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糖,堪比甜蜜更誘惑,能減肥?導致糖尿病?甜味劑的真相!

這不是糖,堪比甜蜜更誘惑,能減肥?導致糖尿病?甜味劑的真相!

人造甜味劑目前為止仍然是一個有爭議的公共衛生問題,並且研究不斷進行。

一方面,許多人堅決反對使用甜味劑,例如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紐甜,乙酰磺胺酸鉀(Ace-K),糖精,因為據稱與癌症和其他疾病的風險增加有關。但另一方面,隨著人們努力減少卡路里消耗和減輕體重,它們正變得越來越受歡迎。

那人造甜味劑到底是好還是壞呢?今天我們一起來揭秘關於人造甜味劑的真相。

這不是糖,堪比甜蜜更誘惑,能減肥?導致糖尿病?甜味劑的真相!


人造甜味劑會致癌嗎?


一項研究表明,糖精和甜蜜素(甜蜜素)(另一種早期的人造甜味劑)的組合引起實驗大鼠膀胱癌,這是首次提出人造甜味劑與癌症風險相關。

後來發現,這些作用背後的機制對大鼠是特定的,而對其他動物或人類卻不通用(在這些大鼠中,相當劑量的維生素C也會引起膀胱癌),進一步的研究表明,甜味劑都不具有致癌性。(文獻來源:NCBI.作者: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I of the University of Cologne,《人造甜味劑-它們是否具有致癌風險?》,2004年10月)①:

這不是糖,堪比甜蜜更誘惑,能減肥?導致糖尿病?甜味劑的真相!

然而,這項研究對人工甜味劑懷疑的研究,加上媒體的鼓吹,人工甜味劑的名聲從此一蹶不振。


後來的研究表明阿斯巴甜的攝入量與腦腫瘤之間存在聯繫。作者基於以下假設:自1980年以來腦癌和阿斯巴甜的攝入量都增加了(儘管不知道患有腦瘤的人們是否實際上食用了人造甜味劑),並且是在一項大鼠研究中發現,補充阿斯巴甜的飲食導致大腦形成腫瘤。(文獻來源:NCBI.作者: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Washington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腦腫瘤發病率上升:與阿斯巴甜有聯繫嗎?》,1996年11月)②:

這不是糖,堪比甜蜜更誘惑,能減肥?導致糖尿病?甜味劑的真相!

這種關聯已或多或少被研究界所否定,因為三項病例對照研究發現腦腫瘤與阿斯巴甜的攝入量之間沒有關聯。


人造甜味劑也被認為與淋巴瘤和白血病的發展有關,一項觀察性研究發現,男性食用人造甜味劑與非霍奇金淋巴瘤和多發性骨髓瘤的發展之間存在較弱的聯繫。(文獻來源:NCBI.作者:Channing Division of Network Medicine, Department of Medicine, 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and Harvard Medical School《食用人造甜味劑和糖的蘇打水和男女患淋巴瘤和白血病的風險》,2012年12月)③:

這不是糖,堪比甜蜜更誘惑,能減肥?導致糖尿病?甜味劑的真相!

研究作者得出結論,由於結果不一致,儘管不能排除因果關係,但斷定存在因果關係。


後來還測試了人造甜味劑與其他癌症的關聯,包括乳腺癌,胰腺癌,胃癌,結腸癌和子宮內膜癌,但未發現相關性。(文獻來源:NCBI.作者: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ical and Biomolecular Sciences, 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Milano《阿斯巴甜,低熱量甜味劑和疾病:監管安全和流行病學問題》,2013年10月)④:

這不是糖,堪比甜蜜更誘惑,能減肥?導致糖尿病?甜味劑的真相!


根據以上證據,我們不認為人造甜味劑是罹患癌症的巨大風險因素,儘管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所以也應謹慎行事。


人造甜味劑會導致代謝綜合徵和相關疾病(如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嗎?


許多觀察性研究試圖解析出與疾病風險的一致性,但是對於每項將人造甜味劑攝入與代謝綜合徵,心臟病或糖尿病相關聯的研究,都沒有發現任何關聯。(文獻來源:NCBI.作者:Department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s and Ingestive Behavior Research Center, Purdue University《人造甜味劑產生誘發代謝紊亂的反直覺作用》,2013年19月)⑤:

這不是糖,堪比甜蜜更誘惑,能減肥?導致糖尿病?甜味劑的真相!

幸運的是,我們進行了薈萃分析,可將相似的研究彙總在一起,並嘗試確定總體效果。2017年7月,《加拿大醫學會雜誌》發表了薈萃分析,從7項隨機對照試驗(RCT)和30項關於人造甜味劑的隊列研究中有了新發現。(文獻來源:CMAG.第一作者:Meghan B. Azad《非營養性甜味劑和心臟代謝健康:隨機對照試驗和前瞻性隊列研究的系統評價和薈萃分析》,2017年7月17日)⑥:

這不是糖,堪比甜蜜更誘惑,能減肥?導致糖尿病?甜味劑的真相!

這項研究總共追蹤了超過40萬人,歷時約10年。


在隨機對照試驗中,人造甜味劑對心血管或代謝性疾病的風險沒有顯著影響。然而,在長期的隊列研究中,即使在控制了混雜變量之後,食用人造甜味劑仍會導致2型糖尿病,代謝綜合徵和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升高。

當然,觀察性研究不能確定因果關係,但是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另一項研究表明,人造甜味劑改變了腸道菌群,並且與小鼠的糖耐量具有因果關係。(文獻來源:Nature.第一作者:

Jotham Suez《人造甜味劑通過改變腸道菌群誘導葡萄糖耐受不良》,2014年9月17日)⑦:

這不是糖,堪比甜蜜更誘惑,能減肥?導致糖尿病?甜味劑的真相!

