歷史上的重要產物。它蘊生於百多年前“西風東漸”的激烈動盪中,又在新文化、新中國、改革開放新時期等各個時期,備受磨礪,蓬勃成長。油畫的發展,不僅是它作為一種富有表現力的畫種,從西方引入,根植於中國當代社會和生活的沃土,吸納吐節,揚花灌漿,在文化社會中越來越受到普遍的關注。油畫發展的意義更體現在它的繪畫之思,在美術和美術學的建構領域中歷來所具有引領性的作用。它的觀看和方法,它的語言和研究,使得油畫不斷高揚生命詩學的高度,從而構築起藝科美學的生動而堅實的基礎。中國油畫有如此宏博的擔當,有當代紮實的發展,最主要的在於百年發展中幾代人傳承不怠的血脈,在於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油畫研究和創作核心力量的堅守和拓展。詹建俊、靳尚誼、全山石、鍾涵、聞立鵬五位先生正是其中最為突出的代表。

中國油畫五老都有深厚的中國學院的背景。這個背景帶著新中國初年築建文化根基的激情和希望,具有良好的、開拓的文化視野。詹先生和靳先生都是上世紀五十年代馬克西莫夫短訓班的成員,全先生是五十年代初赴蘇留學的優秀代表,鍾先生、聞先生更是幾十年如一日,對西方的油畫予以深入的考察。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以前,他們就以青春的熱力創造了富有影響的代表作。詹先生的《狼牙山五壯士》、靳先生的《十二月會議》、全先生的《英勇不屈》、鍾先生的《延河邊上》、聞先生的《國際歌》,這些載入史冊的創作,代表了中國油畫的一個時代的精神與語言的高度。國博的中廳裡,高高地懸掛著他們的繪畫。中國的改革開放,讓他們這代人經歷了一次涅槃。他們珍惜開放的視野,重視學術的力量;他們堅守深扎的傳統,鑄煉語言的轉化;他們一肩挑著美術學院的復興,基礎訓練的重建;一肩挑著全球文化的視野,引領中國油畫的成長。他們創建了中國油畫學會,以此集結油畫創造和研究的力量,使得中國油畫始終是中國藝壇上最為活躍的力量。他們還把個人藝術的深化和磨礪融入中國油畫發展的鑄煉之中,以此營造一個真實而誠切的藝術語境。今天,這個在紫禁城側畔的隆福寺的屋頂上的五老畫展,讓我們親睹他們的藝術之魅,重溫這種孜孜不倦的筆耕對中國油畫的意義,並由此感受真正藝者的境界。

五老的藝術語言本身就是中國油畫研究的一本大書。他們這一代人是從油畫藝術十分貧瘠的環境中走出來的。文革結束,改革開放令他們又經歷了一場浴火新生。遷變淬歷,桑海磨洗,他們特別重視語言的研究,珍視在一種開放的環境中建構起自主的研究語境。他們以八十、九十之軀,奔波在歐亞大陸與太平洋兩岸。他們研究西方的名畫,在傳移摹寫中修辭練字,並深切地陶然其中。他們將這種語言的研究化成一種登臨美術史學的高臺遠望,從那裡逐跡油畫輝煌年代的創造與品質。“江城含變態,一上一回新。”他們反反覆覆地研究,尤其在退休之後,更是全力深入油畫的語言世界,在一個世人稱為耆年的遠道上,創造了藝術不斷履新的奇觀。詹先生的激情表現;靳先生的深情寫照;全先生的濃情塑造;鍾先生的溫情寫意;聞先生的專情凝鍊。他們始終在用美術史中最優質的東西來鑄煉自己,逐步臻入不凡的藝術境界。

五老的藝術精神更是中國油畫創造的一面旗幟。油畫在中國,歷經百年曆史。戰火的薰染,社會大動盪的錘鍊,文化異化的扭曲,意志的把控,前衛批判的挑戰,世事紛沓,滄桑糾結,所有的一切都在熔爐中蒸煮燒煉。油畫卻始終保持人性的亮色,深耕於社會大地,深扎於生活世界,不變其直抒胸臆、揮寫山河的本心。天不變,道亦不變。五老為首的油畫藝者半個世紀的卓然堅守,為他們自己和中國油畫澆鑄了一種堅強的內質。中國油畫今天面對的首要命題是全球境域中的自主發展。五老用他們半個世紀的努力給予堅定的回應。他們絕不因為某些需求而囿閉自己,而是始終以開放拓然的心態,向優秀的文化學習,以畢生的努力求取真微的心得。同時他們立定中國火熱現實生活的沃土,從那裡去消化東方意象的雋智,磨鍊中國精神在油畫上的創造與境界。他們不僅以自己的藝術回應自主命題,還以一系列高質量的學術活動為平臺,以中國油畫為旗幟,實現一類文化志業和使命的世紀答卷。

五老的藝術更是中國油畫的一種富有高度和教益的境界。五老中,全先生是我的業師,當年的教誨養就了一種學子的情結。由於此,見到五老都有一種格外的親切。靳先生侃侃而談,詹先生熱情大方,全先生精雅大度,鍾先生引經據典,聞先生藹然凝神,每當我們講起先生,眼前總要出現他們生動的音容笑貌。五老的從藝求真、孜孜敬業,五老的敢吐真言、絕不苟同,如同他們的藝術創作一樣,深深地召喚著我們。中國油畫學會的聚集,多半源自他們的召喚,源自他們引領下的氤氳演化的學術氣息。近幾年,全先生以他的慧眼舉辦多個有品位的國際名師展和相關學術活動,每一次,幾位先生都千里迢迢,齊聚杭州。五老的年歲相加,當在四百六十歲之上。看著他們亮糯的白髮,看著他們努力挺拔的身姿,人們無不感動。許多人說中國油畫福氣,擁有這樣的五老,擁有這樣一批耄耋智者。這不僅讓油畫始終葆有沉厚雄健之氣,更將油畫帶入達觀雋智的境界,海天遼闊的境界。

境界,修為與精神的境域。中國古來藝者詩者,向以境界為上。油畫的境界,不唯形準,不唯筆色,更在於這種語言的特質所表現的人性的厚度,所達到的久煉成鋼的淳度。以“境界”命名這個展,既是對五老藝術的精神涵括,又是對中國精神的敬意與高揚。此刻,我們駐足隆福寺屋脊之上,眺望紫禁城自南向北、長空一線。這個景觀是京城國都的視界。這個展覽,這五老的藝術對於中國油畫,正自有與之相配的藝術境界。

(本文為作者為“境界·中國油畫五老藝術展”寫的前言)

大書、旗幟、境界

尚誼穿藍裙子的女士75×56cm布面油畫2017年

大書、旗幟、境界

聞立鵬胡楊系列之一80×100cm布面油畫2009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