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滋味1:以人為本還是以食物為本

——中西方營養學的最大區別

這個“人”甚至可以具體到不同時刻、不同心態、不同情緒下的人。也就是說,同樣是你,但你在不同時間、不同心情下, 用不同方法吃進去的食物

我們中醫營養學是以人為本,這個“人”甚至可以具體到不同時刻、不同心態、不同情緒下的人。也就是說,同樣是你,但你在不同時間、不同心情下, 用不同方法吃進去的食物,最後所產生的影響都是不一樣的。

我們吃的、喝的這些食物要講究出產的時間、食用的時間和食用的量,這叫食飲有節。

吃什麼不重要,什麼時候飢了、餓了、饞了很重要。這些都是中醫營養學以人為本的具體體現。

飲食滋味第一章(1):希望人人都能懂點兒中醫營養學

飲食滋味1:以人為本還是以食物為本

在吃飯這件事上,感和覺比什麼都重要.對於吃飯這件事兒,有人是跟著自己的“覺”吃,有人是跟著自己的“感”吃,有人是跟著自己的不良意識吃,這是不可以一概而論的

第一:在吃飯這件事上,感和覺比什麼都重要.對於吃飯這件事兒,有人是跟著自己的“覺”吃,有人是跟 著自己的“感”吃,有人是跟著自己的不良意識吃,這是不可以一概而論的。對於吃飯這件事兒,有 人是跟著自己的“覺”吃,有人是跟著自己的“感”吃,有人是跟著自己的不良意識吃,這是不可以一 概而論的。在吃飯這件事情上,我們更應該相信人的天賦、本能。要明白,感和覺比後天的意識 重 要得多

第二:在吃飯這件事情上,我們更應該相信人的天賦、本能。要明白,感和覺比後天的意識重要得多。

西方人信仰營養學說,他們是跟著科學吃飯。除了吃飯跟著科學走外,為了補充各種營養物質, 他 們平時也會大把大把地吃各種維生素片。

我個人認為,在吃飯這件事情上,我們更應該相信人的天賦、本能。要明白,感和覺比後天的意識 重要得多。冬筍和春筍,它們雖然是同一種事物,但因為出產季節不一樣,對人的作用也不同

第三:冬筍和春筍,它們雖然是同一種食物,但因為出產季節不一樣,對人的作用也不同。

我在一次做節目的時候,碰到一對夫婦,他倆都是博士,孩子餓了,他們不給吃東西,說是沒到飯點;等孩子餓過勁兒了,到了他們所謂的“科學的”飯點了,他們又給孩子吃東西—最後孩子身體出問題了。

這叫科學餵養嗎?所以老百姓說:“還不如用我們的土方法來養育孩子呢!”

土方法更接近於道、接近於天真、接近於無為,我們對食物有著高於物質層面的認知,正如冬筍和春筍,它們雖然是同一種食物,但因為出產季節不一樣,對人的作用也不同。


在瞭解了食物本性的基礎上,為了滿足人的需要,做一些順應自然之道的事情,這叫什麼?這叫有德之事

第四:在瞭解了事物本性的基礎上,為了滿足人的需要,做一些順應自然之道的事情,這叫什麼?這叫有德之事。

我們在瞭解了食物本性的基礎上,為了滿足人的需要,做一些順應自然之道的事情,這叫什麼?這叫有德之事。

你怎麼吃著舒服怎麼來,這是最好的

第五:你怎麼吃著舒服怎麼來,這是最好的。

幾千年來,古人為了滿足人的需要,發明了很多方法來改變食物的自然屬性。比如通過炮製加工中藥,把中藥的性味、歸經,甚至是作用都改變了—不過這些是建立在瞭解食物本性的基礎之上的。再比如奶製品是寒的,做成酸奶、奶酪,偏溫了,這是發酵;經過加酒麴發酵,把糧食變成了酒,變成了醪糟,這是把糧食的能量提純了,所以酒是有一種彪悍之氣的。