對於研究中包括的人類,即使食用一週的人造甜味劑也足以降低一半參與者的葡萄糖耐量。

顯然,人造甜味劑會對腸道菌群產生影響,並對您的健康產生深遠影響。


孕婦可以吃人造甜味劑嗎?


人工甜味劑的消費和早產之間的潛在聯繫,近年被廣泛關注,發表在2010年和2012年的觀察性研究。(文獻來源:NCBI.第一作者:Centre for Fetal Programming, Statens Serum Institut《人造甜味劑通過改變腸道菌群誘導葡萄糖耐受不良》,2010年9月)⑧:


這些研究有明顯的侷限性:

關聯很小,並且不是線性的劑量依賴性;

並非所有人工甜味飲料都被考慮在內;

食用更多人工甜味飲料的女性也往往吸菸更多,並且其BMI較高,社會經濟地位較低。

總而言之,風險似乎很小,但我建議孕婦為了安全起見,避免使用人造甜味劑。


人工甜味劑能幫助減肥嗎?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食用人造甜味劑的主要動機是希望少吃卡路里和減輕體重。但是,人造甜味劑是否真的有助於實現這一目標?對此證據是混雜的。

許多觀察性研究發現,人造甜味劑的攝入量與肥胖之間存在正相關關係,但在這種情況下,反向因果關係特別容易發生。(文獻來源:NCBI.第一作者:Stanford Prevention Research Center, Department of Medicine, Stanford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非營養性甜味劑:獲益與風險的證據》,2014年2月)⑨:

這不是糖,堪比甜蜜更誘惑,能減肥?導致糖尿病?甜味劑的真相!

2014年發表的一項關於減肥和人造甜味劑的研究出人意料地積極:在12周的時間裡,被指定每天喝24盎司人工甜味飲料的參與者的體重實際上比被指示要喝24盎司的人造糖的參與者體重減輕了更多。(文獻來源:Wiley online library.第一作者:John C. Peters《在為期12周的減肥治療方案中,水和非營養性甜味飲料對減肥的影響》,2014年5月16日)⑩:

這不是糖,堪比甜蜜更誘惑,能減肥?導致糖尿病?甜味劑的真相!

(值得注意的是,食用人造甜味劑通常以飲料的形式存在,而這項研究得到了美國飲料協會的充分資助。)


而上面提到的超過40萬人的薈萃分析也關注了體重減輕。當他們將7個RCT彙集在一起時,他們發現人造甜味劑對體重指數(BMI)沒有顯著影響。另一方面,當他們彙總隊列研究時,食用人造甜味劑與體重增加,腰圍增加和肥胖發生率呈正相關。


根據這些證據,人造甜味劑似乎不一定會導致體重減輕,實際上可能相反!

正如前面提到的,人造甜味劑破壞腸道菌群的能力會導致體重增加,但這不是這裡涉及的唯一機制。這些甜味劑實際上可以使身體“混亂”,更難減掉多餘的體重。


甜味劑如何“迷惑”我們的身體?

在人類的大多數歷史中,甜味劑都與熱量密度密不可分。我們的甜味受體的發展主要是為了幫助我們識別富含卡路里的食物來源。因此,想象一下,當我們的味覺感受器被甜味轟炸而沒有預期的卡路里激增時,就會產生令人困惑的結果。

兩項使用MRI來測量大腦對蔗糖溶液反應的有趣研究表明,人造甜味劑可能會改變大腦對人類甜味的反應。在一項研究中,與不食用人造甜味劑的人相比,經常食用人造甜味飲料的人對糖精和蔗糖的獎勵反應更高。

此外,不食用人造甜味劑的人對糖精和蔗糖的大腦反應不同,而經常食用人造甜味劑的人對兩種甜味劑的反應相同。另一項研究發現杏仁核對蔗糖消耗的反應與人工甜味劑的使用成反比。(杏仁核是大腦中與味覺營養素調節有關的部分。)


我們應該吃人造甜味劑嗎?

綜上所述,人造甜味劑對於人類飲食來說是極為陌生的,對於現代工業食品而言,其工作原理應始終是“ 有罪不罰,直到被證明是無辜的”。

來自動物研究和人類觀察研究的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人造甜味劑與以下疾病的風險增加之間存在聯繫:葡萄糖不耐症、體重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雖然我們在人體臨床試驗中的因果證據有限,但足夠有力地得出結論,即飲食中不應包含人造甜味劑。


(尋求功能醫學專家團隊指導,請添加公眾號:煥然新生停藥逆轉,ID:T2DMnizhuan ,尊重原創請勿抄襲,個人發朋友圈不限。)

(免責聲明: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通知秒刪。上述內容不構成診斷及治療建議,藥物、生活方式改變需要尋求醫生、健康管理師、營養師專業人士意見及指導!)


原文獻鏈接:

1.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5367404

2. https://academic.oup.com/jnen/article/55/11/1115/2610500

3. https://academic.oup.com/ajcn/article/96/6/1419/4571485

4.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27869151300495X?via%3Dihub

5.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3850261

6. https://www.cmaj.ca/content/189/28/E929

7.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ature13793

8. https://academic.oup.com/ajcn/article/92/3/626/4597457

9.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4345988

10.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oby.2073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