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杀害岳飞真的是因为秦桧的陷害吗?

引言

中国文明是崇尚英雄的文明,崇尚英雄,才能诞生英雄。中国历史上汉朝有封狼居胥的霍去病、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陈汤,唐朝有夜袭阴山的李靖,宋朝也有英雄,宋朝在重文轻武的国策下,花费无数国力,边患却始终得不到解决,到了宋徽宗在位之时,一味贪图享乐,最终被金国所灭,完颜之辈大肆屠杀中原百姓,也是时势造英雄,这时自小有志报国的岳飞横空出世,力挽狂澜,可惜岳飞最终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所杀,让时人哀叹,被后人称为英雄!

赵构杀害岳飞真的是因为秦桧的陷害吗?

岳飞这样的英雄没有战死沙场,却死于自己人的手上,真的是宋高宗听信谗言被奸臣秦桧所蒙骗才杀了岳飞吗?要知道答案,我们首先要清楚赵构是不是昏君,秦桧对于赵构的意义,还有赵构和岳飞之间有没有矛盾。

赵构杀害岳飞真的是因为秦桧的陷害吗?

赵构不是昏君

赵构是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本来皇位没他什么事情的,他的父皇一直都喜欢他的三哥赵楷,上面还有个当太子的大哥,一切都是命运使然。北宋收国策使然,一直都存在冗官、冗兵的问题,经济负担重,老百姓们过的辛苦,军队也没有战斗力,到了神宗时期,王安石推行变法,旨在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但是收到顽固派千百百计的抵制,两边互相攻讦,搞的国力越发衰弱,一直到赵构的父皇登基,才算是把两派的问题解决了,但是执行人蔡京等人手段酷烈,惹的天怒人怨,他的父皇不当皇帝去当个才子挺好,他当这个皇帝,皇帝的事情不做,尽做一些平常才子做的事情,追求浪漫,热衷奢华,搞的百姓们揭竿而起,把最后一点家底子彻底败干净了。他这个父皇还没有自知之明,就是个昏君的材料想做圣君,联合金国灭了辽国,殊不知金国是比辽国更饥饿的狼,联合作战期间金国完全发现了宋军战斗力的低下,饿狼正愁还没吃饱,立马直扑而来,他父皇直接吓的从椅子上掉下来,把位置让给了他大哥,结果他大哥既要面对他父皇的瞎指挥,还得面对来势汹汹的金国,本身能力就比较弱,就让他去北边当兵马大元帅,指挥军队和金国对抗。

赵构杀害岳飞真的是因为秦桧的陷害吗?

宋朝国都开封最大的问题就是无险可守,四周一片平原,金国很容易就直扑开封,宋钦宗就赶紧让赵构带兵回来帮忙,赵构也才刚来河北不久,说是统帅,实际就是个新兵蛋子,军事上的事情还在熟悉阶段,补给钱粮什么都没有,士兵们一肚子怨言,光这些事情就让他焦头烂额,再则,让一群战斗力低下的步兵运动中去和战斗力巅峰状态的金国骑兵作战,那不是有多少送多少,但是不去也不行,他必须听他大哥的,因为他大哥既是皇帝又是兄长,他就带着军队,一边查看形势,一边稳步向开封推进,还没等到他到开封,开封就被攻破,他大哥和他的父皇一起被抓去当俘虏。赵构是有本事的人,眼看他老赵家的天下不保,天下不可一日无主,他在当今河南商丘这个地方毅然称帝,金国岂能忍,马上直奔而来,他先是启用被他大哥弃用的李纲,李纲是个很有威望的人,如此他就稳定了人心,但是君臣意见不合,李纲一心和金国决斗,但是他却自家知道自家事,就他老赵家目前这点家底子,拿什么来决斗,决斗一旦失败,什么希望都没有了,加上河南这个地方现在完全笼罩在金国的阴影之下,没法守,也没法发展,他就到了扬州,扬州紧挨着长江,这样方便接受南方来的补给,一旦情势有变,自己还有退路,金国深知他这步棋的妙处,马上集结大军,进攻扬州,一点机会都不给他,他只有渡江南逃,金国一路追击,他一路逃跑,追了他一年多的时间,才因为江南之地的气候原因放弃,用双腿和骑兵比速度,硬是没被金国捕抓到彻底消灭他的机会,也算是奇迹。

赵构杀害岳飞真的是因为秦桧的陷害吗?

