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向这个“操蛋”的世界投降——朴树

当歌声响起,那熟悉的嗓音回荡在你耳旁时。

你是否会想起一个人的温柔和离开,想起一个追梦的泪水和汗水,想起至今自己奋斗后赢得赞许的那一刻,想起声嘶力竭也唤不回来的离别。或许有人掩面而泣,也有人默默的抽支烟。

曾经每个骄傲的人儿,歌单里应该都会单曲循环过一首他的歌吧。

不向这个“操蛋”的世界投降——朴树

1973年出生在江苏的朴树原名叫濮树,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父母都是北大的教授,这样父母的孩子正常的成长轨迹应该是:北大附小到北大附中到北大到出国深造。

可在小升初那年,朴树却因为0.5分之差和北大附中擦肩而过。

那0.5分之差,仿佛是朴树的宿命,南方的孩子性格多柔软内向,不愿把心事说出来,朴树也一样,0.5分,就是朴树的心结,这也是他抑郁的开始,朴树说。

朴树有个哥哥叫濮石,当年父亲给濮石买了一把吉他,濮石上大学把吉他留在了家里,没有想到,这把吉他成了朴树的好朋友也改变了朴树的一生。

不向这个“操蛋”的世界投降——朴树

在初中即将毕业时,朴树对父亲说:“他要辍学,选择音乐因为音乐比他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身为大学教授的朴爸,怎么会容忍自己的儿子去选择一条艺术而不是文学道路呢?教授的儿子不应该是读大学的吗?

无奈的朴树只得努力学习考上了首都师范大学,拿到通知书后便告诉父母,大学考来了但是他不会去读,因为这个大学是替你们考的。

但是在父母亲人的劝导下,他去了大学,然而似乎朴树并不适合大学,空闲的时间里,他总是发呆着。

在大二时,朴树决定退学,很多人都不明白他在一个高等学府里,为什么选择退学而不是继续学习?在当时,他的举动,算是一个叛逆的行为了吧。

不向这个“操蛋”的世界投降——朴树

夕阳西下,落日余晖中,那个孤独的背影,那个白衣少年,那首冷清的曲子。

在家待了很久的他,直到母亲说,你是不是该考虑一下端盘子去。他才意识到,他已经在家待了很久了。

朋友们知道他喜欢音乐,于是把他推荐给高晓松,然而高晓松对朴树的试唱并没有很多好感,又把他推荐给了美国回来的宋柯。

宋柯在听到朴树的《那些花儿》时哭了很久,几天后朴树又唱了《白桦林》宋柯依然是泪流满面。

为了签下朴树,宋柯和高晓松还特地成立了一个公司——麦田。

不向这个“操蛋”的世界投降——朴树

他的第一张专辑《我去2000年》发行后,在这个唱片市场并不景气的情况下,他的唱片创造了50万的销量。朴树火了,大街小巷里到处都有朴树的声音。在那个年代,性格沉闷的朴树,就像一个突然升起的一团火,燃烧着许多人的青春。他的每一首歌都在尽全力创作,争取把最好的都给自己的歌迷。

突然爆红的他,在名利面前似乎有点不知所措,但是朴树的内心却纯洁的像个孩子。他注定不属于物欲横流的娱乐圈。

不向这个“操蛋”的世界投降——朴树

在跨世纪的春晚里,他也在受邀名单,但是当他知道需要假唱时,说了一句,我不唱了,就离开了。然而他还是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公司负责人把他骂了一顿,迫不得已的他,去了春晚。在他唱歌的时候,朴树的内心是留着泪水在心里看不起自己。

不向这个“操蛋”的世界投降——朴树

当然,在春晚过后,朴树又火了。各种商演都向他扑来,口袋里的钞票满了,朴树的内心确是很煎熬的。他经常一个人在晚上开着车,跑到海边,抽着烟。白天他是霓虹灯下的歌曲艺人,夜晚他就是满天繁星下最孤独的王子。

