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韓國很多的影片我看著很壓抑,大概是太寫實了。

如果別人說悲劇是把美撕碎了給人看,我以前不明白,看一些這類的影片就能感受一二。

中間有幾度,我按下暫停鍵,將視線從畫面移開,也不流淚,但是巨大的悲哀情緒從胸口蔓延而上,像是有人緊緊的攥著我的心,我的喉嚨,連用力呼吸都能感覺到窒息感。

這是從前的任何影片都沒有的感覺。

我看過太多的影片,看到一半痛哭流涕,或者開懷大笑,卻鮮少有這麼一個瞬間,我不敢也不想往下看——那是近乎殘酷的真實。

我想就拍攝手法上看,有很多優秀的影片比這更好。

但是電影歸根結底是看故事的,這也是我每次影評都會花很大篇幅去講故事,說人物的主要原因,

我很希望在未來我們也能拍出很優秀的作品,能真切的近乎殘酷的反應社會真實。

雖然這基於國情來說,並不容易。

說回故事。

故事講述了一家住在地下室的貧民家庭和一戶富人的離奇相遇,我為什麼用離奇這個詞,是因為我覺得整個故事都很荒誕,但是偏偏所有的畫面都很真實。


先說富人樸社長一家四口,樸社長是一家公司的總裁,夫人是家庭主婦但是對家務半點不精通,大女兒今年上高二,小兒子大概是小學的年紀。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這一家奢侈到近乎“天真”的善良,那是一種“何不食肉糜”的善,不沾塵土,仿若仙人,他們在整個故事確實無辜且“善良”,但我總覺得這種善良並不真切。

甚至故事裡有關被關在地下室四年幫傭那個躲債的老公,他每天近乎虔誠的感謝樸社長,用頭去磕感應燈的按鈕,那讓我不由聯想到古代的皇帝之於百姓。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我突然能明白為什麼古時候皇帝會有微服私訪,會有體察民間疾苦,不曾親自真切的感受那些貧窮帶來的無奈痛苦,你所以為的善根本站不住腳。

所以哪怕這家人在故事裡像是一個被耍弄的受害者,我大抵抱著些仇富的心態,並不覺得他們值得同情,只是覺得可笑。


那一瞬間,我深刻的反思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

後來我明白了,大概我將自己代入的是更像主角的窮人一家,從這樣的視角去看只會像窮人家一樣在背後偷偷的嘲笑,原來富人是這麼蠢笨的人啊。

這樣的視角下,我會盡可能的去忽略“富人為什麼會這麼容易被騙”的理性,而是陷入一種,果然啊,人傻錢多唄的自我安慰中。

歸根結底這種不理解是雙向的,富人不懂地下室的苦痛和吶喊,而這部影片沒有表述的或者在描繪這些被騙得團團轉的富人的時候就烘托出的是另一種不理解——

窮人也不理解富人。


說回故事的中心,窮人一家。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開頭描述的家庭環境,讓人很難想象在如今的2020年還有這樣的家庭,其實在大城市,這樣的地下室並不少見,所以這樣對比強烈的生活狀態其實離我們並不遠。

尤其是姐弟倆捧著手機,蹲在家裡最高的馬桶旁找wifi信號的時候,有些喜劇化的同時也讓人皺眉,

究竟是為什麼能讓一個健全的一家四口只能擠在地下室度日?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影片花了很大筆墨去描寫這家人的窘迫,手機停機,靠著蹭wifi生活,一家四口蜷縮在狹小擁擠的客廳,靠著折披薩盒子賺錢,為了蹭免費的消毒水被嗆個半死。

一切的轉機在於窮人家的兒子基宇在朋友的介紹下去到富人家當英語家教。

其實在朋友敏赫的聊天中也能看出一部分的看不上,他擔心自己看上的女孩被同是大學生的同學搶走,所以選擇能讓他“放心”的無業遊民,但是墨菲效應告訴我們——往往最擔心的事情最容易發生。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一些讓我印象深刻的畫面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在面試前,窮人家的兒子基宇振振有詞:我不認為這是偽造或者犯罪,明年我一定會考上這所大學的。