飲食滋味1:以人為本還是以食物為本


這就是我們所講的人為的對食物的改變,其實包括烹調也是改變食物性質的一個很好的方法。

我的很多患者特別喜歡吃水果,但是由於病情的原因,我建議他們不要吃,如果特別想吃,就用微波爐溫一下再吃。這是由於現代醫學認為,水果裡面含有的維生素C對腸黏膜、胃黏膜有刺激作用,而維生素C最怕高溫,故而把水果用微波爐熱一熱才可以吃。這也是人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而適當改變食物屬性的例子。你怎麼吃著舒服怎麼來,這是最好的。

膳是為我們度身定製的完美食物.真正的膳應該是根據每個人不同的身份、地位,還有體質,為每個人度身定製的飯菜

飲食滋味1:以人為本還是以食物為本


第六:膳是為我們度身定製的完美食物.真正的膳應該是根據每個人不同的身份、地位,還有體質,為每個人度身定製的飯菜。

說到飲食滋味,有一個字必須得提一下,那就是“膳”字。人們常說御膳、仿膳、藥膳。什麼叫膳?

膳是中國飲食文化中最初的用餐形式—分餐制。大家伸筷子到一個盤裡夾菜,這是北方遊牧民族的習性。

我們參觀博物館時,看到的那些青銅器(比如簋、盤、鼎等),它們首先是食器,是用來盛放食物的器具。

商周天子陪葬講究“九鼎八簋”,意思是給他們上菜用的食器(包括杯、碗、筷子、勺子等),都是定製的,都有講究。

商紂王時期,商朝的宰相叫比干。當比干聽到紂王想用象牙做筷子的時候,就意識到國家將要走向滅亡。因為象牙做的筷子就必須要配玉做的碗,而玉做的碗必然不能盛一碗糙米飯,所以就得有美味珍饈、瓊漿玉露。有了這些精美的吃食,與之相配的,當然還需要鐘鼓之樂、錦衣華服和富麗堂皇的宮殿。

人類是很貪婪的,他們窮奢極欲的心,可以從一簇小火苗發展成為一片燎原之火。真正的膳應該是根據每個人不同的身份、地位,還有體質,為每個人度身定製的飯菜。

飲食滋味1:以人為本還是以食物為本


現在很多人整天說自己吃的是仿膳、御膳,其實那根本就不是膳,因為那不是為我們量身定做的,是不適合我們吃的

第七:現在很多人整天說自己吃的是仿膳、御膳,其實那根本就不是膳,因為那不是為我們量身定做的,是不適合我們吃的。

我們去日本餐廳吃飯的時候會發現,他們上菜都用一個托盤,上面放著一碗醬湯、一碟鹹菜,還有一小盤水果、一碗飯、一條魚……這一份就是一膳。膳是完美的,更是合適的。

現在很多人整天說自己吃的是仿膳、御膳,其實那根本就不是膳,因為那不是為我們量身定做的,是不適合我們吃的。

當人吃得太飽、吃膩了的時候,自然就會出現厭食的症狀

第八:當人吃得太飽、吃膩了的時候,自然就會出現厭食的症狀。

中國古代的傳統飲食是很合理的,給皇帝制定膳的人叫食醫(中國古代有食醫,有瘍醫,有疾醫,分工非常明確)。而當時食醫的工作就相當於我們現在的食療養生師,給皇帝和其家人制定適合他們的營養套餐方案,而且這個方案完全以保健為目的(後來食醫的發展偏離了正軌,變得窮奢極欲,一味追求乾脆肥 )。

飲食滋味1:以人為本還是以食物為本


延伸閱讀:心眼兒小,易得厭食症和貪食症

當人吃得太飽、吃膩了的時候,自然就會出現厭食的症狀。出現這種情況該怎麼辦?一是靜候食慾恢復;二是通過服藥來使食慾得到恢復,然後再接著吃。

心是火,脾是土,火生土,沒有心氣哪有食慾

第九:心是火,脾是土,火生土,沒有心氣哪有食慾?

