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科大學之母”——哈工大,為何美國對其極為忌憚?

近日,美國商務部繼華為之後,又將中國33家企業和機構列入了“實體清單”。在這份名單裡,有兩所高校特別引人注目,哈爾濱工業大學和哈爾濱工程大學。至此,自2019年4月以來,美國先後分三批“拉黑”了我國13所高校。

中國“工科大學之母”——哈工大,為何美國對其極為忌憚?

面對中國的快速發展,美國妄圖阻斷中華民族復興進程。在中美貿易戰局勢仍未明朗之時,美國在科技領域對中國進行圍追堵截,妄圖給中國製造麻煩,打壓中國的發展。如今的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的前進步伐。

那麼,被拉入“黑名單”的哈爾濱工業大學有多“牛”,令美國極為忌憚呢?

中國“工科大學之母”——哈工大,為何美國對其極為忌憚?

哈爾濱工業大學坐落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簡稱“哈工大”,是一所以理工科為主,其他多種學科協調發展、共棲的綜合性優秀大學。哈工大始建於1920年,是中國最早的一所國際性大學。到了1928年10月,張學良將軍任校理事會主席,學校正式定名為哈爾濱工業大學,由中蘇共管。日本佔領東北期間,哈工大開始日本教學模式。在解放前的30年間,哈工大培養了許多在科技教育界享有聲望的學者以及社會活動家。

中國“工科大學之母”——哈工大,為何美國對其極為忌憚?

哈爾濱工業大學(哈工大)

新中國成立後,哈工大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1951年,哈工大被確定為我國高等教育學習蘇聯的兩所院校之一,成為我國學習蘇聯先進經驗,為國內各高校培養優秀人才的基地,以“工程師搖籃”而飲譽全國。

1954年,新中國首次確定了六所國家重點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是除了當時的北大,代表著中國工業綜合性大學排名第一。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哈工大被拆分,遷往全國各地,中國有30所左右的院校都與哈工大血脈相連。哈工大也因此被譽為中國“工科大學之母”、“工程師的搖籃”。上世紀80年代之前,曾有“南交大,北清華,最先進的是哈工大”的說法。哈工大最輝煌的時候,在工科中可謂巨無霸般的存在。

中國“工科大學之母”——哈工大,為何美國對其極為忌憚?

又是一年畢業季,鮮花與掌聲、感恩與淚水、友誼與成長,見證了那些曾經充滿榮光的日子。又是一年畢業季

哈工大在全國工科強校排名中,僅次於清華。在中國航天專業更是首屈一指。其校訓“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為我國培育出無數工科人才和棟樑,北京航天系統的科研院四分之三總師是從哈工大畢業的。楊利偉曾說,他工作的周圍有將近40%的人是哈工大畢業的。

中國“工科大學之母”——哈工大,為何美國對其極為忌憚?

據哈工大官網顯示,學校參與了探月工程等國家16個重大科技專項中的14項,在航天、機器人、小衛星、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標誌性成果。

在這裡,中國工業多個第一誕生了:第一臺模擬計算機,第一臺仿型立式車床,第一臺會說話下棋的計算機,以及後來的第一部新體制雷達,第一臺弧焊機器人......

中國“工科大學之母”——哈工大,為何美國對其極為忌憚?

實現了國際首次高軌衛星對地高速激光雙向通信試驗,突破了世界最大口徑射電望遠鏡的支撐結構系統關鍵技術、支持中國“天眼”成功“開眼”,成功發射“龍江二號”成為全球首個獨立完成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的微衛星,一大批成果助力“長征七號”、“長征五號”火箭首飛、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等重大任務。

中國“工科大學之母”——哈工大,為何美國對其極為忌憚?

由此可見,哈工大在航天領域實力非常強大。美國此次故施伎倆,將哈工大列入“實體清單”。對於我國來說,靠自力更生突破封鎖,既是挑戰更是機會。

如今的哈工大,正努力走出一條“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哈工大規格”的強校之路,他將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