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十月為“純陰之月”,人跟動物都該安靜地補腎水了

農曆十月為“純陰之月”,人跟動物都該安靜地補腎水了

明天就立冬了,正式進入冬三月,你真正地進入“冬藏”節奏了嗎?

但是今天意外的豔陽高照,不像前幾天那麼冷了,

雖然我們習以為常了,但是古人不這樣認為,他們認為這很不靠譜、很逆亂!有這麼嚴重嗎?

冬藏為來春發生、升動之本,如果你:

① 覺得自己一年裡都體力虛、精力差、陰虛又陽虛。

② 又住在收藏差、生髮也差的嶺南地方。

以上兩個條件只要符合了一個,那麼,我覺得你是很有必要研究一下這份“古人關於‘十月冬藏’的基本修養”的。

農曆十月為“純陰之月”,人跟動物都該安靜地補腎水了

農曆十月,是冬三月之始,也是“純陰之月”


農曆十月(亥月),節氣立冬小雪,它在《易經》十二消息卦中為坤卦,六爻皆陰,意思是“純陰之月”。


農曆十月為“純陰之月”,人跟動物都該安靜地補腎水了

易經十二消息卦對應了十二個月,這裡是九到十一月


農曆九月(左):剝卦,一陽爻—、五陰爻- -

代表著天地間只剩一格陽氣存在了,落葉樹即將落下最後一批葉子。


十月(中):坤卦,六爻皆陰

天地間陽氣退盡,但陰中有陽,很多地方還有幾天小陽春。


十一月(右):復卦,五陰爻一陽爻

冬至一陽生,從地底生出一陽。

農曆十月還不是太冷,但它卻代表著地球生命法則的一年之終點,至此,天地閉藏成冬、百蟲閉關、草木歸根,大家都在黑暗中默默積存著能量,孕育著很快將從冬至節令破陰而出的那“一陽”。

這“一陽”就是你未來一年身體陽氣的小胚胎哦。


農曆十月為“純陰之月”,人跟動物都該安靜地補腎水了

十月是“陰中生陽”的孕育月,故古人有“陽不生於復而生於坤”的說法。


歷史上秦代,就是以九月的豐收時節為一年的終了,以農曆十月為歲首。


農曆十月為“純陰之月”,人跟動物都該安靜地補腎水了

那些煉丹的修道人也特別注重十月的“坤復之交”,視為“產藥”的關鍵點。


南懷瑾先生說及,人體內部也有一陽生,年紀大或衰弱之人不必太過害怕,把握住人體從坤到復、從陰生陽的機會,好好呵護“一陽”,適當調攝,對於健康很有益。


所以不要說沒有提醒你哈,現在已經是進入冬藏的重點期了,大家不要等到天氣冷了才開始收藏,那就真正錯過重點了哦。


古人是有一些說法(碎碎念)的


(十月)為純陰之月,一歲發育之功,實胚胎於此,大忌入房。

——《養生導引秘籍》明代 胡文煥

此月是純陰用事。夫婦宜戒容止,犯者減壽

——《月令採奇》明代 李一楫纂


古人真的是千般姿勢地“我是為你好”,然後導向了同一個結尾:“節慾”啊。


農曆十月為“純陰之月”,人跟動物都該安靜地補腎水了


夜晚、月晦、年尾、暮年,是陰氣為主的時空階段,也是人體正氣的薄弱階段,古人是不能犯養生之戒的:


故善攝生者,無犯日月之忌,無失歲時之和。


須一日之忌,暮無飽食;一月之忌,晦無大醉


一歲之忌,暮無遠行;終身之忌,暮無然燭行房,暮常護氣也。

——《千金要方》唐代 孫思邈



農曆十月為“純陰之月”,人跟動物都該安靜地補腎水了

還有一些注意點


1、孫真人《修養法》:


“十月心肺氣弱,腎氣強盛,宜減辛苦以養腎氣。


毋傷筋骨,勿洩皮膚,勿妄針灸,以其血澀,津液不行。


十五日宜靜養獲吉。”


農曆十月,人體陽氣逐步潛藏到肝腎,不再浮在心肺位置了,所以心肺氣弱,腎氣強盛。

心肺氣弱,素有心肺系統疾病的朋友要非常小心了。注意保暖,不要固守“春捂秋凍”,任何養生方法都是因人而異的。

農曆十月為“純陰之月”,人跟動物都該安靜地補腎水了

冬天人體的氣機宜藏不宜洩,春夏時用刮痧拔罐來宣洩瘀毒,


到了冬天你想做,也只建議小面積、小範圍地做(包括艾灸),以免開洩皮膚太過,破壞了腎的收藏能力。

吃藥也要注意不用太苦(苦藥多瀉火)、過於發散之藥,以免損傷陽氣。


另外,十五是月圓之日,陰虛的人尤其容易虛火上浮,要注意靜養身心。


2、《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


“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


冬天閉藏腎精腎氣,但一直有一個疏洩大戶叫做“心火”。

我們知道心藏“神”(精神意識思維活動),而“神”的物質基礎是“血”,血最怕的就是“火”。心神心火一動,心血、腎水都隨之虛耗。

另外血也是人的五感的物質基礎,“目得血而能視,耳得血而能聽”,老年人氣血用盡了,就不“耳聰目明瞭”。


農曆十月為“純陰之月”,人跟動物都該安靜地補腎水了

在古代,修仙家一定是要“絕耳目之欲”的,不看不聽不動心,目的就是抑損心火,節省腎水。

冬三月,“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是說人要把自己精神志向收藏在身體裡面,不要發洩在身體外面,欣然有得焉。因為少用就是補。


凡心有所愛,不用深愛。心有所憎,不用深憎。並皆損性傷神


亦不用深贊,亦不用深毀,常須運心,於物平等。如覺偏陂,尋改正之。

——《備急千金要方》唐代 孫思邈


很多灼心的慾望、求而不得的痛苦,可以暫時放一放了,等到明年開春再燃燒和付出。


對他人的讚美和詆譭,也都回歸於平等心。平凡人的心血資質禁不起強烈愛恨的磨損、損耗。這樣對你的健康好。


此冬藏心態以供參考。



其實人跟自然是一樣的配置哈,植物在秋天葉落、結子,人在秋天最容易受孕,因為全身的能量變成了腎水。

秋天起不宜太過發散(從症除外),應滋陰降氣,到了冬天現在,人跟動物都該安靜地補腎水了。

農曆十月為“純陰之月”,人跟動物都該安靜地補腎水了

天地之間,不收斂就不能發生,這是中醫之理,自然之理。


明天就立冬了,有心在2021年開春升發有力的你,這個十月都認真收藏起來吧。


@頭條小助手 聲明:文章圖片來源網絡,侵刪。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僅做信息分享,不作為醫療建議、推薦或指引。有問題可留言,覺得對您有所幫助,記得看後點擊關注,後續內容更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