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下,海外流媒體視頻平臺如何面對“危”與“機”?

全球疫情下,海外流媒體視頻平臺如何面對“危”與“機”?

今日看點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地爆發並快速蔓延,世界公共衛生安全面臨巨大挑戰。人們在家中網購、學習、辦公、娛樂,新的生活方式催生出“宅”經濟。全世界突然開啟“宅家模式”,對互聯網而言是一次巨大的考驗。流媒體應如何應對?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點爆發並快速蔓延,世界公共衛生安全面臨巨大挑戰。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實時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4月15日22時,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超200萬。[1]全球確診數、死亡數呈現爆發式增長,受疫情影響的國家和地區已經超過200個,[2]多國宣佈進入緊急狀態並進一步呼籲國民保持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e)。隨著各國出臺隔離與封城政策,大範圍嚴限出行,人們開始進入或將長達數月的居家生活。

人們在家中網購、學習、辦公、娛樂,新的生活方式催生出“宅”經濟。全球化監測和數據分析公司尼爾森(中國)近日發佈的《戰疫人白皮書》中指出,疫情期間中國消費者對休閒娛樂、家庭生活、在線工作、學習等內容的關注及討論明顯提升。[3]美國視頻廣告平臺Unruly的調查同樣發現,美國消費者的日常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只有10%的人繼續保持正常的生活,而42%的人與外界隔絕,48%的人保持社交距離,人們用在上網、閱讀、烹飪等活動上的時間增加了35%~64%不等。[4]可見居家隔離令下,全民家裡“宅”成為一種新常態,消費者以積極的心態迎接他們五彩繽紛的“宅”生活——購物“宅”、工作“宅”、學習“宅”、健康“宅”、科技“宅”、娛樂“宅”……

“宅”經濟的B面,是許多線下活動場所如電影院、遊樂園等被迫關閉,影視娛樂行業遭受巨大打擊。受新冠疫情影響,連鎖影院業界巨頭AMC於3月16日宣佈關閉1000家影院(北美661家),為了保存公司現金儲備,3月26日其再次發表聲明稱包括CEO在內的600名員工將暫時停職。[5]自2016年達到27美元以上的高點以來,AMC的股價已經下跌84%。歐洲影院運營商Cineworld的股價今年已經跌去近一半;Imax股價今年已經跌去四分之一。今年截至目前,運營主題公園等娛樂業務的業內巨頭迪士尼公司關閉了全球各地的迪士尼樂園,股價已經跌去20%。[6]全球領先的電影中心好萊塢迎來前所未有的重創,包括《花木蘭》《007:無暇赴死》在內的近十部影片宣佈撤檔或延期,北美3至4月電影市場一片空蕩,影迷們最早可能要到5月才能與新的好萊塢大片重逢,甚至屆時將播出的《黑寡婦》都還有改檔可能。[7]

傳統影業經歷寒冬的同時,疫情期間全球流媒體訪問量反而迎來全面增長。3月,全球範圍內流媒體會話增長了30.7%[8],其中流媒體視頻業務增長明顯。根據尼爾森公司數據,在3月16日至22日那一週,美國人在電視上觀看的流媒體內容佔所有電視節目觀看量的23%,播放時長達1560億分鐘,是去年同期的2.2倍。其中29% 來自 Netflix,20% 來自YouTube,10%來自 Hulu,9% 來自Amazon Prime Video。[9]這種情況隨著疫情的持續擴大愈發明顯,4月第一週,流媒體觀看量同比增長101%,Netflix用戶猛增了47%。[10]超過40%的美國成年人更有可能因為新冠肺炎而觀看流媒體電影和電視節目。[11]從國內來看,藝恩發佈《2020年Q1在線視頻內容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春節期間在線視頻平臺日均活躍用戶達到3.1億,規模同比上升7%。[12]可以說人氣居高不下的流媒體視頻似乎能夠成為影視娛樂行業的救世主。

雖然海外流媒體視頻平臺出現短期的增長,但疫情為全球經濟帶來系統性停擺,流媒體視頻業也面臨“近憂遠慮”。為此,本文蒐集整理了目前海外流媒體視頻業的種種現象和舉措,探討疫情下該行業的“危”與“機”,並試圖尋求更加長遠的啟示。

一、近憂遠慮:全球流媒體視頻平臺的三大難題

全球流媒體視頻行業面臨三大難題:一是帶寬問題,大量用戶線上獲取內容,網絡基礎設施卻跟不上需求;二是內容問題,疫情導致線下拍攝無法進行,在線片庫“入不敷出”,UGC平臺難以審核海量投稿;三是營收問題,企業自身業務和上下游行業經濟活動停滯,投資和消費受創。獲取流量紅利是行業微光,世界苦戰疫情才是全局底色。

