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在冬季

作为一个怕冷的人,对冬天这个季节,是又恨又怕的。北方的冬天是吝啬而严厉的,山河萧瑟,草木凋零,四野枯瘦,没有什么好风景可看。人穿着臃肿的衣服,裹得严严实,也抵不住无处不在的寒冷侵袭,骨头缝里似乎随时能灌进冷嗖嗖的风,手脚总是凉得跟冰镇一样,脸上的神经都变得麻木而迟钝。

但是,作为一个喜欢安静的人,有时又无比享受这个季节。漫漫的长夜可以独自拥被夜读,也可以与挚友灯下长谈。天气晴好的上午,可以沐浴玻璃窗外照射进来的阳光,看着窗台上的花草在暖气里茂盛,看着雨缸中色泽鲜艳的鱼儿在游动。这样的慵懒,是在别的季节感受不到的。

而作为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在这个季节,特别是在黄昏时分,还容易有莫名的忧郁袭来,不由得想起许多的往事。总是想起离开家乡前的那个冬天,那场连绵持续几十天的雨雪。

总是在冬季


被困在斗室内的日子,茫然无助地守着炉火吹一支竖笛,指法和节奏都不准,总是吹出哭一样的调子。想起那年腊月里离乡进城的第一个夜晚,宿在陌生的旅舍内,看着窗外的万家灯火,想到前路未知,命运未卜,内心一片迷茫。

之后的若干年里,漂流辗转于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二十多个冬天里,有时苦苦追寻,有时失落彷徨,有时苟且偷安,有时身心俱疲,有时苦苦支撑,有时满怀希望。曾与多少人不期而遇,曾与多少人相见欢喜。曾与多少人相看两厌,曾与多少人不告而别。

有多少个深夜泪流满面,有多少个深夜顾影自怜,有多少个深夜呕尽心血,有多少个深夜对酒当歌。

一场风雪,一盏孤灯,一杯暖酒,一席话语,都足以让人铭记一生。总是在回望的时候,才知道在一个又一个的冬天里,我究竟错过了什么,失去了什么,改变了什么,又收获了什么。

留在冬天的那些爱,那些恨,那些悔,铭心刻骨。

对着镜中岁月留下的痕迹,深深感到了时间的恶意。还没有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最好的年华却已流走。心智还没有成熟,容颜却已苍老。

在年复一年中,学会接受,学会告别,坦然面对。

今年这个冬天一直不太冷。大雪节气已过,还有几天就进腊月了,雪一直没有来,院中的小池,也并未结冰,花坛中的一棵月季,枝上竟然还有几片绿叶迎风摇摆,几朵含苞的红花挺立枝头。

总是在冬季

引为怪事,同事却发来杨万里《腊前月季》一诗:

“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

一尖已剥胭脂笔,四破犹包翡翠茸。

别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

折来喜作新年看,忘却今晨是季冬。”

暖冬,让花儿与人一样,都有些忘了季节。愿人如花,过完这个冬天,又将是一个全新的生命,全新的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