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愛的~~顧鄉屯

我的出生地,是在哈爾濱一個叫顧鄉的地方,它原本還有一個名字叫顧鄉屯。

顧鄉屯,是哈爾濱市一個美麗而神奇的地方。現在,這個名字已不復存在,被一個叫“群力新區”的新名取代。

顧鄉屯,無論它經歷了多少次變遷,如何的漸行漸遠,慢慢地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但是,在我的心靈深處,他依然是那麼的魂牽夢繞,難以抹去。

“顧鄉屯”三個字,讓人乍一聽起來,感覺又土又屯,況且又地處哈爾濱的西郊,所以人們自然把顧鄉屯當做了農村的村屯。其實不然,顧鄉屯,是位於哈爾濱西部的一片繁華區域。這一片區域,在哈爾濱這座城市尚未形成之前,就有大批的人群在此居住聚留。哈爾濱解放初期,曾經一度劃為顧鄉區,據說我夫人的姑父就曾在此任過區長。後來歸屬道里區。

01

我深愛的~~顧鄉屯

顧鄉屯這個稱謂,還有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頗令人回味。

傳說清朝末年,山東省昌邑縣北孟鄉大約有百十號人闖關東來到哈爾濱,集中在顧鄉一帶種地為生。其中姓劉和姓宗的人最多,而且還是親戚。初來乍到哈爾濱,天氣嚴寒,維生艱難。當時有一劉姓德高望重者,為了便於相互關照,面對所有人制定盟約,不管姓啥,我們都是來自山東的鄉親,大家必須互相幫助、互相照顧,遂將大家居住的這一帶命名為顧鄉屯。這顧鄉的鄉,是鄉親老鄉的鄉。這顧鄉的顧,是顧及照顧的顧。原來,顧鄉屯是哈爾濱市形成之初,闖關東的山東人樸素善良的人性體現,是這些人渴望和諧幸福的一個美麗傳說。

另外,哈爾濱很少有人知道,哈爾濱市西郊的顧鄉屯,是一個歷史很悠久的地方。根據古文獻記載,黑龍江省可考的歷史不過4000餘年。而在顧鄉屯出土的古動物化石以及一些相應的文化遺物,把黑龍江的歷史提前了40000多年。歷次發掘中,顧鄉屯出土了大量的動物化石和石製品、骨製品以及部分遺物。考古證明,顧鄉屯一帶曾有遠古人類生活過。這可能就是有人將哈爾濱的歷史,追溯到舊石器時代的原因所在吧!

1931年和1933年,在何家溝出土了第四世紀哺乳動物骨骼化石;50年代和70年代,出土了鋼鐵和動物骨骼;1986年,又出土了遼代墓葬。總而言之,這些出土文物,有力的證實了顧鄉屯的悠久歷史。可以說,顧鄉屯是哈爾濱乃至整個東北地區人類歷史的開端。

史料記載,大約在公元1745年,也就是清乾隆九年前後,大批滿族人從北京來到五常拉林鎮一帶屯墾。當時在這一帶,形成了二十多個村屯。其後不久,有一部分旗人返回北京,而有一部分旗人則遷徙到現在的顧鄉屯一帶。到1788年乾隆53年時,這一帶已有滿漢村屯四十多個了。

清代末年,顧鄉屯一帶就有了手工業,象郭家窯和宋家窯;隨著中東鐵路的建設和開通,帶動了顧鄉區域的工商業發展,光緒33年(1907年)至宣統3年(1911年),哈爾濱有10家俄商創辦的麵粉企業開業,其中1911年日俄合資的馬諾克斯麵粉廠開業(二粉廠前身);民國時期,開辦了永生和、元聚祥、協昌仁三家油坊和酒精廠;20世紀30年代小窯業發展到近百家;制米廠、小油坊、燒鍋等有30餘家;百貨鋪,飯店、大車店、鐵匠爐等小手工業也有了很大發展。當時顧鄉屯一帶的居民多數以種地、燒窯、拴馬車為生。解放初期,還有許多人家做趕馬車拉送貨的營生,人們都管他們叫車老闆子。

