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清宫秘档,揭开雍正皇帝猝死之谜!原来,他也曾有过昏君表现

前言: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清朝历史乃至中国历史上少见的有为之君。雍正皇帝在位时期的清王朝,虽处于守成阶段,但因康熙皇帝晚年“标榜仁政、倦于政务”使得“康熙盛世”一度处于停滞乃至倒退状态。如此历史背景之下,雍正皇帝“在位十三载,日夜忧勤,毫无土木、声色之娱”,用13年1000万字的

批、一天4个小时的睡眠、一年仅有三天的假期,硬是将清王朝的发展重新恢复到良性状态,为清朝鼎盛状态的出现做出了不容磨灭的巨大贡献。

但这个被中外学者评价为“奠定了清朝二百数十年基础磐石”的有为之君,却从即位之初就因为“九子夺嫡”事件的负面影响,背负上了太多的骂名和疑案。雍正十三年,已经将清王朝治理到崭新状态的雍正皇帝,就好像唯恐后世学者将自己忘记,用“丁亥,上不豫;戊子,上大渐;己丑,上崩”的急速驾崩速度,再为后世留下一个巨大疑团。

一份清宫秘档,揭开雍正皇帝猝死之谜!原来,他也曾有过昏君表现

《清实录·世宗实录》有载:

雍正十三年八月丁亥,上不豫。仍照常办事。

时年58岁的雍正皇帝,虽然在当时已属高龄,但自雍正八年的一场大病以来,雍正皇帝的身体一直处在健康状态,并无较重病患困扰。所以,此时的雍正皇帝虽然患病,但并未引起他的足够重视。可等到第二天,雍正皇帝的病情便急转直下,进入了弥留状态。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半夜,雍正皇帝驾崩于圆明园。

二十一日患病,二十三日驾崩!能够长时间承受高负荷工作的雍正皇帝,身体素质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可为何驾崩速度如此之快?

清朝官方文献对雍正皇帝的死因,并未作出具体说明,但如此离奇的驾崩速度自然会引得世人猜想,更何况雍正皇帝是一位从来都不缺少猜想、抹黑乃至臆想的对象。

一份清宫秘档,揭开雍正皇帝猝死之谜!原来,他也曾有过昏君表现

以《晚清外史》为代表的清人笔记,记载了后世对雍正皇帝死因最具代表性的猜想:

吕女之祖,为吕留良。自曾静劝岳钟琪举义不成,狱兴,辞连吕留良。胤祯严治之,戮留良并其徒严鸿逵尸。留良子葆中,时为编修,亦论斩。于是汉人之义愤大起。甘凤池辈,日从事于暗杀。清廷虽极为搜捕,不能止。当时留良孙女某,剑术之精,尤冠侪辈。为祖父复仇,遂入宫刺杀胤祯。

因为“雍正皇帝死于吕四娘刺杀”的传闻流传太广,以至于后世考古学者甚至想要打开泰陵,一探究竟。甚至,有晚清学者拿出了雍正帝宠臣鄂尔泰的私人笔记,为此说法提供佐证。

是日上尚视朝如恒,并无所苦。午后,忽召鄂入宫,外间已宣传暴崩之耗矣。鄂入朝马不及被鞍,亟跨驏马行,髀骨被磨损,血流不止。既入宫,留宿三日夜,始出,尚未及一餐也。

一份清宫秘档,揭开雍正皇帝猝死之谜!原来,他也曾有过昏君表现

皇帝驾崩固然会引起朝野震动、朝臣恐慌,但当时的清王朝“天下承平,海清河晏”;皇位继承人也早已在雍正元年被确立;更何况,皇权更迭的过程并非无成例可依、无祖制可循。也就是说,鄂尔泰听到雍正皇帝驾崩的消息,远不该如此惊慌!

可根据《清实录》和《起居注》等官方文献的记载,自雍正皇帝病情加重,皇四子弘历和皇五子弘昼便“朝夕侍侧”;二十三日,更是紧急召集了“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领侍卫内大臣公丰盛额、讷亲、内大臣户部侍郎海望、至寝宫前”,安排皇位传承和新朝辅政事宜。如此紧张的状态之下,即使吕四娘能够躲过戒备森严的圆明园守卫,也断无可能找到刺杀机会。

至于“中风病逝”、“宫女太监联手刺杀”等说法,更是漏洞百出,几无成立可能。

那么,雍正皇帝到底为何驾崩速度如此之快?