善和惡,真實和虛偽在某一刻只有一瞬間,如果有什麼能模糊界限,我想是錢。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新世界的大門打開了。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編劇在人物塑造方面,將富人家的母女刻畫的幾乎低於正常智商線以下。

至少在旁觀英語課的時候,那樣一通和題目毫無關聯的言論居然能哄騙過去。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對著孩子的自畫像,大誇象徵意義,恨不得捧成畢加索,梵高。

也隱喻著身居高位的人更願意去聽贊同和誇獎,這不是都屬於有錢人會犯的毛病,而是所有人都喜歡讚美,而之所以有錢人這樣的舉動容易引起嘲諷,只不過源自於人心底的暗面和自卑心態作祟。

人們更願意相信自己看到的,自己想相信的一切。

自欺欺人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而為什麼總要提醒身居高位的人要警惕讒言和諂媚,更多是因為他們手中的錢和權可以決定更多,不要因為一時的喜好去決定一些東西。

當然,如果現實中有如樸社長一樣的富人家庭看過這部片子,多半會嗤之以鼻,因為他們絕不會認為自己會被騙的團團轉。


謊言是一條射線,只要一旦開始就會一直延續下去。

推動謊言繼續從來都是眼前的利益和謊言構造下的美好,所以就像影片名字中的“寄生蟲”,窮人一家找到一個突破口之後,就接二連三的撒謊,開始了家庭騙局,先是妹妹成為美術老師,之後是擠兌走司機和保姆,從而一家子如寄生蟲一般攀附在富人一家身上吸食骨髓。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基婷作為美術老師來面試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基婷回家的路上設局誣陷司機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父親成功成為司機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利用幫傭對桃子過敏製造肺結核的假象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用番茄汁代替血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女主人辭退幫傭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當幫傭阿姨走了的時候,這家人也完全被掌握了,這裡車窗外下起的雨也是一種隱喻吧。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媽媽搖身一變成為幫傭

值得深思的幾個點

熟人陷阱

這家人能接二連三的實現全家的“就業”除了騙術還有一個值得警惕的地方,也就是所謂的熟人陷阱。

這在我們的認知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或者換一個好聽一點的詞叫人脈

所以,不管是對於前一個家教介紹來的基宇,還是之後的基婷,甚至司機,幫傭等一系列人,故事裡設定的是一個家庭,但其實在現實生活中,熟人介紹熟人會被認為是更安全的,這並不是富人才會犯的錯,而是“人脈”帶來的弊端。

很多時候,我們上名校,進大企,不僅是為了更好的平臺和待遇,也為了積累人脈,這些資源被認為是一種財富的象徵,人際交往和社交圈子也成為定義階級的一種。

我們對於朋友介紹這個詞少了很多的警惕。但也是這種侷限和信任,使得有很多的人性暗面得以滋生。在我淺薄的認知裡,有不少騙子最常見的就是從身邊的人開始下手。

在日劇《輪到你了》中,社區殺人遊戲的說過,調查顯示“謀殺案裡熟人犯罪的概率高達百分之九十。”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是不是覺得毛骨悚然呢?所以我們需要警惕一些巧合,不要因為熟人就毫無警惕。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公司在入職填寫報告時要註明,公司有沒有自己的親屬朋友,因為熟人可以行的方便,不僅能帶來好,有時候也會造成更多的壞。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這是中國古代的一個神話故事,其實剖析開來也反應了這兩家人的問題。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放在富人家來說,因為一個父親經營著一家公司,所以讓妻子,兒女有著優渥生活,他們被保護的很好,如嬌豔的花朵,不諳世事。

這本無可厚非,畢竟很多人奮鬥一生的目的也是為了讓妻兒能過上好的生活。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金錢和地位常常把一個人保護的很好,或者說生活在那個階層的人是無法想象這個世界上有人住在半地下,靠著欺騙過日子。

