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0年:蒙古帝國西進受阻,阿音札魯特戰役改變歐亞大陸西部歷史

1260年是南宋的景定元年和蒙古的中統元年,在亞洲大陸的東方,為了獲得蒙古的汗位,忽必烈停止了對南宋的征戰,而南宋的賈似道乘機邀功成為了南宋的右丞相。

戰役的背景

在亞洲的西方,也就是當時蒙古帝國的西部邊界,正在敘利亞征戰的旭烈兀決定班師回朝,讓大將怯的不花留下,自己踏上了前往伊朗西北的旅程。

一般認為,當時旭烈兀和忽必烈一樣懷著爭取蒙古帝國汗位的雄心。 但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發現的歷史文獻表明,旭烈兀回師伊朗是因為他龐大的穆斯林討伐軍的糧草供應出了問題,他不得不率領主力會師休整。

讓人沒想到的是,怯的不花率領的一萬二千名留守軍團(不僅包括主體的蒙古士兵,還包括了歸順的穆斯林及十字軍戰士)並沒有停止前進,而是在主力部隊離開後順勢繼續南下,目標直指埃及馬木留克王國。由突厥系騎馬戰士組成的馬木留克軍團為了保衛埃及和穆斯林,迎擊北上。

1260年:蒙古帝國西進受阻,阿音札魯特戰役改變歐亞大陸西部歷史

馬木留克騎兵的油畫

雙方於九月初,在巴勒斯坦南部相遇展開了一場會戰。阿拉伯語將流經此處的小股水流的上游稱作阿音札魯特,意思是“歌利亞之泉”,這場戰役以此而命名。

戰役的過程

馬木留克軍團對當地的地形瞭如執掌,於是他們設計了一個誘敵戰術:將主力部隊埋伏在一個高地上,先頭馬木留克騎兵作為誘餌與蒙古軍團周旋。

怯的不花的蒙古軍團一開始打得很順,看到眼前的馬木留克騎兵且戰且退,他絲毫沒有懷疑這可能是個圈套,反而更堅定了進攻的信心,命令全體出擊追擊退卻的馬木留克騎兵。

馬木留克騎兵將怯的不花的蒙古軍團引到了阿音札魯特的高地,埋伏的弓箭手開始齊射,主力騎兵將蒙古軍團從四面圍住,發動了總攻。

蒙古軍團也不是吃素的, 在被四面包圍的情況下,奮勇反擊,企圖殺出一條血路突圍。眼看蒙古騎兵在左翼就要突圍成功,馬木留克的主帥忽都斯扔掉了自己的頭盔,大聲命令直屬部隊高喊著保衛穆斯林的口號阻止想要突圍的蒙古騎兵。

在地形和心理佔優的情況下,馬木留克軍團最終獲得了戰役的勝利,怯的不花的蒙古軍團幾乎全部戰死。

戰役的影響

阿音札魯特戰役的規模不大,但在歷史上的影響和意義卻非常大。

對整個差點被逼致毀滅邊緣的伊斯蘭世界,終於獲得了喘息的機會。在此之前旭烈兀的大軍已經攻下了巴格達和大馬士革,打到了地中海的東部,整個穆斯林世界只剩下了埃及的馬木留克王國。

此刻,馬木留克成為了伊斯蘭和埃及的救世主,他們在埃及民眾的歡呼聲中回到開羅。在這場戰役後,他們成為了蒙古前方的堡壘,遏制了其西進的勢頭。

在心理上, 自從1206年蒙古所塑造出來的近半個世紀的”恐怖時代“,此刻差不多在歐亞大陸的西半邊落幕了。因為人們看到了,曾經極其恐怖的無敵蒙古軍團是可以戰勝的,甚至被全部殲滅的。

再加上蒙古內部在蒙哥汗死後的多極化結構, 蒙古帝國作為一個整體已不復存在,無法藉由陸上的路徑,直接控制敘利亞、埃及以西的世界。

總之,阿音札魯特戰役改變歐亞大陸西部歷史,整個世界史在這一年由於歐亞大陸東西兩端的兩件大事(東端忽必烈奪得汗位,西端阿音札魯特戰役)而開始了新的轉向,翻開了新的一頁。

你有任何看法和評論,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