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總說秦始皇是暴君,可現實真的如此嗎?

弒神丶戰殤灬17


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分析評價,每個人都有不同。無所謂對錯,每個人的三觀不一樣。秦始皇總被稱為暴君,也是有其合理性的。

第一,首先申明一點,暴君和昏君是有區別的。暴君是有一些令人折服的作為。秦始皇一統天下,結束戰亂,統一貨幣、度量衡、文字等。北擊匈奴,“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抱怨”。著實為千古一帝。

第二,秦始皇為暴君的,以下事件可以證明。焚書坑儒、大修土木、徭役賦稅太重、法令嚴苛。陳勝吳廣起義,劉邦起義,都是因為大雨誤了期限要被斬首。正所謂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第三,在當時候的大背景大環境下,連年戰亂,百姓流離失所,人的性命不值錢,不重視。那個年代可沒有什麼民主、公正的法制。所以對付不服氣的人們,只有殺。不聽話我就殺你,我不殺你,有可能被你殺了。作為一代帝王,沒有一些特殊的強硬的手段是站不穩腳跟,守不住江山的。戰國時期,戰亂交織,結束暴力的辦法就是用更強的暴力制服。要知道古代的兵變、起義、外戚宦官參政、皇位之爭是數不勝數的,隨時面臨著死亡。

第四,秦始皇的功過留於後人評說。你認為他是暴君?請說明理由。你認為他是明君,請拿出證據。其實我們後人的評價都是根據獨立的較小的個人意識面進行的,其實把你放到那個位置,你可能比秦始皇更狠。帝王之術,歷來就不是什麼仁慈寬厚,是統治是穩定江山。




生活的家長裡短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得要搞明白歷史和現實的關係。歷史是過去的現實,但不是全部過去的呈現,只是過去現實的一部分。倘若不以個人立場、喜好而論的話,看待過往歷史一般有兩種態度,一種是繼承發揚,而另一種就是完全摒棄、蓋不承認,一切重新來過。簡而言之,一種是信史深究論,另一種就是棄史論。歷史與現實的矛盾,大概就基於此處,爭論而不休。其實,兩者的爭論沒有任何意義,因為從來就不在一個頻道上,完全相背而行,愈行愈遠。

同理,歷史上的秦始皇與現實中的秦始皇就迎合了這個坑,稍有不慎就會走不出來,真的秦始皇也會被帶歪。預設了歷史與現實的矛盾,而落腳點卻在現實,無疑體現了棄史論的一部分觀點,即“歷史虛無主義”的論調,並伺機開始了所謂的“撥亂反正”,以期建立自己的歷史觀。通過不斷另類解讀信史的部分,來擴充自己棄史論的部分,進而來宣揚自己的觀點,迎合現實中的某些需要,企圖構建一種以現代為基礎的所謂現實歷史。

不過很可惜的是,構建的成本註定大的離譜,預期的目標也是遙遙而無期。

回到正題,說說“秦始皇”。歷史上的秦始皇,功過是非自有後人評說,真的也好假的也好,都隨風而去了,展望未來才是正道。說他是“暴君”者甚之,說他“千古一帝”者亦不乏其人,因人而異吧!至於現實中的秦始皇,恐怕沒有人知道了吧!除非是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或者穿越過去的,才會知道一些是是非非。不過,“帝王將相”之豐功偉績,有的人喜歡追捧,而有的人也就那樣了,平常心對待,畢竟生活還是要過的。

總之,歷史上總說秦始皇是暴君的,肯定並非空穴來風,亦不全是捕風捉影,更不可能全部都是無的放矢。既然有那麼多人說他是“暴君”,時間跨度又這麼長,勢必有緣由所在。至於現實真的這樣嗎?抱歉!不知道。沒有依據如何得知?又如何去下結論?何況,每個人都有自己眼中的秦始皇,何必糾結於歷史和現實的矛盾呢!