1 互聯網寬帶壓力陡增,大型“降畫質”行動開始

全世界突然開啟“宅家模式”,對互聯網而言是一次巨大的考驗。全球互聯網診斷測試平臺Speedtest顯示,3月全球固定和移動互聯網平均下載速度較2月均有所下降。[13]當地時間3月17日,英國四大電信運營商出現大規模故障,被迫中斷網絡服務數小時。[14]呆在家裡導致人們比平時可能多觀看60%的媒體內容[15],遊戲直播網站 Twitch 的觀看次數增加了 10% 以上,YouTube Gaming 增長15%,Xbox、PlayStation、任天堂和 Steam 的遊戲服務器多次出現意外停機。[16]

為避免網絡服務崩潰這一“近憂”,歐盟方面向流媒體提出了限制。例如,法國政府為防控未來可能產生的網絡擁塞,要求迪士尼推遲“Disney +”流媒體服務在歐洲的推廣計劃,最終“Disney +”在法國地區的上線時間推遲到4月7日。[17]而一場更大的“聯合降畫質”行動則始於歐盟當地時間3月18日,歐盟內部市場和服務專員 Thierry Breton在推特上表示他與 Netflix 首席執行官Reed Hastings進行電話交談,呼籲“為了保證所有人的網絡訪問,讓我們在高清格式非必要時切換到標清格式。” 3月19日,Netflix宣佈開始降低歐洲所有流媒體的比特率,為期30天,此舉預計將使Netflix在歐洲網絡上的流量減少25%左右。[18]3月20日,YouTube宣佈暫時將歐盟、英國和瑞士的所有視頻流都調整為默認使用標清畫質,成為第二家在歐盟降低畫質的公司[19]。Apple TV+ 、Amazon Prime Video 等平臺緊隨其後加入此行動。

這給不少訂閱流媒體視頻服務的會員帶來不悅。儘管所有參與降低默認畫質的流媒體平臺都聲明仍舊提供高清視頻服務,只需用戶手動切換,Thierry Breton的推特下仍有數人留言表示“不想回到90年代畫質,自己付費理應獲得高質量視頻服務”,認為“應當要求網絡供應商保證連接而不應要求流媒體降低服務質量”。

那麼,為什麼政府會將壓力給流媒體?原因是,流媒體視頻是當之無愧的“流量巨頭”,它們佔據固定和移動網絡流量總量的三分之二[20]。

僅Netflix、YouTube、HTTP 媒體流這三種以流媒體視頻為主要形式的分發渠道,就佔據了互聯網總流量的 34.1%。[21]當然,這一切的背後也體現了歐洲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與用戶日益增長的互聯網使用需求之間的矛盾。

爆炸式增長的信息流之所以能夠流動起來,離不開5G基站的支撐,而一旦基站等網絡基礎設施跟不上就可能會導致通訊受阻。有分析文章認為,這次疫情中歐盟主要反映的網絡問題集中在運營商提供的網絡上,這是由於歐美通訊基建較早且網絡運營商均為私營企業,歐洲大部分國家土地私有導致歐洲的通訊基站建設成本高、難度大、數量少、覆蓋範圍小。以英國為例,英國全境約有2.3萬個基站;對比我國,移動通信基站總數為808 萬個,僅深圳市的 5G 基站數量就突破了1.5萬個。雖然歐盟委員會已經將“打造歐洲的數字化未來”劃為三大願景之一(2020 年3月 10 日發佈《歐洲新工業戰略》)提出歐洲應加快在人工智能、5G、數據和元數據分析等領域的研究和資金投入,[22]但在歐洲網絡基建狀況取得決定性突破之前,流媒體業者們只能令高清畫質讓位於社會需求,通過降低默認畫質服務為特殊時期節約寶貴帶寬。

2 平臺片庫只出難進,UGC平臺難以審核海量投稿

訂閱類流媒體視頻平臺片庫只出難進,不僅難以收購新片,平臺自身籌劃的多部影視計劃也遭推遲。

疫情下劇組停工,《阿凡達2》《神奇動物在哪裡3》《花木蘭》等知名電影紛紛推遲上映或製作。3月16日,據《新西蘭先驅報》消息,由美國亞馬遜工作室主導,正在奧克蘭拍攝的劇版《指環王》宣佈因疫情影響停拍兩週,具體復工日期待定,成為截至3月17日已知第82個停機的海外劇組。Netflix宣佈自3月16日起暫停旗下所有劇集的拍攝,《怪奇物語》主演大衛·哈伯在社交平臺透露第四季受疫情影響暫停拍攝,原定於2021年上半年的上線計劃很可能要推遲。Disney+三部漫威新劇《獵鷹與冬兵》《洛基》《旺達幻視》停拍。[23]原計劃在《老友記》獨家流媒體平臺 HBO Max上播出的《老友記》重聚特別節目製作中斷,最早推遲到5月再開。[24]此外Apple TV有 9部劇停拍,Amazon、Hulu也分別有劇集停機。

