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最爱怼人?但薛宝钗似乎更高明

林黛玉和薛宝钗是大观园里两个最优秀的姑娘,两人也曾经因为"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多次较量,在较量中,谁更占上风呢?在读者的印象中,黛玉最爱怼人,似乎黛玉比较强势,其实通过一些事例分析可以看出,在黛钗几个回合的较量中,宝钗更占优势。

林黛玉最爱怼人?但薛宝钗似乎更高明

第一回合:黛玉含沙射影,两人打成平手

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宝玉去梨香院看望宝钗,黛玉过一会儿也去了,看到宝玉和宝钗亲密的样子,黛玉心里酸酸的,说道:"早知道他来,我就不来了" 当然,当宝钗问起为什么时,她另一句话化解了:

"要来一群都来,要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了,明儿我再来,如此间错开了来着,岂不天天有人来了?也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热闹了,姐姐如何反不解这意思?"

这句话轻轻巧巧地把酸意掩过去,让宝钗无话可说。

接着,黛玉借着雪雁送手炉,又揶揄宝玉太听宝钗的话,宝钗说不让他听冷酒,宝玉就不吃了。

黛玉因含笑问他:"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了我!"......"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

宝玉只得嘻嘻干笑,宝钗也无从答言。稍后,宝钗终于找到机会,搬平了这局:宝钗笑着在黛玉腮上一拧,说道:"真真这个颦丫头的一张嘴,叫人恨又不是,喜欢又不是。"

上句话中,宝钗拿出姐姐的款,有责备,也有疼爱,责备不着痕迹,疼爱溢于言表。

在这个故事的较量中,看似黛玉处处占据主动,但宝钗最后以一句得体的话,化解了尴尬。两人堪堪打成平手。

林黛玉最爱怼人?但薛宝钗似乎更高明

第二回合:宝钗揶揄黛玉,黛玉无法答言

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鬼 红楼梦通灵遇双真》,宝玉、凤姐被马道婆施法魔魇,眼看奄奄一息,这时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来到,对着通灵宝玉持诵一番,使其恢复灵性,宝玉和凤姐方渐渐醒转。

……邪祟稍退,一家子才把心放下来......闻得吃了米汤,省了人事,别人未开口,林黛玉先就念了一声"阿弥陀佛"。薛宝钗便回头看了他半日,"嗤"的一声笑。众人都不会意,......宝钗笑道:"我笑如来佛比人还忙:又要讲经说法,又要普渡众生;这如今宝玉、凤姐姐病了,又烧香还愿,赐福消灾,今才好些,又管林姑娘的姻缘了。你说忙的可笑不可笑。"林黛玉不觉的红了脸,啐了一口道:"你们这起人不是好人,不知怎么死!"一面说,一面摔帘子出去了。

宝钗的这一句玩笑话,确实高明,也确实厉害,脂砚斋在这里也批了一句:“

此一谑抵颦儿半部之谑”。面对宝钗的揶揄,平时伶牙俐齿的黛玉竟然不能还口,因为宝钗说中了她的心事。对宝玉的情愫是黛玉的心事,也是无解的死穴。

因为在那个时代女孩子的婚事是不能自主的,必须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果自己心里孕育爱情被称为大逆不道;而且年轻姑娘脸皮都嫩,特别是说到自己的婚事,是特别害羞的事情。所以当宝钗、凤姐等拿宝黛婚事说笑的时候,黛玉只能含羞,而无法答言。

林黛玉最爱怼人?但薛宝钗似乎更高明

第三回合:宝钗认真恼起来,黛玉无还手之力

第三十回《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清虚观打醮后,宝玉和黛玉大吵一通,这次吵架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厉害,甚至惊动了贾母和王夫人,直到贾母把宝玉带出去才罢。两天后,宝玉主动去潇湘馆和黛玉和好,后随贾母使者王熙凤一起来至贾母处。

