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國家安全日,這些乾貨你應該瞭解

4.15國家安全日,這些乾貨你應該瞭解

國泰民安是人民群眾最基本、最普遍的願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保證人民安居樂業,國家安全是頭等大事。

——習近平

提到國家安全很多人會聯想間諜、特工、戰爭等,覺得離自己太遙遠,實際上“國家安全”早已不限於“保衛國家不受侵略”的意思,拓展的安全領域包羅萬象,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4月15日是我國第5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我們常說“一寸赤心報國”,關於“保家衛國”,關於國家安全日你是否有很多的問號呢?這裡小編為大家準備了關於國家安全教育日的相關知識,各位讀者們快搬好板凳,一起來學習吧。

4.15國家安全日,這些乾貨你應該瞭解

1 為什麼把4月15日定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1

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第十四條規定:“每年4月15日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今年,將迎來第5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國家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將國家安全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和公務員教育培訓體系,有利於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

什麼是國家安全

1

根據《國家安全法》第2條規定,國家安全是指國家政權、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人民福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國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對處於沒有危險和不受內外威脅的狀態,以及保障持續安全狀態的能力。

總體國家安全觀包括什麼?

1

既重視外部安全又重視內部安全、既重視傳統安全又重視非傳統安全,構建集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等於一體的國家安全體系。

公民在維護國家安全中的義務有哪些?

1

《國家安全法》第七十七條規定:公民和組織應當履行下列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

(1) 遵守憲法、法律法規關於國家安全的有關規定;

(2) 及時報告危害國家安全活動的線索;

(3) 如實提供所知悉的涉及危害國家安全活動的證據;

(4) 為國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條件或者其他協助;

(5) 向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和有關軍事機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協助;

(6) 保守所知悉的國家秘密;

(7) 法律、行政規定的其他義務。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有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不得向危害國家安全的個人或者組織提供任何資助或者協助。

公民在維護國家安全中有哪些權利?

1

(1)公民和組織支持、協助國家安全工作的行為受法律保護。因支持、協助國家安全工作,本人或者其近親屬的人身安全面臨危險的,可以向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請求予以保護。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應當會同有關部門依法採取保護措施。

(2) 公民和組織因支持、協助國家安全工作導致財產損失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補償;造成人身傷害或者死亡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撫卹優待。

(3) 公民和組織對國家安全工作有向國家機關提出批評建議的權利,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國家安全工作中的違法失職行為有提出申訴、控告和檢舉的權利。

舉報電話是什麼?

1

12339,是國家安全機關受理公民和組織舉報的電話,該熱線是由國家安全部設立的,為方便公民和組織向國家安全機關舉報間諜行為或線索。自2017年4月10日北京市國家安全局發佈《公民舉報間諜線索獎勵辦法》以來,作為國家安全機關唯一對外公佈的公民和組織舉報間諜行為線索受理電話“12339”,熱度持續不減,成效顯著。

1

學習了這些知識後你是否對國家安全教育日有了新的認識呢,在文章的最後小編為大家準備了兩個選自國家安全機關公佈的真實案例,讓我們來一起瞧瞧。

4.15國家安全日,這些乾貨你應該瞭解

案例一:

神秘“地質勘探隊”引起導遊警惕

老張是我國南方某城市的一名導遊,旺季時帶團旅遊,淡季時便開著自己的小型麵包車幫別人拉貨掙點勞務費。2016年3月9日,老張接了一個租車單子,對方有六七個人,其中還有幾個外國人,大大小小的箱子共有20多個。按照對方的指引,老張駕車駛向了遠離市區的山裡。

對方稱在山裡勘測的目的是為了尋找地熱資源。老張是本地人,卻從來沒聽說過這裡有溫泉資源,倒是有一個軍用基地,更何況外國的勘探隊在我國從事科研工作應該與本地的相關部門聯繫,而不是自己獨立行動。老張警惕起來。

機警的老張決定試探對方一下。在完成當天下午的測量工作後,老張送大家回酒店的途中,故意改變了行車路線,藉此判斷對方對當地的瞭解程度。沒想到,對方立馬就急了,出聲詢問。

老張每年的崗位培訓都包含安全教育的內容,這使他具備了一定的判斷能力。最終老張決定撥打12339舉報電話,對接線民警詳細講述了自己所發現的疑點。國家安全機關非常重視,並對他的舉報給予了高度肯定。後經過國家安全機關調查確認,這支所謂的“勘探隊”,涉嫌竊取我國重要軍事秘密。國家安全機關為老張頒發了獎狀,並獎勵人民幣1.5萬元。

案例二:

大學生軍迷網上答疑收報酬被盯上

小徐是一名在校大學生,同時也是一名軍事發燒友,在軍迷圈子裡小有名氣。2016年3月的一天,大家正在群裡討論時,有一人突兀發問:“誰有二會的資料?”這裡所說的“二會”即兩會,每年3月在北京舉行,彼時2016年兩會還沒有召開。對方自稱是為了學術研究,於是小徐就把自己瞭解到的有可能成為熱點的話題進行了歸納分析併發給對方。沒想到,對方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並主動支付150元報酬。

幾天後,對方再次出現,但提出要所有關於軍事基地方面資料和飛機情況的“任務”資料,相應的報酬會大幅提高至1.5萬元。小徐意識到自己可能真的遇上了間諜之類的人員,事情遠比自己想象的要複雜得多。可這時,對方開始步步緊逼,常來詢問事情核實的進度,並用金錢加以誘惑。小徐想起曾看過一個與自己經歷相似的反間諜宣傳片,意識到只有依靠國家安全機關才有可能擺脫困境,於是果斷地撥打了12339。

國家安全機關介紹,小徐因為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及時停止了和對方的交易,並積極向國家安全機關舉報,才使事情沒有發展到惡劣的程度。同時,由於他所提供的信息沒有涉及國家機密,因此並不涉嫌違法犯罪。

4.15國家安全日,這些乾貨你應該瞭解

吉林市豐滿區人民檢察院 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