全球流媒體運營者共同的焦慮,新內容斷檔,“邊拍邊播”模式無力運轉,儲備內容不充則面臨嚴峻挑戰。大規模的劇組停機讓時下美劇、韓劇慣用的“邊拍邊播”模式在非常時期無力運轉。此時依靠強大的資本支撐和足夠長線的內容生產佈局的Netflix還算坐得穩。Netflix 首席內容官 Ted Sarandos 在CNN採訪中表示,因為Netflix遵循先製作好全部內容再一次性放出的模式,所以對影視項目的籌備遙遙領先,幾個月內影視產量不會中斷。[25]但如果疫情不盡快結束,旗下所有制作已關閉的Netflix也不能解決新內容斷檔問題。

那麼UGC類流媒體視頻平臺又如何呢?大量閒餘時間看似為UGC類流媒體視頻平臺的作者提供了絕好的內容創作機會,但平臺自身的審核技術機制和內容管理水平可能無法應付激增的稿件數量。3月16日,YouTube對創作者社區發出警示稱,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間,視頻刪除量可能會增加。該公司表示,目前YouTube的審核系統依賴於技術組合和人工審查,但疫情導致管理網站的辦公室人員減少,這意味著自動化系統將在沒有人工審查的情況下刪除一些被判定為不恰當的 YouTube 內容。[26]

3 會員訂閱和廣告收入減少

眾所周知,流量增長不等於盈利,只有具備流量變現的能力和條件,才能讓不斷增長的訪問量為企業帶來收益。會員訂閱費用、廣告費和其他增值服務是流媒體平臺收入的主要項目。2019 年Netflix全球會員訂閱費合計198.59 億美元,佔全部收入201.56 億美元的 98.52%。[27]谷歌母公司Alphabet 去年第四季度財報首次公佈YouTube的廣告業績,數據顯示2019年YouTube廣告營收約151.5億美元,而谷歌硬件、Play Store以及YouTube廣告業務以外的其它營收被共同列入“谷歌其他收入”類別,這一類別在2019年共創收約170億美元,可以推測廣告收入在YouTube收入構成中的分量相當大。[28]

而當前,流媒體視頻行業作為全球經濟的一環,平臺收入正在受到疫情影響而減少。

第一,在拍劇組往往停工不停薪,這為平臺增添了額外支出。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蓋爾·加朵、巨石強森、瑞恩·雷諾茲主演的Netflix動作片 《紅色通緝令》宣佈暫停拍攝,該片擬預算在1.25億至1.5億美元之間,有望成為Netflix最昂貴的影片之一。Netflix方面表示,《紅色通緝令》暫定兩個星期的停拍期間,會照常支付演員和劇組人員報酬,並密切監控情況。[29]

第二,廣告商預算下降,廣告投放機會減少,導致流媒體平臺廣告收入亦跌落。4月初,標準普爾公司下調了2020年美國廣告預期。據分析師估計,今年數字廣告業的兩大巨頭 Facebook 和谷歌在全球的廣告收入加起來將蒸發440多億美元。[30]

那麼,疫情是如何影響廣告的?一方面,在廣告業,設置“關鍵詞屏蔽列表”防止品牌廣告出現在包含列表中詞彙(往往是敏感或負面詞彙)的內容旁邊,是保護品牌聲譽的有效形式。

隨著越來越多的品牌和平臺將“冠狀病毒”這個詞加入屏蔽清單,互聯網封禁了大量廣告,導致數字廣告的收入空間受到擠壓。根據廣告數據公司Integral Ad Science(IAS)的數據,目前“冠狀病毒”(coronavirus)一詞已躍升為最常見屏蔽詞,截至3月中旬該公司系統內已有3000多個廣告客戶屏蔽了“冠狀病毒”一詞,為此IAS在3月份封殺了13.6億條廣告,高於2月份的6400萬條。[31]紐約時報公司CEO馬克·湯普森3月2日表示:“我們看到國際和國內的廣告預訂量正在放緩,這與我們對病毒的不確定性和焦慮有關。因此,我們現在預計,本季度的廣告總收入將在15% 左右下降,數字廣告收入預計將下降10%。”[32]