赵构回到杭州后,立马整顿军队,重用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等将领,并把江南的物资迅速分发给他们,以长江和淮河为依托建立放线,登基4年了,这才稳定下来,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迅速发展。韩世忠、岳飞依托长江防线在各自负责的区域打了几个大胜仗,民心、士气都有所提升。但是他意识到他老赵家的最大威胁不是金国,而是自己内部的诸多遗留问题,国家凋敝、官员数量太多、豪强地主大肆兼并土地、老百姓流离失所,得民心者的天下。他一边向金国求和,争取和平,一边开始整顿朝政,裁撤军队中的老弱士兵,让他们回家种田,鼓励老百姓开荒,让老百姓不饿肚子,鼓励商人从海路经商,发展经济,让国家有钱。有所力量之后,开始准备北伐,把防线推到了河南地区,让金国开始尊重对手了,金国这时的高层开始对是否将占据的河南、陕西等地还给南宋产生争议,赵构认为能不战而收复失地何乐而不为,毕竟各方面才刚有点起色,也经不起折腾,就开始和金国高层对接,以促目标达成。金国最终下定决心还给南宋,赵构马上派韩琦等人向北进军,接收地盘,结果军队还在路上,金国换了领导,推翻了之前的决定,并且又开始了战争,还好这些年的措施卓有成效,韩琦等人没有给金国占到便宜,相反打了胜仗,稳住了阵势,赵构决心再次北伐,他这次是举全国之力,岳飞、韩世忠等人全力出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但是补给线越拉越长,金国实力未损,按现有的国力,能打到黄河一线就顶天了,但是打过去怎么守是个无法短时间解决的问题,他就决心以战促和,最终实现了绍兴和议。

遍观中国历史,面对局势大体相似的无论是东晋,还是南明,东晋皇室被权臣所压,毫无存在感,南明的将领不把皇帝当回事,各行其事,皇帝丝毫没有办法,赵构能做到如此地步,岂是昏君?

赵构杀害岳飞真的是因为秦桧的陷害吗?

宋高宗用秦桧的目的

秦桧虽是奸臣,但是有能力,这样的人用的好了会是一把利刃,南宋初创,继承了北宋所有的社会问题,不解决,天下难保,赵构决心改革,改革必然就会影响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但是这些事情必须要有人去做,皇帝是大家的皇帝,总不能自己出面去做这些事情,让一个坏人去做这些事情不是更好?秦桧作为奸臣自有奸臣的特点,他深知只有牢牢跟着皇帝的意思走,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因为自己已经得罪了太多的人,赵构想要的局面就是如此,一个被大家所厌恶的奸臣,权力再大,也很难威胁自己的地位,这样越来越多的脏活累活都交给秦桧做,诸如向金国求和。

赵构杀害岳飞真的是因为秦桧的陷害吗?

宋高宗和岳飞之间的问题

岳飞作为军人,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抵抗外辱,收复失地,迎回二帝,这些都是一位好将军应该有的想法,前面的两个目标和皇帝一致,所以他能不断在皇帝的认可下实现自我价值。后面的一个目标就有点违背皇帝意愿了,天上不能有两个太阳,把二帝迎回来,皇帝该如何自处,退位的话,就他大哥那水平,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退位,置兄弟之义、君臣之道于何地,就像后代的明英宗和景帝,并且皇帝是经历了多少困难,才有了今天这样的局面。断不会让这种情况出现。在岳飞北伐取得一个又一个战果之时,皇帝的目标是以战促和,这个目标是结合全局的形势来考虑的,但是岳飞不能接受这样的目标,在他看来,就该乘胜追击而非见好就收,二人的目标有了两处不一样的地方,目标不一致就有冲突,冲突总要解决,岳飞有军人的傲气,讲究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无疑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反而加剧了冲突。

赵构杀害岳飞真的是因为秦桧的陷害吗?

宋高宗杀了岳飞

皇帝的想法让岳飞一而再再而三的去背道而驰,皇帝感觉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打击,如果所有将军大臣都像这样,自己还如何管理这个国家,但是皇帝也很矛盾,毕竟岳飞是有功之臣,但是比起自己的得失和他赵家天下的得失,又有些可以放弃的理由了,分析利弊之后决定采取措施,指使秦桧这个奸臣给岳飞制造各种有反意的伪证,好让岳飞低头,岳飞自不堪受此大辱,拒不低头,最后皇帝授意秦桧杀了岳飞。宋高宗赵构既不是听信谗言的昏君,又不是唯秦桧之策是从的人,最终秦桧能杀害岳飞其实就是出自他的意思。


参考文献:

《宋史》

《高宗实录》

《三朝北盟会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