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古浪縣模範村組長王宗權

王宗權,男,享年62歲,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大靖鎮園藝村人。2020年春節期間,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全國。1月22日,古浪縣大靖鎮黨委分批召開鎮、村、組三級幹部會議,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動員廣大村組幹部積極投入抗擊疫情第一線。1月23日一大早,王宗權戴著口罩剛要出門,老伴叫住他:“老頭子,你不是說今天上午寫對聯嗎?”“寫啥寫,我得趕緊入戶登記去。”說著,王宗權已經快步走出院門。62戶村民逐戶摸排,還要宣傳疫情防控相關常識,勸誡村民不出門、不走親、不聚會,每到一戶,常常要耗時二三十分鐘。王宗權不嫌煩,不嫌累,有人嫌他“太囉嗦”、太細緻,他笑呵呵地說:“我知道,你們是關心我才這麼說。疫情防控天大的事,我不能偷懶,更不能馬虎。”園藝村設了道路管控卡口,缺人手,王宗權白天入戶,晚上還要到卡口值班。1月31日晚,忙碌了一天的王宗權匆匆趕到管控卡口,登記、量體溫、勸返,從深夜一直到第二天早晨,在搭建的臨時帳篷中,王宗權沒有合一眼。2月1日早上,王宗權草草吃了飯,又入戶去摸排。16時45分,大靖鎮黨委向全鎮人民發出《致廣大群眾的一份信》,勸誡廣大群眾積極配合、主動報告、減少外出、居家隔離,動員全鎮人民群策群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收到,已轉發。”這是王宗權在手機上發出的最後一條信息。2月1日16時50分,正在巡邏的王宗權的兒子王潮元接到村黨支部書記鄒萬東電話:“王所長,你父親剛才給我打電話,說他胸口疼,你趕快抽時間去看看。”快到村口的時候,王潮元遠遠看見父親王宗權雙手捂著胸口,半蹲在路邊。下車一看,父親滿頭大汗,說胸口疼得走不動路了,讓王潮元開車送他一下。看到父親痛苦的樣子,王潮元立刻帶他去鎮上的中醫院。經過一番檢查,醫院診斷:高血壓加上過度勞累引起的急性心梗。醫院決定把病人緊急轉往市醫院。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當救護車駛進武南,王宗權突然用力抓了一下王潮元的手:“潮元,我感覺不舒服。”話剛說完,便合上了雙眼,隨車醫護人員進行心臟復甦等急救手段後,王宗權連一句囑託都沒來及留下,匆匆走了,62歲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020年2月1日22時。

幾天前,王宗權還在村裡道路管控卡口值守,測量體溫、摸排疫情、勸誡隔離……和他一起值夜班的袁功厚怎麼也想不到,那個平日裡身體硬朗,走路急匆匆的老哥說走就走了。“老王是個踏實人,群眾的事在他眼裡比啥都大,他當然是認了真,要不折不扣落實好。”想到去世的王宗權,園藝村黨支部書記鄒萬東溼了眼,“急性子,鄉鎮和村裡安頓的事他都是一路小跑。”王宗權是村子裡為數不多連續兩次擔任組長的人。第一次是2008年到2011年。後來家裡人覺得他當組長太辛苦,沒時間照顧孫子,勸說他別再幹了。辭職4年後,又被大夥選成組長。去年10月,組裡兄弟倆因為拆遷款的事產生糾紛。王宗權一遍又一遍去兄弟兩人家裡,說是調解糾紛,更多是拉家常、講道理。終於,兄弟倆達成和解。大家都說,一方面老王跑得勤,另一方面人緣好,辦事公道,得給組長這個“面子”。別看老王平時和顏悅色,發起火來也是“六親不認”。疫情發生後,從鄉鎮到村裡心急如焚,幹部們擔心農村群眾對預防病毒、居家不外出等“充耳不聞”。王宗權性子急,全村一共62戶人,他挨個去勸說,尤其不讓老人出門扎堆聚會。“絕大多數聽,遇到不聽的人家,他會黑著臉‘收拾’。”鄒萬東說,基層幹部有時候講不出漂亮的話,人命關天,不聽的人家肯定會挨訓。“王隊長為人謙和、親切,不張揚,做事公道正派、盡職盡責。”同組的群眾說。“王隊長工作熱心,能力強,踏實認真,對安排的工作盡職盡責,從不過夜。”大靖鎮黨委副書記趙克復說。“他寫得一手好毛筆字,每逢春節或是村上有個紅白喜事,他總是熱心地為大家書寫對聯,再幫忙乾點家務,人緣關係好。”村民們說,這家有啥困難,那家有啥矛盾,他總想方設法予以解決。五保戶陳思光,雙目失明,無人照顧。王宗權夏天幫著提水、冬天幫著生火,照顧陳思光成了他工作中的一部分。

王宗權在國家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危難時期,62歲的他本可以在溫暖的家裡安度晚年,但他還是義無反顧的衝鋒在防疫一線。最終由於超負荷的運轉、休息不足、不能按時吃飯等因素,使原本患有高血壓的他,因勞累過度引發急性心梗,犧牲在了防疫一線。凌晨,氣溫降到了零下十多度,舉目望去,數不清的防控點依舊燈火點點,從這裡出發,能看到溫暖,看到力量,看到希望。正是有了千萬個像王宗權一樣的防疫戰士,打贏疫情防控這場硬仗才有了堅實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