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在凝聚,意義在隱退

我們為什麼會對生活疲倦,

對學習和工作拖延,

歸根結底,是我們的意義感在隱退。

“少年時我們追求激情,成年後成熟後卻迷戀平庸。”

我們正在失去一些寶貴的東西:

漸行漸遠的機會和可能性。

拼死拼活的東張西望,

笨拙的走完一生。

價值在凝聚,意義在隱退

在傳統的農業社會,

他們知足、安分、克己。

費孝通在《鄉土重建》中寫道:

“技術停頓和匱乏經濟互為因果,一直維持了幾千年的中國的社會。”

春種,夏長,秋收,冬藏,

人民和土地有著桑梓情誼,

落葉歸根的感情。

他們艱辛地勞動,

腳下在茁壯成長。

看得到起點,於是他們真摯地投入;

看得到終點,於是他們熱情地收穫。

四季流轉中,

得到了價值,也體會了意義感。

價值在凝聚,意義在隱退

在現代社會,

空間依舊廣闊,

而容納自己的空間卻無處可尋。

我們被焊死在長長的生產線上,

佔據著短短的一節,

動作在重複,思想已暫停。

你在夾縫中嫻熟,在重複中精巧

起點和終點都觸不可及。

那種從始至終的意義,

那種守護開始的意義,

那種收穫的意義都沒有了。

生活就像一個正方體,

隨意換一個面,外表和內容都沒有變化。

你我得到了價值,在微笑,

笑容的背後卻是咬緊牙關的靈魂。

我們無法凝聚意義。

價值在凝聚,意義在隱退

我們的靈魂倦了,

漫無目的的徘徊讓人無法忍受。

懇求獲得意義的滋養,

我嘗試著將靈魂從文字中釋放出來。

加繆曾寫道:”人到最後什麼都會習以為常。“

時間久了,回頭看就異常殘忍。

我們走了太遠,

向前走也要回頭看,哪怕是逆水行舟。

回到0 ℃,我們最初的眺望。



作者&編輯:卡夫卡夫卡

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文章都在我的公眾號:卡夫卡夫卡

大家快來關注吧

價值在凝聚,意義在隱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