中華民國11年,也就是1922年出版的《哈爾濱指南》介紹,當時顧鄉屯歸哈爾濱市第一區,第五分署,第一駐在所管轄。現在天合街和何家溝南大轎,那時候叫南什字街;現在的吉星街那時候叫北什字街。中華民國18年也就是1929年時的哈爾濱地圖標明,顧鄉屯當時已開闢了天合街、南北街(今鄉里街)、後長街(現鄉社街)、中華街(現鄉正街)、華巖街、大馬路(現通順街)、邊街及何家溝東、南、西三街(現東河溝、南河溝、西河溝街)。

如今的清河灣,五十年前名副其實。當年的西河溝地區,滿語稱為“京族屯”。歷史上這裡有兩條河溝穿越,一條是西河溝,過去叫溫泉河,源頭起源於平房區,流經道里區然後匯入何家溝,注入松花江;另一條叫東河溝,源頭就在“清河灣”一帶,現已被填平不存在了。五十多年前的“清河灣”,東、西河溝都是清澈見底、水清魚美的小河。尤其是東河溝,河溝裡是一連串的泉眼,水從泉眼汩汩冒出,特別的清涼。而且泉水還特別甜,附近居民吃水做飯都是從這裡取水。孩子們夏天都到水裡游泳、洗澡,還常能抓到鯽魚、白魚,最大的鯽魚能有半斤多重。

西河溝一帶曾是哈爾濱最早的馬市,早在清朝末年,就已初具規模。那時候,許多馬販子聚集到這裡,自發的騾馬交易形成了當時東北三省最大的馬市。馬市之所以在這裡形成,是因為當時這裡河水清澈,荒草茂盛,還有一眼看不到邊的荒地。由於地理環境優越,馬市規模也越來越大,前後延續幾十年,直到解放初期。隨著馬市的繁榮,這裡逐漸成為外來移民的居住區了。當然,昔日的繁華馬市如今已被眾多的汽車銷售網點所代替。

02

我深愛的~~顧鄉屯


我於上世紀60年代出生於此,嚴格地說,是躲過了三年自然災害的1963年。更嚴格地說,我出生的地方也僅是顧鄉的邊緣地,當時還有個名字叫“半拉城子”,意思是一半是城一半是郊。

半拉城子隸屬顧鄉,它是指工農大街兩邊的居民區。工農大街東和顧鄉大街銜接,中間以架在西河溝上的顧鄉大橋為界,向西一直到二磚廠為止。再向西便是種水稻的朝鮮屯、四方臺等真正的農村了。南邊千米之外的埃德蒙頓路當時叫城鄉路,是一條直接通向農村的土路。如果說顧鄉是哈爾濱的城鄉接合部,那麼半拉城子便是接合部的入口了。

工農大街貫穿於整個半拉城子,也是這裡的唯一條大街,大街的兩邊種著柳樹和榆樹,夏季裡,樹枝隨風搖曳,一派田園風光。人們依傍著這條大街,分南北居住,北面以居民居住較多,南面以工廠、學校居多。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半拉城子是哈爾濱市生產紅磚的基地。工農大街從東到西全長約五里,兩邊分佈著十個制磚廠。每個廠都有一個很氣派的大門,一根高約三·四十米的大煙囪,晝夜不息地噴吐著長長的黑煙,遠遠望去十分壯觀。大街上來來往往的幾乎全是拉磚的汽車和馬車,路面雖然不寬,卻是由柏油鋪成。大街上只有一輛老式公共汽車,東西來回跑,坐一次五分錢,但乘客也不多。

正是因為制磚的需要,這裡的磚廠都有因取土而挖成的大坑。每個坑內都有一個鋪著小鐵軌的長長的大坡道。工人們在坑底把刨下來的土裝進鐵軌上兩個叫“大軲轆馬”的車廂內,上面的牽拉機用鋼絲繩拉到坑頂。由於多年取土,每個大坑方圓都有幾百米,至少也有三·四十米深。夏天走在路上,常可看見坑內工人在烈日下光著上身揮汗如雨地在挖土的情景。當時制磚幾乎全是人工操作,是很勞累的力氣活,但磚的質量很好,不但不缺邊角,兩磚相碰還會發出金屬般的響聲。後期,十個磚廠合併為一個總廠,即“哈爾濱市第二制磚廠”。進入七十年代,取過土的大坑一個連一個已無土可取,二磚廠停業,但這個名稱一直延續到九十年代。九十年代所有的大坑都被陸續填平並蓋起了新的平房,除1995年新蓋了“新城小區”外,半拉城子基本還是老樣子。