另一個導致廣告收入下降的因素是體育賽事的缺席。具體而言,按往常三到五月有諸多歐美大型賽事迎來決賽,正是廣告主借賽事和明星效應大量投放廣告之時,但今年各項賽事紛紛停賽,相應的廣告機會也隨之消失。媒體分析師Michael Nathanson認為,由於體育賽事的取消,2020財年迪士尼媒體網絡的收入可能會比預期少2.5億美元,如果 NBA 剩下的賽季被取消,ESPN(Entertainment and Sports Programming Network,美國專注於體育相關節目的全球有線電視網絡,於2018年推出了對應的流媒體服務)將損失高達4.75億美元的廣告收入,與所有其他體育項目相關的廣告收入也可能會減少1.5億美元。[33]另據《華爾街日報》推測,美國最大的媒體公司之一康卡斯特(Comcast)將因東京奧運會推遲損失至少10億美元的廣告收入[34],公司旗下預計於7月發佈的“孔雀”(Peacock)流媒體平臺趁奧運會宣傳的計劃也將落空。

第三,疫情帶來的停工、裁員等危機會導致消費者投入流媒體的可支配收入減少。據CNN報道,當地時間9日,美國勞工部表示新冠病毒大流行導致美國部分企業倒閉,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不斷增加。截至4月4日當週,美國初次申請失業金的人數達到660萬人。自3月中旬以來美國有近1700萬人失去了工作,3月初以來首次申領失業救濟金的人數激增,達疫情前水平的3000%以上。[35]生計所迫下娛樂需求優先級必然延後,導致人們的流媒體消費可能有所下降。“Netflix 的應用程序下載量正在增加,但是Jason Head在星期三取消了他所有的流媒體訂閱”——一則經濟新聞如此寫道。新聞的主人公Jason Head在珀斯機場的一家租車公司工作了5個小時就突然接到僱主的通知,半途失業。[36]

二、危中藏機:

後疫情下全球流媒體視頻平臺的四大機遇

雖然目前各媒體平臺危機重重,但流媒體視頻行業整體在政策、市場、業態和品牌等角度均存在機遇,疫情之下和之後都還具備更多發展可能。

1 政策機遇:

各國針對疫情出臺的扶助政策為流媒體視頻業帶來政策機遇

疫情加速了各國進行數字化建設的意願,作為數字經濟的一部分,流媒體視頻業必將受益於日益完善的網絡環境。當前互聯網使用剛需上升,各國電信業紛紛出臺政策加強網絡普及和連接,無疑為將來5G時代的信息流到來做了預熱。3月中旬,法國電信監管機構(ARCEP)主席塞巴斯蒂安·索里亞諾(Sebastien Soriano)呼籲用戶以負責任的方式使用互聯網,特別是堅持使用固定連接而不是移動連接,25日法國政府還通過了一項調整電子通信設施鋪設或修改程序的命令,以確保電子通信服務和網絡有效運作。[37]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提出“讓美國人保持聯繫”(Keep Americans Connected)的承諾,向 33 家固定式無線互聯網服務提供商(WISP)開放5.9GHz 頻譜的臨時訪問權限(3月27日始,暫定 60 天),以向缺乏寬帶接入的農村地區提供遠程醫療、遠程學習和遠程工作等網絡服務。[38]

據媒體消息,歐盟委員會將特別關注“電子健康、數字教育、電子政務、數據共享和寬帶連接”等領域,加速塑造歐洲數字未來。[39]歐盟認為,當下情況突出表明網絡設施投資勢在必行,特別是5G 和光纖網絡,以實現委員會2025年的千兆社會目標。[40]未來,“新基建”持續推進,流媒體的舞臺還會更加廣闊。

2 市場機遇:嚴峻形勢倒逼流媒體適應市場需求

在疫情爆發之前,2019年末的各大流媒體正處於白熱化競爭態勢。此前有調查顯示,93%的流媒體用戶希望保持現有消費水平或者進一步增加他們訂閱的流媒體服務數量,18至34歲的消費者中有一半有能力訂閱兩項或兩項以上的流媒體服務[41]。所以,雖然處於白熱化競爭態勢,疫情期間依舊是各家爭奪用戶的契機。

在疫情之下,流媒體成為用戶最容易接觸的娛樂形式之一。部分企業免費開放部分內容和服務鼓勵用戶使用,進一步降低流媒體視頻服務的接受門檻和用戶習慣培養成本,推動創新採用曲線[註釋1]更早達到飽和。4月3日,華納傳媒旗下的流媒體平臺HBO便宣佈,整個4月,用戶可以免費觀看包括《黑道家族》《大偵探皮卡丘》等在內合計近500小時的9部劇集、20部電影與10部紀錄片。[42]這是企業的一種戰略選擇,以訂閱費用換取了面向潛在付費用戶的體驗式宣傳。

