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的仕宦生涯

天宝元年的秋天,李白奉诏入京面见唐玄宗,唐玄宗因为之前已经读过很多李白的诗赋,对李白也是神交已久,于是在李白入宫那天,李白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恩宠,当朝皇帝竟然走下御轿亲自迎接李白,还“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意思是赐宴于李白,还亲自给李白端了碗汤羹,这一通操作直接把李白整舒坦了,何况还问政于李白,李白自己觉得自己是对答如流,之后唐玄宗封李白为翰林待诏。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的仕宦生涯

其实从这一系列的操作来看,唐玄宗之前的确是对李白有比较大的期待的,但是一番交流考察之后对李白难免有些失望,李白的才学固然是好的,可是他的方略和格局于治国理政上似乎有些差距,所以最终将李白放到了翰林院,毕竟是文章大家,也是人才啊,虽然于政事无益,但才华横溢,朝廷供养,以备日常咨询也是不错的,看看再说,没准真的是个大才呢。所以李白就开始了翰林待诏的仕途生涯。

其实要说的话,翰林待诏其实常伴君王,简在帝心,作为仕途起点而言其实是非常不错的,因为和皇帝朝夕相伴,聪明点的话混个几年换个四五品的中枢要员也不是不可能,当然前提是你能搞定皇帝和他周围的那些宫女太监随行大臣,最起码不要让他们成为你的阻碍啊,但是显然个性张扬恣肆的李白搞不定他们,耿直豪爽的李白玩不了那种细活,他连皇帝一个人都还没搞定呢,哪还有多的精力搞定其他人。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的仕宦生涯

其实要说呢,唐玄宗这个皇帝脾气是不错的,李白这种上班喝酒误事的人,唐玄宗能容忍他好几年没有做处理,不得不说唐玄宗算是相当人性化的上司了,当然这也是因为李白的所作所为在唐玄宗心中地位日渐低微,没必要和他真的较真,你说要是当朝宰辅天天喝酒误事,皇帝找他他还不来,唐玄宗咋整治他?李白只是个陪着乐呵的小臣,没必要和他较真,多他不多,少他不少,随他吧。

所以李白的工作由日常陪侍到有宴请和交游的时候报到,慢慢地从参赞政务到纯粹的娱乐展示了,李白还不自知,总觉得是有小人作祟,离间自己和皇帝。咱们来看看李白的日常吧,就以天宝二年的春天为例,这个时候李白到长安大概有半年了,成天与人喝酒聊天,好不快活,在半醉半醒间著名歌唱家李龟年跑到酒楼找到了李白,说是皇帝在兴庆宫等着召见李白呢,然后李白就醉醺醺的随着李龟年来到了兴庆宫的沉香亭,醉醺醺的李白见到了玄宗皇帝,有点醒了,玄宗让他就沉香亭的牡丹和贵妃写几首新歌让李龟年演唱,迷迷糊糊的李白揉了揉醉眼,看了看迷迷蒙蒙的牡丹花和花边站立的美女,打了个酒嗝,文思如泉,就这铺好的金花笺,挥笔一蹴而就写下了这首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的仕宦生涯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看到云就想到那一身飘然若仙的衣裳,看到花就想到那如花一般的美貌,在春风的抚慰下,栏杆旁边的人和花儿都娇嫩欲滴,这样的美人如果不是在群玉山上见过,那一定就是在月下瑶台相逢过了。这首诗写得颇为精巧,没有一字写人美,却处处透着人美若天仙的意思,这首词毫无疑问让李隆基和杨玉环惊喜不已,又催着李白再来一首,李白打了个酒嗝,看看沉香亭下的一朵牡丹花,红艳异常,美的不可方物,于是继续下笔如流水,又一首清平调面世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的仕宦生涯

这独立枝头的红牡丹经历了雨露滋润后更显得娇艳欲滴,那些传说中的巫山神女都没有这般风姿,汉朝后宫中也只有新装后的赵飞燕能仿佛比较了。这首诗是用历代的知名美人来衬托出杨玉环的美,巫山神女和赵飞燕都比不上杨玉环的天姿丽质,这酒后的醉话让杨玉环李隆基都很高兴,连连称赞,借着酒劲和诗情,李白继续抬笔在金花笺上写出了最后一首清平调

名花倾国两相欢

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的仕宦生涯

牡丹和贵妃相看两欢笑,他们都很幸运得到君王的喜爱,君王时常会陪伴左右,而沉香亭北的牡丹与贵妃则可以消解君王的烦闷抑郁。花在栏外,人倚栏杆,双美在前,君王解忧长乐。最后这首诗其实有点才思将尽的感觉,明显没有第一首惊艳,这也和李白当时的处境心态有关,初到长安,李白将全部心力都投入到自己所以为的仕途中去,虽然只是凑趣小臣,但《宫中行乐词八首》、《清平调三章》也都算是倾力之作,还借着侍君左右的机会积极的参与国政,但他的性格阅历却并没有获得玄宗的认可,在朝政之上并不采纳李白的意见,对李白的任用始终还是隔着一层,李白初时不觉,但一次次现实打脸,他慢慢地体会到自己的尴尬处境,也产生了退隐之心,所以有了后来的行路难其三,有了李白的赐金放还,有了李白的草莽人生序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