工農大街南面從東到西,依次還有市第十五中學、消防隊、工農辦事處、派出所、支農小學、財專(後改為武警指揮學校)、建材廠、建材醫院、織布廠、二機床廠、印刷機械廠等,其中也分佈著許多居民住戶。北面也有幾處標誌性的地方,如顧鄉二校、聚光燈廠、二十四門、照相機廠、奶牛場等。

當時,我的家就住在臨街北面的二機床廠宿舍,與織布廠的大門僅一街之隔。出了家門向房後走,越過一片稠密的居民區,進入眼簾的是一望無際的“希望的田野”,我們叫他“下甸子”。勤奮的人家在這裡有自家開闢出的大大小小的菜園和大片的玉米地,稻田區多是鮮族人種的。坡下邊有水流清清的大灌渠,孱孱的流水被分流到一片片碧綠的稻田裡。田裡有辛勤耕作的鮮族農民,也有頭頂瓦缸或竹筐來送飯送水的鮮族農婦。這裡一年四季都是我和小夥伴們的樂園。一塊不起眼的坡地上,有我家開出的小菜園,我特別關注西紅柿,每次採摘時都要選一個最大最紅的塞進嘴裡,那一股酸甜味道勝過現在所有飲料。我和小夥伴們在灌渠內戲水;在稻田裡摸小魚捉泥鰍;在玉米地裡找“甜杆”;在草地上網蜻蜓。有一次還到瓜地裡去“偷香瓜”一人摘一個,還沒吃完,就被主人發現,三個孩子以立正的姿勢捱了主人的一頓訓斥。暑假裡,我們還常常去地邊溝旁割水稗子草,一次十幾小捆,用扁擔挑到附近的奶牛場,一捆能賣2、3分錢。摸摸紅腫的小肩膀,看看手中的幾毛錢,心裡還是樂滋滋的,攢到一起就夠買一本小人書了!

秋季裡,我們還到人家收割後的地裡溜土豆、撿菜葉,扛著裝滿土豆和菜葉的袋子爬上坡時,已經氣喘吁吁了。孩提時代就是貪玩和好奇,我們曾多次走進磚廠,看遍制磚的各種工序, 終於弄清了黃土是如何變成紅磚的。有時還鑽進磚窯玩捉迷藏,玩餓了,就到附近的地裡挖幾個土豆,在磚窯裡燒土豆。土豆燒熟了,剝去皮泛著裡面的黃壤,就這熱氣吃下,絕對勝過今天的一切美食。

最過癮的還要說是冬季。磚廠停工了,大坑的坡道上積著厚厚實實的冰雪。許多男孩子拿著自制的小爬犁,先在坑頂平地上快跑十幾步,到坑邊迅速趴到爬犁上,然後在二三百米的大坡道上飛馳而下,到坑底一頭栽倒雪堆裡,然後爬起來拿著爬犁一步步又爬到坡頂,然後再滑下去,直到頭冒蒸汽、汗流滿臉,那個中的樂趣和刺激,我感覺不比現在到亞布力滑雪差多少。現在想想,著實有些遺憾,當時由於自己膽兒小,始終沒有敢去嘗試一下打爬犁的滋味。

03

我深愛的~~顧鄉屯


從我童年記事起,從上小學到高中畢業,所有的樂趣與苦澀、所有的淚水和汗水,都灑在了這片叫顧鄉的熱土上。上小學時在顧鄉二校,上初中、高中是在十五中學。這兩所學校先不說好壞,卻是顧鄉地面上少有的樓房,也算是顧鄉地標性建築了。