疫情倒逼行業探索新的生產經營模式,新突破或將成為行業轉機。海外電影行業看到了流媒體內容出口,部分電影放棄院線直接登陸流媒體,電影行業與流媒體融合,“互聯網+電影”模式日趨成熟。如被譽為下一個“哈利波特”系列的迪士尼青少年電影《阿特米斯的奇幻歷險》(Artemis Fowl)選擇在自家Disney+平臺上線,派拉蒙影業旗下的浪漫喜劇《愛情鳥》(The Lovebirds)則由Netflix收購。[43]

除此之外,流媒體視頻技術和內容生產將更符合流媒體生態。4月6日,短劇式流媒體平臺Quibi於美國正式上線,每個視頻時長為5至10分鐘並同時兼備橫豎兩個版式,其形態完全適應移動端的流媒體生態。

3 跨界機遇:

各類流媒體平臺發掘跨界新應用帶來融合機遇

疫情中,流媒體平臺巨大的跨界融合潛力被髮掘,眾多新應用場景和行業盈利模式湧現。

“流媒體+教育”。在線教育模式極大支持了學校在疫情停課期間完成教學任務,內容在線分享傳播的泛學習思維最終會突破平臺邊界,推動全社會的數字資源價值共享。3月20日,著名兒童奇幻小說《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與經紀公司商量決定放寬作品的版權許可到本學年末,世界任何地方的教師都可以直接製作《哈利·波特》叢書的朗讀視頻並對外發布到學校網絡或教育平臺上,令其作為流媒體形式的教學資源免費使用。為此,羅琳還特意對外發布了一份《教師指南》供全球教師們下載。[44]

“流媒體+社交”。比起訂閱類服務,Facebook Live這樣基於社交媒體的實時媒體流在連接用戶方面顯然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自1月份以來Facebook上觀看直播視頻的美國用戶數量增加了50%[45]。據外媒報道,有一位叫Julie Panchura的表演者和她的丈夫已經在Facebook Live 上舉辦了數次音樂會。對此她表示:“我認為這的確培養了一種社區意識。儘管不能在一起,但只要能夠建立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就可以通過我們發出的積極共鳴幫助彼此度過難關。”[46]

“流媒體+演藝”。線上追星模式是流媒體除承接院線影片之外又一種拉動娛樂消費的手段。為彌補演唱會等大型演藝事業停辦的遺憾,不少明星來到線上同粉絲熱情互動,不少演藝活動還為抗疫聲援。對於世衛組織籌辦的“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線上公益演唱會,世衛組織現任總幹事譚德塞認為,人們可能不得不拉開身體距離一段時間,但仍然可以虛擬地走到一起,享受美妙的音樂,這場音樂會是團結一致對抗共同威脅的有力表現。[47]

“流媒體+直播”。此外,人們還利用直播業務線上開展了禮拜、葬禮等事業。數字治理模式則進一步突破了人們對流媒體應用的想象。據全美法院中心(NCSC,National Center for State Courts)稱,已有36個州緊急發佈了關於舉行虛擬聽證的命令,康涅狄格州、新墨西哥州等州則強制要求在某些案件中使用虛擬聽證。[48]各地法院紛紛開創歷史,如4月8日得克薩斯州最高法院首次進行線上聽證並在YouTube實時直播。[49]

4 品牌機遇:

積極抗擊疫情為流媒體品牌帶來成長機遇

獨立公關公司愛德曼(Edelman)對12個國家和地區的消費市場進行調研後發現,近90%的受訪者希望品牌採取行動填補政府應對病毒時留下的空白,並且1/3的消費者表示已經停止購買自己認為在危機面前沒有做正確事情的品牌。[50]品牌應該為這場危機尋求解決方案——在這種認知下,流媒體的社會責任得以彰顯,它們可以通過負責任的行動來提升品牌效益。

第一,流媒體視頻平臺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內容品類,連接用戶與媒體、機構、組織,顯現出公共媒介屬性。一方面,政府通過流媒體視頻平臺發揮議程設置作用,協助抗疫工作的信息佈局。另一方面,流媒體視頻平臺幫助用戶進行事實核查,令受眾更容易獲取權威來源信息。以YouTube為例,平臺一面刪除將5G基站和冠狀病毒聯繫在一起的傳謠視頻,一面為願意利用平臺呼籲隔離的視頻創作者提出建議,讓他們用在內容中加上#StayHome的方式開展宣傳,從而起到長期的、綜合的、宏觀的社會效果來影響公眾對疫情的認知。