所以這家的夫人會因為對孩子的兩句美術治療的話心驚流淚,會因為誤以為幫傭得了肺結核而自責難過。

本質上這種善良沒什麼不好,但是擁有財富卻沒有匹配的智慧確實不好。

也就是所謂的匹夫無罪,懷璧有罪。


但是我莫名想起不久前的育兒暢銷書《富養女兒》,其中的論調原本讀來還頗有道理,我要讓我的女兒看過最好的,之後才不會隨便被人騙走。

但是故事也給我們一個警示,這樣的女兒會被更多的人覬覦,因為不管是敏赫還是基宇都不掩飾對這家女兒的喜愛,甚至是“勢在必得”

他們都真誠的提到,等到惠多考上大學就告白!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但是這種懇切的真實背後的勢在必得讓人膽寒,富養的女兒可能見過太多的美好,所以對那些珍寶堆砌都毫不珍惜,這也是古代愛情小說裡最容易出現的大家閨秀愛上窮酸秀才的橋段。

所以對於家裡有女兒的父母希望有些警示作用,把孩子如金絲雀一般保護起來,其實可能也是一種傷害,這社會原本就有太多的糟粕和灰暗,防止她經歷的最好辦法是告訴一切的真相併讓她分辯的方法,而不是遮住她的眼睛,堵住她的耳朵。

這就類似於大禹治水——堵不如疏。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再來看窮人一家,因為基宇一個人躋身上流社會,連帶著一家都搭上了“成功”的快艇。

有人可能會質疑為什麼要逮著一隻羊薅羊毛呢?


我想這可以借用寄生蟲的註釋來解釋:.比喻有勞動能力而不勞動,靠別人為生的人

回到最開始說到這個家庭的時候問的一個問題,為什麼一家四口沒有身體缺陷,有手有腳卻要蜷縮在地下室過活呢?


我在影片開頭就抱著這樣的疑問,一直到看完還是一知半解。

但是我想大概有幾個原因可以解釋一二。

第一是社會環境。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一是學歷問題。

從一家人的聊天中可以得知,這是個完全看重學歷的年代。

就連應聘保安都有我幫四年制大學畢業生競爭上崗的時代,雖然有些誇張,但是並不意味著在全民重視教育的現在,影片裡的事情在未來不會發生。

至少在我身上有對這一點的深刻認識,大學畢業沒考上研究生,我著實在家裡的地位一落千丈,總是能在飯桌上聽我長輩恨鐵不成鋼的指責,我實在不懂,為什麼沒考上研究生就等於人生無望,一輩子沒有希望了?

也許我媽是提早預見《寄生蟲》的世界也說不定?

第二是惡性循環。

因為學歷導致一家人的悲苦生活,兒子考大學考了四次,女兒甚至沒錢去上補習班。

有時候貧窮是一個持續的狀態,你的窘迫會像是風從四面八方圍堵過來。

有人說錢會生錢,其實反過來,窮也會蔓延。

……

當然歸根結底是這類“寄生蟲”的自身原因。

他們明明有勞動能力卻不勞動,把靠別人生活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最可怕是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我深深記得那一段男人的獨白,他常年躲在地下,已經太久沒有見過光。

甚至覺得自己就是在那樣的環境裡出生,結婚,甚至想要在那裡一輩子。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我當時覺得深深的後怕,人在一個安逸的環境裡呆的太久了,就會失去熱情,更失去了人之所以為人的鮮活。

這讓我聯想到溫水煮青蛙,而這樣的行徑更像是青蛙跳進溫水裡,最後行屍走肉而不自知。

我突然想起我第一份工作辭職的時候和老闆說的話。

“我現在的所有工作內容都是在輸出,而沒有什麼平臺和機遇讓我能學點東西。”

雖然常常覺得辭掉那樣一份清閒“養老”,待遇不錯的工作有些可惜,但是我始終覺得,人要尋求改變就必須先改變環境,所以如果很長一段時間都覺得自己生活很安逸,也許也該反思是不是該跳出舒適圈了。