從上小學,我的活動範圍,就從半拉城子延伸到了顧鄉。上學後看的人生第一場電影,就是在顧鄉電影院,電影是越南片名叫《阿福》,反映美越戰爭的故事片。顧鄉電影院地處鄉里街129號,是顧鄉地區唯一的一家電影院和娛樂場所,後來翻建成二層樓格式。記得每當要上映新片時,賣票的小窗口處就會人山人海,有人甚至會半夜去排隊,當時真羨慕在電影院上班的人,也許是當時的心靈感應吧,以至於後來自己真的當了幾年電影放映員。

從小到大,最愛吃的食物竟是油條,我們俗稱叫“大果子”。小時候就盼著過年,家裡能炸大果子。後來長大了,知道有早餐店專門炸大果子,就開始惦記買大果子。買的地方多了,就比較出來,還是“獅子樓”炸的最好。從半拉城子到“獅子樓”要走很遠的路程,但是,這也阻擋不了去那裡買的慾望。

“獅子樓”位於天合街的上清河灣,曾經是一座二層老建築,是一個俄羅斯人在上個世紀初所建的百貨商店。解放後,“獅子樓”仍然是百貨商店,一直都是顧鄉附近的居民唯一的購物場所。後來,一場大火將“獅子樓”燒燬了。現在還遺留一個框架,很多人都表達出希望重建的意願。原來的這座獅子樓,正門屋簷上曾有兩隻獅子雕塑,所以叫“獅子樓”。文革期間兩隻獅子被砸掉了。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座獅子樓,還是歷史文物呢!日偽時期曾經是中共地下黨的聯絡場所,宋任窮當年搞地下工作時,曾把這裡作為聯絡站。

我們上初中前,幾乎都是半天課。學習的壓力沒有現在孩子這麼大,放學後偶然也會去顧鄉公園走一走、玩一玩。顧鄉公園地處松花江南岸,依託顧鄉大壩建成。西起江堤零公里(華興街),東至河洛廣場(松花江公路大橋),全長2860延長米,佔地37.4公頃。早在建園前,這裡是一道土壩,南靠一條混生林帶,北臨松花江,堤下還有一片草灘,荒草叢生,人跡罕至,風景秀麗,野趣天成。

園內堤上是主要景觀,獨具匠心,將這一帶狀型公園裁成四段(即四季園),每段又冠以一個美麗的名字——春暉園、夏豔園、秋實園、冬雪園;堤下冠以松柏生態園;五園輝映,形成一道美麗的風景園區。

今天的顧鄉公園樹木繁多,長勢良好,綠樹成蔭,為廣大遊人提供了良好的休閒、娛樂場所。

說到顧鄉,就不能不提到顧鄉大街。這是一條貫穿於整個顧鄉東西的一條主幹道。顧鄉大街形成於1932年,因橫穿當年的‘顧鄉屯’而得名。1968年改稱支農路,1976年恢復原名顧鄉大街,並沿用現在,當時,顧鄉大街還是一條很窄的長街,街的兩旁都是一長溜的平方房,就連郵電局也是平房,唯一比較顯目的建築就是街南的三分社。

如今,隨著群力新區的拔地而起,顧鄉大街成為連接哈爾濱市新老城區的一條重要通道,伴著不斷增加的車流人流,街路兩旁的平房變成高樓、羊腸小道變成寬闊馬路,寫字樓、商務酒店、大型超市聚集,已成為哈爾濱市重要的功能區域。

04

我深愛的~~顧鄉屯

顧鄉,還有一處需要濃墨重彩書寫的地方,可惜很少有人知道,那就是顧鄉屯火車站。

在車站街鐵道線北側,介於康莊橋與三孔橋中間的一片平房棚戶區內,淹沒著一棟100多年前修建的火車站舍——顧鄉屯火車站。它東北起通達街,西至鄉政街,後稱為車站街,如今已被康安路、二環高架橋從中間截斷。當年的顧鄉屯火車站也已隨著鐵路主幹線改道,退出了歷史舞臺。

顧鄉屯火車站,是哈爾濱市上個世紀初四大車站之一,極具文物保護價值,2006年,當它的遺址被發現後,引起了規劃、鐵路、文管等部門關注。2010年被哈爾濱市政府列為第四批三類歷史建築。然而,目前這座歷史建築依然淹沒在棚戶區內,建築本身破損嚴重,亟待修繕。