第二,流媒體視頻平臺通過免費開放娛樂內容庫為大眾提供宅家娛樂。除了上文提到HBO將免費供應500小時的影視內容,Amazon Prime Video推出了免費或部分地區免費的兒童和家庭內容特別目錄,其中包括40多部亞馬遜原創和來自第三方合作伙伴的影視作品,例如《小豬佩奇》《精靈寶可夢》《憨豆先生》《添加魔法》等,這些內容以前只提供給Prime Video付費會員[51];Apple TV + 推出了第一個免費節目——由一名電視製作人兼脫口秀主持人通過 FaceTime 採訪人們關於新冠肺炎的問題。[52]對抗謠言、倡導居家、開放資源等措施對流媒體自身也是有效益的。這會提高企業聲譽,吸引更多潛在用戶,增強外界接受度,品牌得以成長。流媒體們在日常生活中發揮良好社會作用之時,也實現了在消費者心中從一項單純的消遣升級成為越來越多人數字生活構建者的過程。作為品牌,它們正在通過擔當社會責任把產品同積極印象聯繫起來,並擴大其策略版圖,增加在關鍵社會討論中的話語權。

三、後疫情時代的流媒體視頻平臺四個發展趨勢

疫情彷彿是一次被迫提前的5G來臨前的演習——我們儘可能將一切活動放在線上進行。事實證明流媒體視頻行業有能力參與更多領域並扮演重要角色。後疫情時代,流媒體視頻業可能會有哪些新趨勢?

1 數字基礎建設更進一步,網絡環境更優化

一方面需求推動,另一方面政策推動,都會帶動數字技術設施建設進一步發展。從需求推動的角度來看,疫情期間人們大量觀看在線視頻的網絡擁堵會過去,而被培養出的流媒體視頻使用意識和需求會留下來,為解決臨時帶寬不足而完善過的網絡設施也會留下來,為未來提供更好的服務。從政策推動的角度來看,各個國家和地區已經認識到數字化建設的重要性,而這次疫情更是一個契機,推動各國政府主動加速建設以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為代表的“新基建”。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指出要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53]4月1日,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主席Ajit Pai在官方網站發佈文章《為長遠目標而努力》,指出FCC將繼續開展工作以應對疫情所帶來的長期挑戰,特別是在即將於4月23日舉行的會議上,預計FCC會就擴大無線網絡連接和進一步縮小數碼鴻溝的主要舉措進行投票。[54]

2 流媒體平臺創新方法,發掘新營收增長點

2019年9月4日,聯合國貿發會發布的《2019年數字經濟報告》指出,平臺化是數據之下數字經濟的第二大驅動因素,世界七大數字平臺的價值已佔全球數字平臺價值的三分之二。針對新冠病毒危機,聯合國認為疫情加速了數字解決方案、工具和服務的採用,加速了全球向數字經濟的轉變。[55]

擁有良好數字化技術能力和組織水平的流媒體平臺超越眾多傳統行業,在危機中脫穎而出。傳統娛樂巨頭迪士尼旗下擁有4大主營業務,分別為:度假區與消費品業務;傳統有線和廣播電視業、媒體網絡業務;流媒體與國際業務;影視娛樂業務。這次疫情導致迪士尼樂園閉園,ESPN 有線頻道取消播出停辦的體育賽事,電影停拍,只有其流媒體平臺Disney+的業務不降反升,成為迪士尼新的營收增長點。在推出服務僅五個月後的4月8日,Disney+宣佈其全球總訂閱用戶突破5000萬大關,比2月訂閱用戶數2650萬翻了近一倍。受此消息影響,迪士尼股價上漲7%。對此,BoxOfficeGuru.com編輯Gitesh Pandya 預測:“隨著許多主要國際市場的電影院關閉,流媒體已經成為家庭娛樂的首選,用戶的增加使這些服務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繼續受益,因為許多消費者改變了他們的習慣。”[56]

不過接下來,流媒體平臺們在經歷了網絡帶寬衝擊、內容管理審核、組織在線工作等挑戰之後,也要致力於提升自身的數字化工作能力,優化在線工作模式,尋找行業問題的雲上解決方案。例如探索雲製片剪輯模式,以突破性手段解決疫情下視頻生產停滯的根本危機。進一步發揮互聯網作用或將成為在線視頻的新課題。

3 流媒體視頻應用進一步跨界,打造文化新生態

疫情阻斷了線下文化活動,推動文化內容向線上轉移。在歐洲,自3月17日起,巴黎歌劇院將7部歌劇、芭蕾舞劇免費放在劇院官網和Culturebox網上,包括《曼儂》《唐璜》《天鵝湖》《塞維利亞的理髮師》《浪漫夜曲》和《卡門》等,每部劇在線播放6天。盧浮宮和凡爾賽宮也在網上開通虛擬觀光。德國洪堡大學文化學者斯朵克爾認為,疫情給歐洲文化機構一次虛擬展示的練兵機會,加快“現場文化”向“線上文化”轉移——線上演出、書展、頒獎等成為主流文化活動模式,這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新市場。[57]