挺好的其實也可能是一個很可怕的詞,這意味著你的日子不鹹不淡,不溫不火,也許我們未來的生活都是這樣,但是現在我不願意將自己困在一個地方。

最可怕是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關於味道

故事中很多次提到關於窮人一家身上的味道。

第一次富人家的小兒子多松,聞到這一家人身上的味道,回來之後一家人坐在一起討論是不是要換肥皂,彼時一家人已經能吃得起烤肉了,女兒一語中的:這是半地下的味道,只有離開這所房子,那味道才會消失。

與其說是地下室的味道,不如說是貧窮。

一個人的內在氣質是不管穿什麼樣的衣服都無法掩蓋的,比如父親在開車時遇到緊急情況時下意識冒出來的髒話,那是環境導致的所以女兒說的沒錯。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有人可能會覺得危言聳聽,那窮苦家庭出來的孩子就註定帶著那樣的味道過一輩子麼?

是,環境很大的程度上決定一個人。

你遇見什麼樣的人,喜歡什麼樣的人,也終有一天會決定你成為什麼樣的人。

但是這些味道本質上不是貧窮決定的,而是一個人的追求。

即使田間農夫,也可以大談《陋室銘》,即使是高門大戶,也可能路有凍死骨。

所以其實影片本質不是為了對比貧窮和富有誰有原罪,而是告訴身處兩種環境的人,你們都很危險,請小心。


惡是在毫無自知的情況下發生的

我很能體會父親最後那一刀的瘋狂瞬間,他在躲進逼囧的地下室的時候也覺得那天發生的一切都沒有真實感,好像是一場夢似的。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導演用了很好的細節處理,去突出當父親看到富人捏著鼻子瞬間,瞳孔驟縮的一瞬間。

之前一再提起的味道,終於在劇情的最後爆發,所以這一次的瘋狂,旁觀者如我很能理解。

那種從骨子裡透出來的傲慢,讓人不由得自卑。

從一開始一家人聚在一起揪著自己的衣領反思是不是要換肥皂,到後來他們深刻的發現這種味道是附著在自己身上的,這與其說是富人的鄙夷,也能說是窮人的自卑。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自卑一旦紮下根,終有一天會扭曲,在心底蔓延開來,最後爆發開來。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個人覺得這個鏡頭很有隱喻。

這一幕的旁白就是父親的自述;“那一天發生的事情到現在還是沒有真實感”

這一切惡的收尾其實都是毫無計劃的。

無差別殺人在某種意義上,也意味有時候惡是在毫無自知的情況下發生的。

就像這隻狗,它不知道自己在吃的這一塊肉被插在一個已經死了的人身上。


做事留一線,日後好見面

這個感悟是從兩個戲劇性的反轉對比得出的。

一個人常常會因為境遇不同而有著完全不同心態。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第一個是一家人在對待家門口隨地大小便的醉漢,原先是敢怒不敢言,如今卻敢直接衝出去叫囂制止。這算不算側面體現什麼叫“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嘲諷)有了獨立經濟的人連腰桿子和氣勢都更上一層了。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第二處是前一個被趕走的幫傭雨夜突然造訪,在地下室打開了一扇門,裡面藏著她躲在的老公,那位看上去刻薄的,把主人家當成自己家的阿姨居然有這樣的難言之隱。

這也呼應了在幫傭阿姨走的那天,樸社長雖然惋惜她的手藝不錯,但是並不會過問,對他來說滿世界都是阿姨,再找一個就是了。也埋下了伏筆,這個阿姨之所以吃兩人份的飯是為了多一份給她藏在地下室的老公。

這裡的轉變展開說有三層,先是處於高處的前幫傭對待來家裡的家教態度傲慢,所以當她被趕走又求上門來的時候,雙方地位發生變化,她跪在地上,親熱的喊著“姐姐”,給錢請求她幫忙照顧丈夫。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當同病相憐的阿姨跪求到面前的時候,媽媽大概是出於面子,牴觸而冷漠的回絕,我可不是什麼貧困人家。我只能說,假使雙方易地而處的時候多幾分同情心和寬容,事情也許不會鬧到最後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所以那句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當真不錯!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當拿到了一家人詐騙的籌碼,這個曾跪地求饒的夫婦一下子身份發生了戲劇性的翻轉。