宝玉或者是因为和林黛玉和好后心情大好,或者是因为两人吵得惊天动地现在又和好如初,宝玉有些不好意思,宝玉就主动和薛宝钗搭讪。但宝玉这次搭讪着实不高明,他先是把宝钗比作杨贵妃,惹宝钗大怒:"我倒象杨妃,只是没有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的杨国忠的"。这时宝玉就尴尬了。

看到宝玉揶揄宝钗,黛玉未免有些小得意,插嘴道:"宝姐姐,你听了两出什么戏?"黛玉的小得意被宝钗看在了眼里,她心思一转,马上反击

宝钗笑着说:"我看的是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赔不是。"宝玉便笑道:"姐姐通今博古,色色都知道,怎么连这一出戏的名字也不知道,就说了这么一串子。这叫《负荆请罪》。"宝钗笑道:"原来这叫做《负荆请罪》!你们通今博古,才知道'负荆请罪',我不知道什么是'负荆请罪'!"

宝钗说的,宝玉、林黛玉二人都懂,这是二人的心病,听了这话,两人脸都羞红了。纵然平时伶牙利齿的黛玉也无言以对。

宝钗的一句"负荆请罪",让林黛玉绝无还手之力。

林黛玉最爱怼人?但薛宝钗似乎更高明

第四回合:宝钗主动示好,黛玉心悦诚服

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潇湘子雅谑补余香》。贾母在大观园宴请刘姥姥,中午吃饭说酒令时候,黛玉忙中出错说了两句西厢记中的句子,当时宝钗看了黛玉一眼,别人都没有注意。《西厢记》当时还是禁书,纵使宝玉也是偷偷地去读。

第二天,在给贾母请安后回园子的过程中,宝钗约黛玉来到衡芜苑。

黛玉进了房,宝钗便坐了,笑道:"你跪下,我要审你。"黛玉不解何故,因笑道:"你瞧宝丫头疯了!审问我宝钗笑道:"你还妆憨儿。昨儿行酒令你说的是什么?我竟不知那里来的。"黛玉一想,方想起来昨儿失于检点,那《牡丹亭》、《西厢记》说了两句,不觉红了脸,便上来搂着宝钗,笑道:"好姐姐,原是我不知道随口说的。你教给我,再不说了。"


林黛玉最爱怼人?但薛宝钗似乎更高明

宝钗看黛玉羞得满脸通红,也不便再说什么了,于是真诚地说,自己小的时候也曾经看过这些书,后来大人们发现打骂着,把书烧了才放开手。她还说女孩子们应该留意针黹纺绩,纵然读书,也应该只读些正经地书,而不该看这些闲书。看这些闲书,移了性情就不好救了。

一席话,说的黛玉只垂头吃茶,也转变了对宝钗的看法,也看到了宝钗的真诚,对宝钗很是感激。就象她后来对宝钗说的那样:

"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

从宝钗释放友好的信号,到黛玉真诚接纳,两个暗中较劲的"情敌"由最初的互相防备到搁置争议,求同存异,走上了关系亲密的快车道,从此黛玉视宝钗为亲姐姐。大观园中两个最有才情的女孩惺惺相惜,成为一股清流,也是一股暖流。

不得不说,在宝钗和黛玉的多次较量中薛宝钗占据上风,这一是因为薛宝钗也是比较聪慧的女子,更在于林黛玉比较单纯,没有心机。

林黛玉最爱怼人?但薛宝钗似乎更高明

最后回合:宝黛钗爱情以悲剧收场,黛钗无赢家。

宝钗和黛玉的关系与两人和贾宝玉的爱情婚姻,深深的纠缠在一起,由于封建家庭的介入,以及宝玉对爱情的追求和封建家族利益的冲突造就了宝黛爱情的悲剧结局。

木石前缘,随着绛珠仙子泪尽而破灭。最后宝钗赢得了婚姻,但却没有赢得了爱情。

所以贾宝玉才有"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纵然举案齐眉,终究意难平"的感觉。最后贾宝玉撒手人间,遁入空门,薛宝钗只能凄凉度日,孤老终生

所以在宝黛钗爱情中,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个人没有谁是赢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