4

流媒體還將承擔更多社會責任,與人的情感和認知更緊密連接

根據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普及工作委員會、全國心理服務基層協作網開展的“抗擊疫情期間心理建設”問卷調查,抗擊疫情期間人們採取了各種辦法緩解焦慮等情緒,調查結果顯示,排名前四位的應對方式依次是“投身於幫助他人的行動”、“不停地刷各種新聞資訊”、“頻繁地看疫情相關的視頻”與“專注於感興趣的事以忘卻疫情”。[58]

這四種應對方式都可以通過流媒體視頻及其互動實現:人們利用流媒體平臺轉發求援信息、瀏覽新聞、科普和興趣視頻。在疫情中,用戶還能通過即時在線的直播流媒體跨越物理距離限制,從分佈在互聯網上的用戶社群及其關係中收穫強烈的一體感、支持感和樂觀主義精神。流媒體可以在全球範圍內起到情感動員作用,滿足用戶的情感需求。誰能真正尊重用戶、理解用戶,做好人類普遍情感與最新數字技術的連接,或許誰就能掌握未來視頻社交時代的潮流。另外,不只是引發情感的共鳴,我們也看到流媒體在信息整合傳播方面具有強大的力量,幫助人們更有效率地探索和認識世界。

聯合國意見認為,對發佈的信息進行核查,讓儘可能多的人獲得正確的知識,幫助人們辨別真偽,在海量的信息中迅速挑選甄別非常重要。通過許多人最為常用的手機軟件獲取即時的正確信息,並通過事實核查工具去偽存真,將成為應對“信息疫情”的有力手段。[59]現今世衛組織不僅自行推出直播流播報最新疫情狀況,而且已經和TikTok、YouTube、快手等全球多家流媒體平臺達成合作,由平臺嚴格管控謠言並將世衛組織希望傳播的權威信息擺放在醒目區域,開展直播業務。

總結

縱觀全局,流媒體視頻行業危中有機,其發展將在後疫情時代與社會經濟緊密聯繫。從微觀說,流媒體企業可以抓住短期流量、政策等紅利,利用好線上生產能力妥善恢復運營,積極佈局未來;從中觀說,全行業市場在疫情期廣泛使用中得到進一步拓展,無論是被迫上線還是主動探索,都意味著各行各業對流媒體視頻業務理解加深,更有可能進入市場使用其服務;從宏觀說,流媒體視頻可以將使用主體連接起來,發現新的工作與生產方式,成為數字產業生態鏈中的一員,即推動了全社會的數字化轉型。

參考來源:

注:[1]該曲線出自美國學者埃弗雷特 • 羅傑斯“創新擴散理論”,形似“S”,用於描述一項創新成就以一定的方式隨時間在社會系統的各種成員間進行傳播的過程。

[1]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4047614549945628&wfr=spider&for=pc

[2]https://www.worldometers.info/coronavirus/countries-where-coronavirus-has-spread/

[3]https://mp.weixin.qq.com/s/aZblWIN4kGuunkZMWtSEdA

[4]https://mp.weixin.qq.com/s/wdbub90iwJoMxssshU9-AA

[5]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962262

[6] http://www.forbeschina.com/billionaires/47536

[7] https://www.huxiu.com/article/344647.html

[8] 2020: The Year of Streaming, http://www.apptopia.com & http://www.braze.com

[9] https://deadline.com/2020/03/nielsen-streaming-surged-50-week-spenser-confidential-netflix-most-watched-1202896805/

[10] https://piaofang.maoyan.com/feed/news/122660

[11] https://www.digitalremedy.com/working-from-home-during-coronavirus-the-impact-of-covid-19-on-digital-media/

[12] https://ent.sina.com.cn/v/m/2020-03-24/doc-iimxyqwa2818611.shtml

[13] https://www.speedtest.net/global-index

[14] https://metro.co.uk/2020/03/17/uk-mobile-networks-o2-ee-vodafone-3-go-people-work-home-12410145/

[15] https://www.nielsen.com/us/en/insights/article/2020/staying-put-consumers-forced-indoors-during-crisis-spend-more-time-on-media/

[16] https://zhuanlan.zhihu.com/p/118638508

[17] https://deadline.com/2020/03/disney-reduces-bandwidth-delays-french-debut-1202889432/

[18] https://www.hollywoodreporter.com/news/coronavirus-eu-asks-netflix-limit-hd-streams-avoid-congestion-1285346