他們坦然的趴在沙發上,換成一家人跪在地上。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關於傲慢

之前提到過傲慢,當富人一直唸叨著奇怪的像是抹布一樣的味道時候,那是傲慢。

當樸社長為了妻兒讓窮人家的爸爸(金司機)幫忙扮作印第安人的時候,他原先是好言好語的溝通,但是很快發現話不投機,他的笑容斂去,只說了一句,就當做工作吧……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住在半地下的窮人父親打量著藏在地窖躲在的男人鄙夷的說,這地方能住人麼?

所以說起來“傲慢”才不是富人的專利,而是所有人的劣性根啊。


偷來的東西不會不安麼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當窮人一家趁著富人一家出去旅遊的時候,在別人的房子裡肆意瀟灑的時候,我一個旁觀的人總覺得惴惴不安,大概是偷來的東西總覺得不安吧。

我的人生告訴我什麼是該得的什麼是不該得的。

我不該要的不能要,所以哪怕看著他們心安理得的享受這一切,我都害怕當富人回來撞破這一切。事實上他們也不是完全放心,當門鈴響起,當電話響起,所有人都風聲鶴唳,如同驚弓之鳥,一個人的東西如果是偷來的,最難的不是躲過警察和監視器,而是自己的心。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在所有人打作一團的時候,背景音樂舒緩平和,莫名的有些諷刺。

當電話響起,一團鬧劇中的人突然惶恐不已。

這場鬧劇的轉折就是是惡人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不到罷了。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我覺得媽媽嘲諷爸爸的那個比喻很恰當。

他們也不是完全沒有不安感和緊張性,而是自我安慰式的陷入一種“安逸”的感覺中去。

假如這時候富人一家回來,他們又該如何自處呢, 那一定是很戲劇性的場面

就像房裡的日光啪一打開,螳螂就全躲起來了

偷東西的人,時間久了就會把自己活成杯弓蛇影的螳螂,一有什麼風吹草動就會躲起來。


因為有錢才善良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當一家人瘋狂的喝酒的時候,母親的一句話,讓我很有感觸

不是雖然有錢而且善良,而是因為有錢所以善良。

要是這些錢都是我的,我肯定更善良。

這說到底也體現了窮人的一種無奈。

司馬遷曾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放在這裡也可以適用,當一個人已經自顧不暇了,又怎麼能要求他面對旁人的苦難要懷抱悲憫之心呢?

有錢人本來就單純,沒心眼,而且有錢人家的孩子,也沒褶皺。

這也是所謂的人傻錢多吧。

錢就是熨斗,把褶皺全給燙平了。

劇中的臺詞是窮人對富人的不理解,人總是覺得別人碗裡的吃的好吃,別人手裡蘋果更好看,別人的人生更精彩,尤其是貧富差距的極大差異下。

總覺得自己的人生太過難捱,別人的生活一定很順遂吧。

但我其實更願意用阿Q的精神勝利法去安慰那些處在灰暗日子裡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處,即使是聚光燈下閃耀的明星也一定有你想象不到的苦痛和悲傷。

所以,如果我們努力掙扎過發生最後這一生還是這樣了,那就知足常樂吧。


多找自己的問題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我們最大的問題是我們自己呀,擔心自己就行了吧。這是劇中窮人家女兒基婷的臺詞。

這句話其實是一語雙關,在劇情中是指責父親不該去想和自己無關的尹司機,而是該看看隨時可能暴露的一家人自己,其實放在劇情外也是告誡那些因為文憑而自憐自艾的人,真正有問題的,也許不只是社會,也有我們自己。


