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变得冷漠?

在我大概十一二岁的时候,有一次邻居家的大人出门了,门被锁了,然后邻居家的两个女儿过来找我,说要进门拿东西,但是进不去,就让我帮她们翻窗进去拿家里备用的钥匙,然后她们开门进去。

那时候的我运动神经很发达,对于这种事情也没想太多,就答应了,然后翻进去取了钥匙,给了她们之后我就走了。

我没想到的是,晚上那两个女孩的妈妈来我家找我爸,说我有失管教,趁着人家家里没人,翻窗进别人家里,我当时自然极力辩解,阐明因果,结果那两个女孩当着自己母亲和我的面,选择了沉默,后来因为这件事我爸狠狠地骂了我。

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因为助人而接受责备。

我爸很严厉的对我说:“以后别人的事少掺和。”

于是从那件事情后开始,我开始意识到,不是所有的好心都会有好报。

当然,一个人的恻隐之心不会因为这么一小件事就磨损殆尽。

后来我还经历了很多类似的事,在火车站被人以救急名义借钱而骗钱,帮朋友调和关系而弄的自己里外不是人,好意提醒别人而遭到恶语相向,等等等等……

我相信很多事情大家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没有人生来就是冷血的,大多数的人都是在遭遇了各种各样的骗局和误解之后才选择冷漠。

但不可否认的是,结果终究是我向冷漠妥协了,因为很多时候我承受不起善心作祟后的代价,这其中包括经济的损失,精神的挫败,每一次磨损一些,然后慢慢慢慢的我也和当初我严厉的父亲一样,学会了那句话。

“别人的事,少掺和。”

直到几年前我第一次看到徐峥拍的《人在囧途》。

里边王宝强扮演的牛耿在受到了欺骗,把全部积蓄给了那个女人之后,一脸颓败,像极了十二岁那年被我爸责骂后的我。

但他后来说了一句话:“被骗了才好!被骗了说明没人生病,没人生病更好!”

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惭愧……因为后来步入社会后的几年里,我已经越来越少被人骗了。

但这也证明,我向这个社会的冷漠和阴暗妥协了,我学会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学会了不掺和别人的事,而当我看到那个梗着脖子,振振有辞的“傻根”的时候,就像看到了幼时极力向父亲辩驳的自己。

电影当然是美好的,那个女人有不得已的苦衷,有值得让人宽恕的理由,所以牛耿的这一行为也就变得不那么傻。

可生活要远远比电影残酷,生活里的骗子就是骗子,他们就是单纯的利用旁人的善心去谋利,然后将一个个“牛耿”变成冷漠的我、你、他。

事到如今,我不得不悲哀的承认,在行善这件事上,我向社会的阴暗妥协了,对于一些代价小的善举我偶尔还是会去做,但代价太大的却不再敢不加思考的就去做。


偶尔看到那些诸如“西安最美女孩”,“山东最美护士”之类的时候,我会觉得欣慰和庆幸,不单单是欣慰她们的善良,更加庆幸她们的善良受到了应有的赞扬。

因为我知道还有许多诸如此类的善良被埋没,更甚者被扭曲成为了恶行。

最后还是季业先生的那段话。

如果天空总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

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

如果自觉无力发光,那就蜷伏于墙角。

但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

不要为了自己的苟且而得意;

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的人们。

我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但不可扭曲如蛆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