其实,根据现存之清宫秘档和乾隆皇帝继位以后的反常表现,基本能够确定雍正皇帝的真正死因——丹药中毒。

一份清宫秘档,揭开雍正皇帝猝死之谜!原来,他也曾有过昏君表现

乾隆皇帝继位以后的反常表现

根据雍正皇帝于雍正元年藏于“正大光明”匾额之后的秘密传位诏书,“命皇四子宝亲王弘历为皇太子,即皇帝位”

,是为乾隆皇帝。在雍正皇帝驾崩后的第二天,忙于料理大行皇帝丧仪的乾隆皇帝,却突然对紫禁城、圆明园等处太监下发了一道严旨,要求“侍奉太监女子、及内外一切太监等、各处执事之人,不许闻风妄行传说”,并明确规定“嗣后凡外间闲话,无故向内廷传说者,即为背法之人。终难逃朕之觉察。或查出、或犯出、定行正法”

在这道谕旨中,乾隆皇帝还给出了“恐皇太后闻之心烦”的理由说明。可在这道谕旨以后,乾隆皇帝又下发了一道明显带有“欲盖弥彰”意味的谕旨,似乎才是上道谕旨的真正理由。

《清实录·高宗实录》有载:

皇考万几余暇。闻外间有炉火修炼之说。圣心深知其非。聊欲试观其术。以为游戏消间之具。因将张太虚、王定乾等数人。置于西苑空闲之地。圣心视之。如俳优人等耳。未曾听其一言。未曾用其一药。且深知其为市井无赖之徒。最好造言生事。皇考向朕与和亲王面谕者屡矣。今朕将伊等驱出、各回本籍。

一份清宫秘档,揭开雍正皇帝猝死之谜!原来,他也曾有过昏君表现

从这道谕旨中,我们不免会生出诸多疑问:

1、既然雍正皇帝一直将这些道士视为“俳优人等”,既然“未曾听其一言,未曾用其一药”而且“深知其为市井无赖之徒”,为何还要供养着这些道士?

2、乾隆皇帝先是明确了雍正皇帝确实“以为游戏消间之具”,进行过“炉火修炼”,但却从未食用过丹药。既然雍正皇帝从未食用过丹药,乾隆皇帝还需要为其做出辩解吗?这不是明显的“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3、在谕旨的最后,乾隆皇帝虽然强调了张太虚、王定乾等数人“不安本分、狂妄乖张、惑世欺民、有干法纪”的诸多罪行,却为何一反常态给予了他们“兹从宽驱逐,乃再造之恩”

乾隆皇帝的反常举动,不免让人怀疑:雍正皇帝的猝死和丹药、炼丹道士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一份清宫秘档,揭开雍正皇帝猝死之谜!原来,他也曾有过昏君表现

清代道士形象

清宫秘档中的炼丹用料记录

当然,乾隆皇帝将宫中道士迅速驱逐的真正原因何在,我们只能给予猜测,但根据现存之清宫秘档的记录,我们能够明确看出“丹药炼制”确实长时间存在于宫中。

清朝内务府记录档案——《活计档》中记录了雍正八年反常的“宫中用度”

雍正八年十一月十七日:内务府总管海望、太医院院使刘胜芳同传:圆明园秀清村处用桑柴一千五百斤,白炭上百斤。记此。

雍正八年十二月初七日:内务府总管海望、太医院院使刘胜芳传:圆明园秀清村处用铁火盆罩,口径一尺八寸,高一尺五寸一件;红炉炭二百斤。记此。

雍正八年十二月十五日:内务府总管海望、太医院院使刘胜芳、四执事执事侍李进忠同传:圆明园秀清村处用矿银十两,黑炭一百斤,好煤二百斤。记此。

雍正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内务府总管海望、四执事执事侍李进忠传:圆明园秀清村处化银用白炭一千斤,渣煤一千斤。记此。

一份清宫秘档,揭开雍正皇帝猝死之谜!原来,他也曾有过昏君表现

清代内务府档案——《活计档》

“桑柴”、“化银用白炭”、“红炉炭”、“矿银”、“黑炭”、“铁火盆罩”等反常材料的出现,都直接指明了一个真相,那就是雍正皇帝最起码自雍正八年起就开始了

“丹药炼制”。根据相关材料显示,自雍正八年以后的五六年间,上述物料被记载的频率越来越高,用量也在逐步增加,其中矿银、红铜、黑铅、硫磺等炼制丹药所必需的矿产品更是接连不断的出现在圆明园东南角的秀清村。

更重要的是,根据《活计档》的记载,就在雍正皇帝驾崩前的12天,还曾出现过这样的记录:

八月初九日,总管太监陈久卿、首领太监王守贵一同传话,圆明园二所用牛舌头黑铅二百斤。

“黑铅”,作为丹药炼制最为常用的原料,属于一种有毒金属,过量食用或者长期少量食用都会让人中毒身亡。就在这些“黑铅”被送进圆明园的12天后,雍正皇帝便翠然崩逝,这是不是太过巧合?