這也是劇情中為數不多的,我覺得直接點出“寄生蟲”這類人的問題。

他們和溫水青蛙最大的不同點就是他們知道自己的境遇,因為生活要繼續就要用一個謊去圓另一個謊,被藏在地下室不能曝光的秘密,大雨天徒步回家的困境,他們偶爾也會冒出想要改變的念頭,終於還是覺得“寄生蟲”的生活更加“安逸”……

通往地下室的門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家裡地下室的那扇門,彷彿是通往潘多拉魔盒的黑洞。

一面是光鮮亮麗,富裕,一面是窘迫,骯髒。

電影第一幕出現這個畫面的時候,我還在感嘆多麼的奢侈,但是最後當燈熄滅,我看著那個黑黢黢的洞口,想到裡面經歷過怎樣的事情,只覺得可怕。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我突然能理解為什麼中國古代的皇宮那樣富麗堂皇的地方被很多人稱為吃人不吐骨頭了。

故事裡很多灰暗的事情都是在地下室發生的。


其實寄生蟲從來不是單隻窮人一家這樣的騙局,因為在那個藏汙納垢的地下室裡不管換了多少主人,都住著一個又一個的寄生蟲啊。


石頭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故事其實也算有個線索,那塊被朋友送來的寓意著財運的石頭。

最開始它的到來也意味這家人有了一個改變生活的機會,後來當一家人以為一切都在慢慢變好,甚至憧憬著兒子娶了富人家的女兒,雙方成為親家的美好生活,一場變故,一場大雨讓他們清醒的認識到自己的境遇,兒子在被水淹沒的半地下的家裡抱著那塊石頭髮呆。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在體育館的那一夜,父親問兒子:

為什麼總比抱緊那塊石頭啊?

是他總緊跟著我。

這個跟著的哪裡是石頭,也許這一夜兒子的內心天人交戰,邪惡和良知在不停的打轉,最後攥著石頭的那一刻,惡就從中跑出來了。

他拿著石頭想要去地下室殺人滅口,沒想到被人反過來砸破了頭。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要我非要說一說這塊石頭代表了什麼,我也說不明白。

也許是錢會招致禍患吧,如富人一家,本沒有什麼過錯,卻因為錢財遭人惦記,又像窮人一家,為了守住那些偷來的錢,手上沾滿血腥……

也許石頭也代表內心的一點懸著的良知,兒子在雨夜跑回家的路上還在思考如果是自己的朋友敏赫會怎麼辦,後來當他抓緊了石頭的時候也許是想明白了,敏赫不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他想要掙脫如今的局面,彷彿只有破釜沉舟了。

那一瞬間,石頭沉下來,良知也泯滅了。


關於計劃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因為一旦定了計劃,人生就絕對不會按照計劃來

所以人生就得沒計劃,沒有計劃,也就不會出差錯

而且,因為一開始就沒任何計劃,就算惹出什麼事,也都沒關係

這個論斷來自窮人家的父親,這也為他最後瘋狂的殺了樸社長做了鋪墊。

寄生蟲這樣的人做事毫無計劃,渾渾噩噩的,他們還會給自己找理由,就沒有計劃才好呢。

反正計劃也不會實現啊……

諷刺的是最後兒子看到了父親的求救,跑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寫了長長的計劃。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其實那樣的開頭,我也知道後面的劇情大多該是兒子的一場夢,只是我居然有些真切希望這一切可能,可以是真的。(此處有些懷疑自己……)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我覺得看這部電影我最該反思的就是一點。

不該把對貧窮的憐憫等同於對惡的寬容。

他們貧窮的根本原因不怪社會,他們造成最後下場也不能怪任何人。

但是我總有一瞬間,或者在窮人一家人躲在滿是水的地下室,或者是他們被消毒水漫過的瞬間,或者是在體育館的那夜,我總會泛起那毫無用處的同情。

對這些可悲可憐又可恨的人。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在一個黑場之後,畫面重新亮起來,外面是半地下的燈光,我在佩服導演鏡頭把控能力的同時,更感嘆一句,這可悲的可憐又可恨的社會啊。