位於車站街36號的顧鄉屯火車站,建築分地上一層、地下一層,站舍為磚混結構的俄羅斯風格平房建築,主體牆面為乳白色,正面大部分被板障或土房包圍。西頭突出一個方形小房間,牆上有圓形和方條形裝飾物。背面是月臺的一側,下邊還有地下室。該建築呈長方形,其中前面有5米左右的木質長廊及涼亭,地板均為木質,長廊上方有一塊20釐米長的小木條,上面的字跡雖然模糊,但仍可認清為“1903.6”。在長廊旁邊是地下室通道,臺階為石頭砌成,由於年代久遠,臺階已被踩得非常光滑,地下室的四周由半米長的石塊砌成。據當地居民說,地下室有兩個進出口,一個在西面果樹園裡,一個在出站口門下。在進出站口處,蓋有木質的人字頂長廊,沒有窗戶,廊下圍著一米左右高的小柵欄,留有兩個出口。廊簷上用細板條裝飾。站舍月臺一側有5個門,每個門都住著一戶人家。整個建築從外觀上看,破敗不堪,電線交織,建築附近的街道到處是汙水,建築旁邊還堆積了不少木材和破爛。目前這棟使用面積200多平方米的建築內共居住了9戶人家。開始的時候,這裡房內的格局並不複雜,只是被間隔了幾道牆,住進了5戶居民。後來人越住越多,間隔的牆也就多了。現在該建築的門和窗均為原始的風貌,連目前居民進屋的房門鑰匙也是長十幾釐米、呈圓形的俄式鑰匙。直到現在,這座建築冬天都是自己供暖的,供暖的小鍋爐都還是當年俄羅斯的樣式,取暖效果很好。

據史志記載,顧鄉屯站原來是中東鐵路正式運營時的一個會讓站,始建於1903年,當時的主要作用就是會讓車、臨時中轉等,是中東鐵路早期典型建築的代表。據瞭解,1903年中東鐵路全面通車,在道里區建成顧鄉屯火車站,是1903年7月東省鐵路局通車時設立的出哈爾濱站的第一站,距當時的沙俄兵營和貧民聚集的沙曼屯較近。由於當地的居住人口密集,投入使用後至解放前夕,每年客流量近萬人。顧鄉屯站在當時的哈爾濱鐵路運輸中發揮著重要的中轉作用,並一直使用到上個世紀60年代。1960年以後,隨著鐵路信號管理技術的提高,顧鄉屯站的原有作用逐漸喪失。儘管站舍保存基本完好,但已改變用途,成為鐵路職工的住宅,並逐漸淹沒在雜亂無序的棚戶區裡。從往年的繁華到今日的破敗,百年老火車站在風雨中日漸凋零,但其本身的文物價值還是不可估量的。

說不盡的顧鄉情,道不盡的顧鄉意,點點滴滴記心裡。作為顧鄉人,我人生路上的那些苦樂悲喜,都深深埋藏在了這裡。不幸的是,在它輝煌的時候,我還沒有來到這個世界;當它從“顧鄉屯”華麗轉身為“群力新區”之前,我又過早地離開了這裡。所幸的是,我曾見證了它的滄桑,見證了它被拆之前的模樣。

顧鄉屯,這個曾經有遠古人類生活過的人類棲息地,目前,正在以日新月異、翻天覆地的變化改變著面貌。隨著哈爾濱西客站的投入運營,隨著群力新區的迅猛建設,一個類同上海浦東新區似的現代化新城區,即將在顧鄉屯誕生。不過,即使到那時,顧鄉屯,這個含有幸福和諧的稱謂也不該忘記,因為它給人們美好回憶和遐想太多,太多了······

本文轉自於劉世勝先生的原創作品,僅因本人也是土生土長於這片土地,有著共同的兒時情懷,我們深愛這邊生我養我的熱土,在此。特別感謝劉世勝先生!感謝您給我們留下了那個年代的所有回憶和情懷!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