在古羅馬時期,上層社會的人們過著一種紙醉金迷的生活:中午宴請,下午泡澡,讓食慾慢慢恢復,晚上再設宴。

那吃膩了怎麼辦呢?他們發明了一種催吐藥,吃完了吐,吐完了再接著吃。開始吐的是胃氣,後來吐的是心氣,心氣吐沒了,就得了厭食症。

現在很多女模特、女演員都患有厭食症,她們不是不想吃,而是已經吃不下了,一吃就吐。她們已經不是意識、行為上的問題了,而是情緒、感情上的問題,她們是傷著神了。

心是火,脾是土,火生土,沒有心氣哪有食慾?因此,厭食症的根源在於心氣內洞,或者叫心氣虛極了。

厭食症患者的表現是很抑鬱,而貪食症患者的表現是很躁狂

第十:厭食症患者的表現是很抑鬱,而貪食症患者的表現是很躁狂。

還有一種病叫貪食症,得這種病的患者其症狀就是一直吃,不停地吃。厭食症患者的表現是很抑鬱,而貪食症患者的表現是很狂躁。還有的人是polarization(兩極化)的,今天抑鬱,明天狂躁;一會兒哭,一會兒笑,在旁人看來很奇怪,很不能理解。

患有厭食症的人,不管你的飯菜做得多麼美味、多麼可口,他都不想吃。他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觸而不覺,因為他心不在焉,沒神兒了

飲食滋味1:以人為本還是以食物為本


第十一:患有厭食症的人,不管你的飯菜做得多麼美味、多麼可口,他都不想吃。他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觸而不覺,因為他心不在焉,沒神兒了。

俗話說:“易漲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復小人心”,當人的心氣、心眼兒極度狹小的時候,他的情緒就容易出現這種變化,在中醫裡稱為“癲狂”。

《黃帝內經?靈樞?癲狂》裡指出,癲是指抑鬱狀態,狂是指狂躁狀態。有一種比較常見的病,民間俗稱為“羊角風”,中醫裡把它稱作“癇”,現代醫學上稱為“epilepsy(癲癇)”。

患有厭食症的人,不管你的飯菜做得多麼美味、多麼可口,他都不想吃。他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觸而不覺,因為他心不在焉,沒神兒了。

而患有貪食症的人,不管什麼東西,只要你拿給他,他都會全部塞進去,而且還不停地吃,完全無法控制自己對食物的慾望。這是因為他心裡的火氣太盛,需要靠食物去壓制。

“營”和“養”有什麼區別:營,需要刻意而為之,需要動用後天的意識,所以我們常說鑽營、經營、蠅營狗苟……這些講的都是刻意地去做某些事情。而養更多則是強調順其本性、天性,所以春天叫“養生”;夏天叫“養長”;秋天叫“養收”;冬天叫“養藏”

第十二:“營”和“養”有什麼區別:營,需要刻意而為之,需要動用後天的意識,所以我們常說鑽營、經營、蠅營狗苟……這些講的都是刻意地去做某些事情。而養更多則是強調順其本性、天性,所以春天叫“養生”;夏天叫“養長”;秋天叫“養收”;冬天叫“養藏”。

你對“營”和“養”的認識有多少?什麼是營?什麼是養?什麼叫營生?什麼叫養生?

現在人們都很關注養生,在我看來,養生比營生差遠了。我們看現在很多講職場的書、勵志的書、官場鬥爭的書……這些書歸根到底都是在講營生。

營生髮展到一定階段了,或者人們生病了,才想起養生—養永遠排在第二。

那營和養又有什麼區別呢?營,需要刻意而為之,需要動用後天的意識,所以我們常說鑽營、經營、蠅營狗苟……這些講的都是刻意地去做某些事情。而養更多則是強調順其本性、天性,所以春天叫“養生”;夏天叫“養長”;秋天叫“養收”;冬天叫“養藏”。所謂“營”就是逆其根,罰其本、壞其真;所謂“養”就是順,順養、順其性。

不管是誰,都要先愛惜自己,然後才能有能力去幫助和照顧自己的親人、朋友以及他人

第十三:不管是誰,都要先愛惜自己,然後才能有能力去幫助和照顧自己的親人、朋友以及他人。

道家有一種說法我很認同,它說,人必須先愛自己,然後才能好好愛別人。

現在,我們經常遭遇道德綁架,就像電影《非誠勿擾》裡的情節:賣墓地的人先給你扣上“孝子”的帽子,這樣你就不得不把那塊墓地買下來,因為你是“孝子”啊!