[19] https://support.google.com/youtube/answer/9777243?p=covid19_updates

[20] https://uk.reuters.com/article/us-health-coronavirus-facebook/facebook-to-reduce-video-streaming-quality-in-europe-idUKKBN2190VH

[21] https://www.geekpark.net/news/257533

[22] https://www.chainnews.com/articles/254940781690.htm

[23] https://36kr.com/p/5303362

[24] 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120436

[25] https://www.forbes.com/sites/paultassi/2020/03/29/how-long-until-netflix-runs-out-of-new-shows-during-the-pandemic/#704b1f94535f

[26] https://youtube-creators.googleblog.com/2020/03/protecting-our-extended-workforce-and.html

[27] https://weixia.info/why-is-netflix-profitable.html

[28] https://www.theverge.com/2020/2/3/21121207/youtube-google-alphabet-earnings-revenue-first-time-reveal-q4-2019

[29] https://new.qq.com/omn/20200315/20200315A06I7500.html

[30] https://variety.com/2020/digital/news/facebook-google-ad-revenue-loss-coronavirus-1203544502/

[31] https://www.buzzfeednews.com/article/craigsilverman/news-sites-need-ads-to-survive-the-coronavirus-more-than-35

[32] https://newsandtech.com/dateline/nyt-foresees-ad-drop-due-to-coronavirus/article_f306bfd8-6233-11ea-9457-abc95020fcfa.html

[33] https://www.latimes.com/entertainment-arts/business/story/2020-03-18/coronavirus-pandemic-forces-espn-to-reinvent-itself-for-a-sports-free-world

[34] https://www.wsj.com/articles/delay-of-tokyo-olympics-deals-blow-to-comcast-discovery-11585069171

[35] https://edition.cnn.com/2020/04/02/economy/unemployment-benefits-coronavirus/index.html

[36] https://www.buzzfeed.com/ginarushton/workers-laid-off-coronavirus-pandemic-australia

[37] https://www.twobirds.com/en/news/articles/2020/global/telecoms-operators-face-challenges-at-the-time-of-covid-19

[38] https://www.fcc.gov/keep-americans-connected

[39] https://www.euractiv.com/section/digital/news/leak-eu-in-push-for-digital-transformation-after-covid-19-crisis/

[40] https://ec.europa.eu/commission/presscorner/detail/en/mex_20_489

[41] https://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7996557/Study-shows-explosive-growth-time-spent-streaming-TV.html

[42] https://edition.cnn.com/2020/04/02/entertainment/hbo-free-streaming/index.html

[43] https://techcrunch.com/2020/04/03/artemis-fowl-is-skipping-theaters-for-disney/

[44] https://www.jkrowling.com/j-k-rowling-grants-open-licence-for-teachers-during-covid-19-outbreak/

[45]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0-03-27/facebook-covid-19-response-product-roadmap-changes-livestreaming?utm_content=bufferbcdda&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twitter&utm_campaign=buffer

[46] https://www.meadvilletribune.com/coronavirus/facebook-live-concerts-help-some-avoid-the-covid--blues/article_9e2b3e44-6b1b-11ea-98c1-931857c8362b.html

[47] https://www.who.int/news-room/detail/06-04-2020-who-and-global-citizen-announce-one-world-together-at-home-global-special-to-support-healthcare-workers-in-the-fight-against-the-covid-19-pandemic

[48]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newsletters/2020-04-07/digital-courtrooms-put-justice-on-youtube-zoom

[49] https://www.statesman.com/news/20200408/in-first-texas-supreme-court-goes-live-on-youtube

[50] https://www.edelman.com/research/covid-19-brand-trust-report

[51] https://variety.com/2020/digital/news/amazon-free-streaming-kids-shows-movies-1203542074/

[52] https://www.livemint.com/news/india/covid-19-streaming-services-experiment-with-free-offers-as-people-stay-home-11585036708397.html

[53] http://www.ccps.gov.cn/zl/yqzjz/202003/t20200330_139125.shtml

[54] https://www.fcc.gov/news-events/blog/2020/04/01/digging-long-haul

[55] https://unctad.org/en/pages/PublicationWebflyer.aspx?publicationid=2466

[56] https://www.bbc.com/news/business-52211207

[57] http://feng.ifeng.com/c/7vZEtooBUJ5

[58]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7608737226238929&wfr=spider&for=pc

[59] https://news.un.org/zh/story/2020/03/1053082

END

美 編 | 李姝婧

範周 | 後疫情時代下文化產業如何把握政策“窗口期”?

疫情之下,備受關注的“新基建”包含哪些領域

疫情過後,線上公共文化服務如何乘風遠航?

農村“大喇叭”,如何打通疫情防控最後一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