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采访,有人圈粉有人挨骂?原因在这

作者 l 书乔

最近一条#福尔摩斯式破解病毒传染迷局#被送上头条,吸引了我的注意力,疫情还能这样推理?


疫情采访,有人圈粉有人挨骂?原因在这


好奇点开,发现在8分多钟的视频里,天津疾控中心专家张颖全程脱稿,思路清晰,一步一步盘点分析天津某百货大楼相继出现5例确诊病例的原因。精彩程度堪比狼人杀,难怪被网友赞为“福尔摩斯式推理”,圈粉无数。


由于疫情的爆发,近来各地领导负责人相继接受采访质询,官方发言聚焦在关注疫情发展的民众眼前,但没想到一次次发言也刷新着大家的认知,暴露出官员能力素质参差不齐。


面对发问,有的层次递进,逻辑清晰,数据充分,也有的一问三不知,毫无逻辑反复出错。


不同的表现同样获得不同的反馈——表述清晰逻辑顺畅的被点赞被记住,答非所问废话连篇的广受差评甚至因失责免职。


不难看出,表达能力并不只是语言功底的体现,更是日常工作状态和能力的考核,影响着大家对发言人的信心和判断。


不提疫情当前,哪怕是日常生活,尤其是在职场,懂得高效表达都是十分重要的。


试想,作为员工,如果向上汇报思路不清,上级听不懂不愿听,势必会影响职业发展,而作为领导,如果传达不明确,就会耽误进程丢失影响力。


疫情采访,有人圈粉有人挨骂?原因在这


我们知道,任何表达前有准备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思维框架,让别人能听懂,记得住。


好的思维框架可以让你的思考更有序,表达更有力,只需要记住梗概,就可以把事情说明白,也就无须背稿。


表达过程中想要思路清晰,就需要用到金字塔结构。什么是金字塔结构呢?


疫情采访,有人圈粉有人挨骂?原因在这

我们知道,想表达的任何内容,都要有一个中心思想,这就是塔尖;而中心思想需要被下面若干个一级论点支撑,这就是塔身;一级论点,又被下面的二级论点支撑,如此反复向下延展,直到最后一级,这就是塔基。塔尖塔身塔基共同组成了金字塔结构。


例如你即将参加一场面试,那么获得该职位就是你的中心诉求即塔尖,学历好、经验足、技能多等作为你的论点支撑就是塔身,而具体参与的项目、获得的成果就是塔基。


那日常表达中又该如何使用金字塔框架呢?这里可以从金字塔内的三种结构进行分析:


1.纵向结构,让表达更清晰


表达的第一要义是要让人听得懂,这就要求我们表达要有重点,有层次。结合金字塔的纵向结构即关注塔尖和塔身,塔身和塔基的关系,这要求我们表达时要遵循两个原则:


第一,结论先行。一次表达只支撑一个思想,并把结论放在在开头。


开门见山的表述此次表达的中心思想,是要取消会议,或是请求帮助,然后再向下延展你的理由和具体情况。


比如向上级汇报某活动支出,最好的方式一定是先汇报总数据,再分类汇报每一笔支出用途,而不是上来就一条一条铺开每一笔费用。


结论先行可以突出重点,让人迅速get关键信息,节省时间提升效率。


第二,以上统下。采用自上而下的顺序,用下一层的内容去回答上一层的问题。


例如你想向老板提出加薪请求,有的人可能会列出自己工作量加大天天加班、某某项目获得哪些成果、年限资历等等一些列“现象”,虽然论述了客观事实,但表达零散没有力量。


疫情采访,有人圈粉有人挨骂?原因在这


根据以上统下的原则,我们可以先提出想要加薪的意愿,即中心思想,然后列出四点原因支撑如:第一我工作年限足够长,第二我职位晋升了,第三我工作量增大,第四我业绩不错,最后再用塔基的具体事实和数据去支撑这四点。


以上统下可以划分层次,让倾听者可以顺着你的层次节奏理清事实。


2.横向结构,让表达更深刻


解决了让人听得懂的问题,然后就需要人记得住,由于人很难同时记住多个零散信息,所以需要我们在金字塔结构中加深横向逻辑关系,建立关联性,这里也有两个原则:


第一,归类分组。每一组思想,必须要属于同一个逻辑范畴。


归类分组就像整理手机桌面APP,将几个关联软件放在同一个文件夹内,并对其命名,这样找起来就一目了然。


我们可能经常听到一些领导讲话的时候会说,我们今天来讲公司发展的三个目标,四个要点,五个问题。其实这就是没有遵循归类分组的原则,把不同的东西并列在一起,反而让人思维混乱不知所云。


如果遵循横向结构原则,我们可以这样说——我们今天来讲公司今年发展的三个目标,为达成这些目标需要注意的四个要点,以及具体需要应对的五个问题。这样横向结构关系就清晰起来了。


疫情采访,有人圈粉有人挨骂?原因在这


第二,逻辑递进。每组思想都必须按照顺序排列,可以包括时间顺序,结构顺序,程度顺序。


参照我们整理APP时,也要对软件、对文件夹的一定的排列。在表达时,我们也需要对每一组思想根据一定的顺序逻辑进行排列。


接上面的例子,今年公司发展的三个目标,往下细分,我们可以按时间顺序,划出三个时间节点的目标;也可以按结构顺序划分为三个部门的目标,或者按程度顺序,根据轻重缓急划出三个阶段性目标。


总之,把思想分类归组这样才有秩序,有向下延伸的基础,每组思想按一定顺序逻辑递进才能做到不重叠不遗,提升表达的完整度。


3.序言结构,让表达更抓人


解决了纵横间的逻辑问题,表达就会变得清晰起来,但很多时候把思想表达清楚还不够,还得让别人愿意看愿意听。所以怎么开一个好头也很重要,除此之外还要有一个整体的叙述结构,才能让人紧跟你的脚步。


疫情采访,有人圈粉有人挨骂?原因在这


序言结构能迅速抓住受众的注意力,通常分为四个步骤:背景、冲突、提问、回答。


根据结构特性,在开头讲故事是吸引人注意力的有效途径,用众所周知的实事来获得听众的信任,并把他们框在一个特定时空,为接下来的论述做准备,根据背景进行填补。


如文章开头的福尔摩斯式疫情分析,专家先借百货公司5个确诊病例开头,完成论述。


甚至回过头看这篇文章,也是以事件引入,点出冲突,提出问题,做出解答,完成整个论述,是不是让你紧跟步伐读到最后了呢。


小结


表达是一门艺术,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去打磨,精巧的表达力是你最有力的作品。


日常生活中,我们公开表达的机会越来越多,思考、表达不清是危机,阻碍人际职场发展,但同时也是机会——学会思维框架,提升语言逻辑,掌控表达力就是掌控机会。


PS: 写了这么多,如果你觉得有用,请点赞让更多人看到。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书乔 (ID xqzwsz),

回复【PPT】,送你200套商务PPT;

回复【品牌】,送你170份优秀提案;

回复【时间】,送你时间管理纯干货;

回复【营销】,送你30本经典营销电子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