現在很多患者對醫生也是這樣,他們先說你是醫生,是醫生就得有醫德,就要救死扶傷,就不能休息。之前我也有過被人堵在電梯門口,不讓回家的經歷。我確實是醫生,但我首先是一個人,人既得工作,也需要休息。工作只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不可能像機器一樣一直工作。我的工作是救死扶傷,但是不是普救眾生,我如果連自己的健康都保證不了,又拿什麼去治病救人呢?

所以,不管是誰,都要先愛惜自己,然後才能有能力去幫助和照顧自己的親人、朋友以及他人。因此,我們所講的營養,是先要順養,然後再去經營。

營養要以人本能的需要為基礎:生活中,我們往往都是一根筋,很容易一條道走到黑。而營需要學習,養需要忘我

第十四:營養要以人本能的需要為基礎:生活中,我們往往都是一根筋,很容易一條道走到黑。而營需要學習,養需要忘我。

我還想告訴大家,如果我們光知道順養,還是不夠的,因為動物也知道。道法自然,動物可以吃生肉,但我們不可以,我們會用火。用火是營,這種營是符合自然之道的營。

因此,營養要注重以身體本能的需要為基礎,再加上後天的正確意識引導。而後天的正確意識引導,多從經典中來。

生活中,我們往往都是一根筋,很容易一條道走到黑。而營需要學習,養需要忘我。因此,我建議大家每天能站站樁、靜靜心,恢復一下本我,恢復一下本能,找回自己的感覺,這樣就可以達到我們有和養的目的了。


喝水沒問題,可大量喝水就會“中毒”.你偏愛某種東西,總吃某種東西,吃得太多,最後也可能會“中毒”

第十五:喝水沒問題,可大量喝水就會“中毒”.你偏愛某種東西,總吃某種東西,吃得太多,最後也可能會“中毒”。

我認為,中醫營養學的基本理念是“毒藥攻邪”。你可能會問,毒和藥有區別嗎?毒和藥是不一樣的,凡是把自己原本的性質加強、濃縮之後都會變成毒。

水很普通,可是大量喝冰水就相當於喝毒,因為它把自身的寒性加強了。喝水沒什麼問題,但是大量的喝水也會“中毒”。這些都是把偏性做大、做強的結果(所謂強就是壓強大,本身不重,但它那個立足點很細小,壓強就會變大。所以壓力大、壓強大都叫毒)。同理,你偏愛某種東西,總吃某種東西,吃得太多,最後也可能會“中毒”。

飲食滋味1:以人為本還是以食物為本


可以經常吃的,我們稱之為“食”,可以短期之內服用的,我們稱之為“藥”

第十六:可以經常吃的,我們稱之為“食”,可以短期之內服用的,我們稱之為“藥”。

什麼是藥?大家都聽說過神農嘗百草的故事,神農氏是什麼人?神農氏,即炎帝,是早於黃帝的一個部落首領。這是最早把人們從狩獵文明引向農耕文明的部落。神農將嘗過的植物分為有毒的、無毒的、可常吃的、不可常吃的類型。

可以經常吃的,我們稱之為“食”,可以短期之內服用的,我們稱之為“藥”。

《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的三百六十五種藥,分為上、中、下三品,上品可以久服,“久服不傷人”;中品的藥,“無毒有毒,斟酌其宜”,可以暫時吃一段時間;下品的藥,“多毒,不可久服”,病好了就立即停止。

藥、毒的東西偏性都比食物大,是可以用來攻病邪的,它們對人體的正作用大,副作用也大,當然也只能是暫時服用。轉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