史過境遷客


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上,一共出現了400多位皇帝。若只比較“殘暴”,秦始皇估計連前100名都排不進去。如後世常見的大肆屠殺前朝皇室、殘殺手足兄弟、大肆清除功臣、無視處於無盡的戰火與災害中的老百姓......這些“暴君”的標配元素,秦始皇表現的都相當不突出,有些方面甚壓根不沾邊。

而後世之所以將秦始皇視為暴君的“代言人”,主要是因為他充當了第一個吃螃蟹的角色。

改革者向來沒有好下場,而秦始皇可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改革者

公元前1046年周王朝建立後,將天下分割成幾十、上百個小王國,以求在當時的生產、交通條件下最大化開發疆域。這些諸侯國雖然名為周天子麾下之臣,但隨著長期的各自為政,逐漸產生了文化、文字、乃至語言上的差異(邯鄲學步:走路的方式都會有區別)。若放任這種局面發展,最終各諸侯國很大可能會愈走愈遠,進而產生永久的分裂、連綿不斷的戰亂。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如果將搶來的各諸侯國領土分給自己的子弟、功勳,繼續沿用過去近千年來的舊秩序,那他就僅僅是一個征服者而已;

但他在其後的一系列重大政策,車同軌、書同文,統一文字、度量衡,還有最重要的:當一些大臣建議廣封子弟、以為藩蔽時,他感嘆道:“天下共苦戰鬥不休,以有侯王...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因此將全國分為36郡,設置守、尉、監等公務人員進行管理。

這些政策,成了其後兩千年中國封建王朝的基本框架,奠定了中華民族大一統的基礎。歷朝歷代都沒有跳出這個思路,正是由於這一創舉,秦始皇才被譽為千古一帝。

站在我們今天回看這一變革,彷彿是順理成章、自然而然的,但我們要知道,他終結的是之前持續近1000年的“先王”秩序,給那時社會各階層帶來了何等衝擊: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無論在任何時候,讓人們改變舊習慣總是最困難的,更別說這套習慣已經沿用了近千年。在廢除分封制後,六國貴族的遺老遺少失去了以往的特權與既得利益,其內心的憤怒、不安、仇視可想而知;原本依附於他們的士大夫再也不能靠著服務權貴飛黃騰達,必須像老百姓一樣建功立業才能獲得富貴,他們的抱怨、不滿也可以想象;而各國百姓雖然脫離了貴族的壓榨,但要適應嚴密的法網,客觀上也需要一定的過程。

因此,在各階級的不滿下,推進這一制度的改革者秦始皇自然落不下什麼好名聲。

由於政治路線以權力分配的分歧,秦始皇得罪了士大夫階層

值得是後世熟知的“焚書坑儒”。

在落實郡縣制後,朝野對這一政策的反對聲也一直不絕於耳。在公元前213年,甚至有儒生在朝廷上聲稱:“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即若不實行分封制,秦朝命不久矣。

為了避免儒生們這種一味復古、非議當下的行為導致思想混亂,秦始皇聽取李斯的意見,禁止民間私自收藏《詩》、《書》以及其他流派的經典書籍。

“坑儒”是另一件事。在戰國時期,大量儒生開始從事研習使人長命百歲的“仙術”。秦始皇統一天下後,也安排燕人盧生等人替他研究這方面的問題,但這些人不僅收了錢不辦事,反而背地裡大肆嘲諷秦始皇剛愎自用、貪戀權勢,不信任儒生,其後攜款潛逃。

秦始皇一怒之下,下令抓捕咸陽城內與盧生等人有往來的儒生、方士,嚴加審問;這些讀書人互相供認,一共牽涉了460多人,“皆阬之咸陽”,然後昭告天下,以殺雞儆猴。

但焚書坑儒是所謂的“殘暴”嗎?顯然並不是,這更像是秦始皇所支持的法家與意圖分享權力的儒家之間的博弈而已。

但不幸的是,後世的儒家掌握了封建時代的話語權,因此當初打壓他們的秦始皇,就免不了得背上“暴君”的黑鍋。

這正應了那句話: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改革者秦始皇的代價,不僅僅是暴君的名聲,還有二世而亡的政權。但他的嘗試,則成了漢朝的積極經驗,所謂漢隨秦制,從這個角度來說,秦始皇的改革是成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