根据这些清宫秘档的物料记录,《清帝外纪》才给出了“惟世宗之崩,相传修炼饵丹所致,或出有因”的推断,以致近现代的清史学者逐渐统一了对雍正皇帝死因的研究结果:

服饵丹药中毒而亡

一份清宫秘档,揭开雍正皇帝猝死之谜!原来,他也曾有过昏君表现

雍正皇帝生前对道士、丹药的痴迷

中国历史上的封建帝王中,从来就不缺少迷信长生不老,渴求通过服食丹药来实现永生目的的皇帝。从秦始皇“派人入海访仙求药”、汉武帝命炼丹家炼制“益寿、不死之药”

,到跟随术士习炼“养性法”的一代枭雄曹操,一直到明朝的明宪宗暴毙于丹药服用,他们早就为雍正皇帝开创了先河,更为雍正皇帝提供了足够的负面教训。可一个如此有作为的明主,竟然枉顾历史教训,一头扎入道士和丹药的怀抱,为自己留下了一道最为显著的污点。

在雍正皇帝传世的诗作中,有一首其为皇子时创作的《烧丹》,直接证明了雍正皇帝对“丹药炼制”痴迷的由来已久。

铅砂和药物,松柏绕云坛。

炉运陰陽火,功兼内外丹。

登基称帝,尤其是清除了敌对势力,稳固了统治根基以后的执政岁月中,雍正皇帝再也无需顾及他人感受,开始了对丹药的疯狂追逐。

最早在雍正四年,雍正皇帝就开始了用丹药赏赐功臣、宠臣的做法。雍正四年,在将“既济丹”赏赐给时任云贵总督鄂尔泰的时候,雍正皇帝甚至给出了

“此丹修合精工,奏效殊异,放胆服之,莫稍怀疑,乃有益无损良药也。朕知之最确”的广告说明。除了鄂尔泰,雍正皇帝的另外两位宠臣——田文镜、李卫也曾经数次得到其丹药的赏赐。

一份清宫秘档,揭开雍正皇帝猝死之谜!原来,他也曾有过昏君表现

雍正十二年,雍正皇帝再次将丹药赏赐的范围扩大,甚至直接命内务府总管大臣海望“将丹药配上好看的匣子”,赏给署理大将军查郎阿、副将张广泗、参赞穆登、提督樊廷、散秩大臣达奈五人。

《朱批谕旨》中,记载了雍正皇帝于雍正八年春患病之际,向自己信任的几位地方督抚发出了一道“遍寻术士”的谕旨:

可留心访问有内外科好医生与深达修养性命之人,或道士,或讲道之儒士俗家。倘遇缘访得时,必委曲开导,令其乐从方好,不可迫之以势,厚赠以安其家,一面奏闻,一面着人优待送至京城,朕有用处。慎密为之!

这道谕旨发出以后,时任浙江总督的李卫便将一位素有“神仙”之称的道士,也就是影视剧《雍正王朝》中那位神秘道士的历史原型贾士芳,送到了雍正皇帝的面前。雍正八年七月,贾士芳开始为雍正皇帝“治病”,竟然效果显著,这让雍正皇帝十分满意。这一点,雍正皇帝曾经数次在下属臣工的奏折朱批中有过说明:“朕躬违和,适得异人贾士芳调治有效”、“朕安,已全愈矣。朕躬之安,皆得卿所荐贾文士之力所致”

一份清宫秘档,揭开雍正皇帝猝死之谜!原来,他也曾有过昏君表现

贾士芳剧照

虽然贾士芳最后的结局并不好,雍正皇帝因为“一月以来,朕躬虽已大愈,然起居寝食之间,伊欲令安则安,伊欲令不安则果觉不适”的情况出现,而认定贾士芳利用妖术控制了自己的健康情况,遂将其下狱治罪,但这已经足以证明雍正八年的雍正皇帝,对道士、丹药等痴迷到了什么程度。

在处决了贾士芳以后,唯恐地方督抚因此再不敢给自己推荐道士,雍正皇帝甚至专门给李卫下发谕旨,对其安慰和勉励。雍正皇帝的

“大度胸襟”,终于让其得到了数位“天下闻名”的道士,为了妥善安置这些能够自己带来“长生希望”的道士们,雍正皇帝甚至专门下发谕旨,公然违反祖制常规将他们安置在后宫中的御花园。

“朕看后花园千秋亭,若设斗坛不甚相宜,用后层方亭设斗坛好。玉翠亭之东有空地,量其地势,将小些的房添盖几间,给法官住。”

御花园这等“男士止步”的大内禁地,雍正皇帝都能如此大方的赏给道士们居住,可见此时的雍正皇帝已经对道士,对丹药进入到了绝对痴迷状态。

一份清宫秘档,揭开雍正皇帝猝死之谜!原来,他也曾有过昏君表现

御花园千秋亭

所谓“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雍正皇帝作为历史上少见的“勤政帝王”,在13年的执政生涯中,“刚毅明察、任法尚廉、厉行改革、殚精竭虑”,将清王朝治理到“吏道澄清,库藏充裕,海宇义安”的最佳状态。不可否认,“雍正皇帝本人是有作为的、对中国历史发展做出贡献的君主”,应该充分肯定其“奠基清王朝之二百余年基础”的历史地位,但对于其“宠信道士、迷恋丹药”的昏君表现,也应该予以客观评价。

一代勤政、英明之主,竟有此等不堪表现,甚至落得“服饵丹药暴亡”的下场,着实令人唏嘘。

参考文献:《清实录·世宗实录》、《清实录·高宗实录》、《活计档》、《朱批谕旨》、《满清外史》、《鄂尔泰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