很多歌手都是趁火的时候,趁热打铁。但朴树不是。他内心的不悦使他拒绝拿起笔,知道2003年他的第二张专辑《生如夏花》,顾名思义,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惊鸿一般短暂,像夏花一样绚烂,这是一个多美丽又遗憾的世界,我们就这样抱着笑着还流着泪。

不向这个“操蛋”的世界投降——朴树

那些年,多少人嘴角上扬,眼角含泪,听着朴树低沉又忧郁的声音。

《生如夏花》打榜无数,拿奖拿到手软,但这种登入巅峰的感觉,却直接把朴树推向了深渊。

娱乐圈的虚伪和逢场作戏让他作呕,他精神上和生理上都备受折磨。

于是,他消失了,谁都不知道他这一消失就是10年,这十年间,在妻子的建议下,他把市区的房子卖掉,在郊区买了一个房子过着早上买菜,晚上遛狗的日子。

不向这个“操蛋”的世界投降——朴树

朴树的隐居似乎是对自己的妥协也或许是对自己的解放,很多人都不愿意在名利双收的时候放弃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年少时的我们总是于全世界对抗,到最后才发现我们对抗的不过是自己罢了。因为我们最终还是会选择认真的生活,认真的老去。

在2014年朴树的《平凡之路》在一次刷新了点击量。很多人都热泪盈眶说,那个倔强沉闷的少年已经长大了,那个孤独的王子成熟了。

十年前,他如“夏花般绚烂”。

十年后,他明白“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2018年,朴树背着双肩包,走到公园,羞涩的对人们说着早上好,在寒冬的清晨里,朴树的声音慢慢响起,人群跟着朴树的节奏打着节拍,有些人轻轻跟着哼唱,时间,仿佛慢了下来,零下6度的北京,在那一霎那,是如此安静、如此美好。唱完就走了,免费,又弥足珍贵——

不向这个“操蛋”的世界投降——朴树

之后,

有人在朋友圈写下这样的话:“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提起朴树,大家都会用干净这个词来形容他。现在还有多少歌手是为了想要唱歌给别人听,他们唱歌,每一分钟都是要钱的。像朴树这样的,你会在某个周末去逛公园的路上,看到一个明星,认认真真地唱歌给大家听,光想想,就觉得温暖。”

现在的他,开始接触烟火了,参加综艺,说自己缺钱,以至于很多人都说朴树的每一次出现是因为又缺钱了。其实,他不是没有赚钱的能力,而是有自己的底线。

不向这个“操蛋”的世界投降——朴树

十年蛰伏,朴树只是选择了接受这个世界,但他仍然是那个充满善意又不世故的朴树。

面对他喜欢的人他不会考虑钱,导演侯孝贤找他为《聂隐娘》配乐,朴树心里很欢喜,因为他喜欢侯孝贤导演,他只是象征性的收了一点钱。

朴树长大了,那些听着他的歌曲长大的人也成长了。他们或许为人妻,为人父。也或许依然为自己的梦想拼搏着,但是,我们都成长着,长成一个冷漠而理性的成年人。

我们觉得生活没意义,也许就因为我们太追求有用,开始用这个社会的、别人的标准开始要求自己,从而放弃了内心的召唤。

我们年轻时那些美好的梦,往往敌不过这坚硬的世界。它脆弱又渺小,敌不过现实的无奈、父母的唠叨、社会的压力,甚至抵不过我们内心的不耐烦。

我们选择放弃、隐忍,一步又一步地后退,把那些美好的梦想掩埋,等到回过神,才发现光阴荏苒,泪满衣襟。

不向这个“操蛋”的世界投降——朴树

有时候,我们守着最后一点少年意气,想留住最后一点坚持。

却总有人说:“别这么幼稚,保证过几年,你就不这么想了。”

这真的是幼稚吗?不。虽然自知终须一败,但请再多坚持一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