如果把不列計劃當作對寄生蟲的一種定義的話,當兒子跑回家列了一長串的計劃,做了那樣一個美夢的時候,我們也許可以期待在付出了血的代價之後,這一家人可以擺脫寄生蟲,重新振作起來。

但是隻一個黑場,導演告訴我們,睡吧,夢裡什麼都有。

或者另一個說法是,你儘管去努力,但是社會沒那麼容易改變。


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富人只看到今天的天很藍,沒有霧霾,多虧昨天下了場大雨。

卻不知道對於窮人來說,昨天的大雨簡直是一場災難,他們不得已要在體育館睡一夜,甚至第二天還要穿著得體的戴上面具來參加這所謂的party。

這是影片給我們展現的強烈的貧富差距對比,同時也一直在點題的是——沒有人真的可以設身處地,你從來不知道別人的遭遇。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讓我更有感觸的是這一個畫面的母親在哭,兒子在笑。

背景音裡開著清潔車的阿姨習以為常的進來工作。

我突然想起他們那夜跑回家,路邊一個看不清臉的配角不知抱著什麼喊著幫幫忙,搭把手。

他們卻一股腦的衝上去。

這其實都沒什麼好說的。人都會遇到很糟糕的事情,但是在發生的一瞬間只想到自己,最多想到家人。

就像多松一家子對倒地流血不止的基婷視若無睹,抱著暈過去的多松大喊著要車鑰匙。

我莫名的想起一句歌詞,這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關於童子軍

說了很多關於我能想到的近乎殘酷的,影片剝開的背後其實有著更多的悲哀。

其實我相信導演還是留了一些欲說還休的善意的。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最明顯的就是那閃爍的信號燈,其實是一串摩斯密碼。

曾經地下室的男人曾想靠那一串符號拯救死去的妻子,他知道富人家的孩子上過童子軍,懂這些知識,但是孩子雖然記下來了,但是沒有人來拯救他。

那個對他不離不棄的妻子終於為了救他死了,他的精神崩潰,終於開始報復。

而不久之後,躲進地下室的窮人父親也是懷抱著那樣的微妙的希望,每一夜敲打著信號燈。

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兒子也上過童子軍。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我想童子軍就類似我們的義務教育,每一個孩子都上過學。

不管是住在富麗堂皇的別墅還是半地下的孩子,都曾經上過學,他們曾經都站在同一個起點。

我想我突然明白了一句話:高考是人生唯一的出路了。

就如同古代秀才讀書,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從古到今,無論中外都是一樣的。


有這手藝,做點什麼不好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這一點純粹是吐槽,在基婷熟練的運用ps的造假的時候,我內心的腹誹就是:有這手藝,做點什麼不好。

故事裡還有一個鏡頭顯示媽媽其實是一個武術比賽的冠軍(可能我記錯了),而爸爸在雨夜回到家的第一時間就是找出那塊獎牌。我沒看懂導演這兩個呼應的鏡頭有什麼深意,就不深度解讀,有想通的小夥伴也可以給我說說。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最後,

如果要我用幾個詞形容這部影片——殘酷,壓抑,悲哀還有荒誕。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這兩張圖的對比。

直接生動告訴我們貧富帶來的階級矛盾有多麼刺眼,同時也一種莫大的諷刺吧。


尤其是最後兒子被搶救過來,像是黃粱一夢,他一直笑。

他大概也覺得這一切很荒誕吧,很可笑吧。

只是不知道是笑自己,笑這夢一般的過去,還是笑社會。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這樣的故事裡,人嘛,說他可恨可惡,其實也有可悲可嘆的一面。

我想把這一切歸結到這類的“寄生蟲”身上,但是誰又能否認不是這樣的一個環境讓身處其中的人無法洗掉身上的味道,不是這樣的一個社會讓貧窮的人更貧窮,富裕的人更富裕,所以窮人都最後變成了寄生蟲?


電影的整體色調都是灰暗的,好像一切都籠罩在一層薄霧當中。

也許我們也困在其中,而不自知

「哈利電影」那些近乎殘酷而悲哀的真實《寄生蟲》影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