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美食大巡礼:音乐王国里的珍馐美馔 欧洲奥地利篇(上)

说起奥地利和维也纳,各位的脑海里是不是开始自动播放起了音乐。作为海顿、莫扎特、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等等音乐大家的故乡,还有出生德国但长期在奥地利生活的贝多芬。奥地利无愧于世界音乐王国的美誉。

世界美食大巡礼:音乐王国里的珍馐美馔 欧洲奥地利篇(上)

这些音乐大师在两个多世纪中,为奥地利留下了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奥地利萨尔斯堡音乐节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古典音乐节之一;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世界上听众最多的音乐会;建于1869年的皇家歌剧院(现名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是世界最有名的歌剧院之一;而维也纳爱乐乐团则是举世公认的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交响乐团。

世界美食大巡礼:音乐王国里的珍馐美馔 欧洲奥地利篇(上)

而在这个到处洋溢着动听歌谣的国度,也同样四处飘溢着美食的芳香。

奥地利和德国是邻国,所以两者的在吃的方面很像,比如都喜欢吃肉。德国的一道名菜维也纳肉排就连名字都是用奥地利的首都命名的。与之对应的,奥地利也有一道用维也纳命名的菜:

维也纳烤排骨

世界美食大巡礼:音乐王国里的珍馐美馔 欧洲奥地利篇(上)

这道维也纳烤排骨是“最适合国人口味的西餐”,卖相相当诱人,大托盘上横躺着整扇的肋排,一堆烤得焦黄的土豆,一堆花花绿绿的沙拉,两三种口味的蘸酱,满满当当,外焦里嫩,肉香四溢......

世界美食大巡礼:音乐王国里的珍馐美馔 欧洲奥地利篇(上)

端到眼前,任谁也不能抵挡这色香味意型五样俱全的美食诱惑......

同样,靠近的德国的奥地利对香肠也情有独钟。

如同一天不吃肠就浑身不舒服的德国人一样,奥地利人也非常喜欢吃香肠。并且这其中还有个非常奇怪的事情,德国和奥地利人都坚持是自己国家发明了香肠,但却以别人家名字命名。在奥地利,人们把香肠称为法兰克福香肠(Frankfurter Würstel,简称Frankfurter),而德国人却称其为维也纳香肠(Wiener Wüstchen,简称Wiener)。。。。。。

这里有一个小故事。1805年,出生于瑞士的屠夫Johann Georg Lahner从法兰克福来到维也纳,幸运地得到资助在维也纳开了一个自己的屠宰场。那时候在法兰克福有一个严格的规定——屠夫只能选择一种肉类售卖,猪和牛的屠夫是必须分开独立的。所以在法兰克福,香肠只能用猪肉来做。Lahner来到维也纳后,决定把香肠改良一下,在香肠里加入了30%的牛肉和新的调味料。改良后的香肠在维也纳大受欢迎,还成为了皇帝弗兰茨一世最喜爱的美食。Lahner在1845年去世,人们为了纪念他,把这种改良过的香肠命名为维也纳香肠。而维也纳人从未忘记,是Lahner把这种香肠从法兰克福带到了维也纳,所以把它称为“法兰克福香肠"。

世界美食大巡礼:音乐王国里的珍馐美馔 欧洲奥地利篇(上)

如今,人们习惯把小的法兰克福香肠称为维也纳香肠,在超市里常常能看到浸在玻璃瓶中的法兰克福香肠,保质期比新鲜的香肠更长一些。而经典的香肠名称是受地域保护的,严格地说,只允许法兰克福地区生产的这类香肠使用“法兰克福香肠”的名称。所以,维也纳香肠和法兰克福香肠其实并没有本质区别,德国人和奥地利人的说法都没错,只是因为版权问题而说法不一而已。

世界美食大巡礼:音乐王国里的珍馐美馔 欧洲奥地利篇(上)

维也纳香肠是乳化型香肠的一种,质地细腻,外层脆嫩,内部柔软。传统的做法是用瘦猪肉、牛肉、盐渍培根和肥肉混成糊状,放进搅拌器内加水搅拌乳化,再灌入羊的小肠内,最后经过烟熏制成。咋一看跟咱们的火腿肠做法很像,但是少了很多无名香料,实打实的肉加肉,营养很多啊!烟熏赋予了香肠独特的香味,为了保持它鲜嫩美味的口感,食用时通常不用油煎炸(小切心里一万个不同意,香肠必须煎烤啊啊啊~),而是放入70摄氏度左右的热水中灼8分钟左右,低温慢煮可以防止香肠内部水分接近沸点而使肠衣爆裂。

配上奥地利的小圆面包和黄芥末一同食用味道还是不错的。

大家觉得奥地利的美食怎么样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