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超 編輯|張慶寧 楊顥
從地方改制國企發展成汽車經銷IPO第一股,龐大集團(601258.SH)用了十年,而其崩塌,幾乎頃刻之間。
2019年9月11日晚,龐大集團公告表示,破產重整清算組已經進駐公司,正式啟動債權申報登記及審查工作,債權申報截止日為10月18日,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將於10月25日在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以網絡會議方式召開。
一週前,龐大集團收到唐山中院民事裁定書,法院裁定受理北京冀東豐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對其的破產重整申請,並指定龐大汽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清算組擔任龐大集團管理人。同時,龐大集團被上交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改為“*ST龐大”。
追討1700萬欠款的冀東豐公司只是眾多債主之一,根據龐大集團在8月底公佈的信息,其從2019年初至今就已經發生22起債務逾期違約時間,涉及浦發、工商、中信等多家銀行和融資租賃機構。
《稜鏡》粗略計算,上述涉及逾期債務總金額高達22億元,而未來這一數字很可能還會繼續擴大。
其興也勃。
2009年,龐大集團以352億元的營業收入,超越廣匯汽車成為全國汽車經銷商龍頭企業,2011年登陸資本市場,成為第一個以IPO方式登陸A股的純汽銷公司。
其亡也忽。
上市之後,龐大業績迅速變臉,扣非淨利潤連續4年虧損,至今僅2016年盈利。2017年,證監會一份針對龐大集團信披違規而下發的立案通知書,推倒了第一張多米諾骨牌,隨後,龐大集團裁員、變賣資產、被車企解約等消息接踵而至。
隨著破產重整和退市警示的到來,龐大集團最後一塊遮羞布被扯下,激進的資本擴張、重資的產業佈局,導致這家昔日“4S店之王”的分崩離析。
故事還沒有結束。
“告密”引發雪崩
龐大之雷始爆於資金鍊斷裂。
2017年4月某日,創始人兼實控人龐慶華出於私人關係與媒體人士通電話時提及,龐大集團因2015年與國信證券簽署的《股權收益互換協議》正被證監會調查,媒體人士隨後將該消息公之於眾。
上交所以信披違規為由,對龐大集團展開問詢。
根據2019年5月上交所出具的《紀律處分決定》,2015年1月,為達到股權融資並拆借使用之目的,龐大集團高管安排以灤縣橫山鋼結構有限公司的名義,與國信證券實施收益互換,國信證券以大宗交易方式買入大股東及一致行動人總額7億元的減持股份。
公安機關經偵調查發現,所減持股份實際受讓方橫山鋼構為龐慶華個人控制的關聯企業,其與一致行動人在完成收益互換協議後,仍然持有該部分股票,而龐大集團在公告中未予提及,屬於隱瞞關聯交易行為。
龐大集團創始人龐慶華
股權互換作為一種金融衍生品,簡單來說就是二級市場投資者利用金融機構槓桿資金買賣上市公司股份,金融機構獲得固定利息,投資者獲得股票溢價賣出後的浮動收益。
這起偶然事件,成為龐大集團資金鍊斷裂公開化的導火索。
實際上,龐大集團資金鍊隱患,早在上市之初就飽受質疑。按照行業慣例,汽車經銷商需要提前向汽車廠商支付購車款才能提車銷售,這決定了其需要大量現金進行週轉才能維持業務。當汽車經銷商規模急劇擴張時,資金需求被無限放大。
正因如此,汽銷行業極度分散,即便頭部公司,市場份額也長時間只維持在2%左右。
作為民營企業的龐大集團是個另類,靠著銀行信貸的“激素”急速發育,上市前,依託接近90%的資產負債率,已經將銷售網點擴充到926家,市場佔有率超過2%,成為行業老大。
2011年上市,龐大集團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汽銷集團,彼時還創下超過60億元民企最高的IPO融資額,上市至今,在A股直接融資額累計達到299億元。在資本市場上擴充了融資渠道的龐大,並沒有因此完全緩解債務壓力,相反,卻是其舉債不歸路的開始。
上市即巔峰。
2012年,龐大集團的資本擴張路走到盡頭,當年其經營網點1429家,上市兩年時間,門店數增長54%。
這不但沒有讓其業績同步增長,反而讓債務危機積重難返。2012年龐大集團營收同期增長不足10%,以利息支出為主的財務費用同比增長高達139%,當年虧損接近10億元。
隨後,龐大集團開始“瘦身”,逐年關閉和轉讓銷售門店。財報顯示,截至到2018年末,龐大集團門店網點數下降到806家,與巔峰時的2012年相比近乎腰斬。
一切為時晚矣。
2017年,龐大集團毛利65億元,財務費用高達8億元,僅利息一項,就吃掉了超過一成收益,465億流動資產對應著467億流動負債,通過內幕交易拆解資金,映射出了龐大集團的走投無路。
買地建店紅與黑
龐慶華在龐大集團一言九鼎,直接持有上市前龐大集團30%股份,其餘股份為高管和員工所有。招股說明書顯示,為避免決策分散,龐慶華擁有授權的員工股份表決權。
根據龐慶華自述,他在1983年被分配到河北灤縣物資局下屬機電設備公司,開始進入汽車行業。他通過人脈從齊齊哈爾市國庫拿到25輛進口日野牌164卡車資源後,在那個汽車供不應求的年代一戰成名。
上世紀九零年代末,國有企業改制,龐慶華“下海”創立了後來的龐大集團。
2004年,龐大集團成為日本富士重工旗下斯巴魯汽車的國內總經銷商,為其擴張打下本錢,到2010年上市,龐大已經經銷83個汽車品牌,但斯巴魯仍然佔到銷售收入的15.68%,毛利佔比超過1/4,800多家門店中有超過100家斯巴魯專賣店。
陷入危機後,龐大集團創始人龐慶華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表示,自己最後悔的就是走了重資產發展路線——採用買地建店,而不是併購租賃方式擴張。
與店面無限擴張疊加在一起的土地重資產模式,被認為是龐大集團灰飛煙滅的深層次誘因。
對於買地建店模式,龐慶華解釋稱,這源於當時IPO的規定要求瑕疵物業比例不超過20%。招股書顯示,多位於城鄉結合部的4S店和汽車城,大都因為沒有商業用地資質而成為瑕疵物業,為了上市籌資,龐大集團選擇買地。
上市當年,龐大包括土地使用權、房屋及建築物在內的資產,已經高達百億元。2019半年報顯示,龐大截至6月末土地使用權的成本賬面餘額42億元。
“(隨著)土地升值,如果龐大把土地全部出售,會把前期養地費用都賺回來,龐大再回租”,2019年5月,龐慶華仍在向外界宣傳“起死回生”之道。然而,昔日與他親密無間的“戰友”,卻已“眾叛親離”。
2019年1月,佔據龐大集團銷量榜首的上汽通用五菱宣佈與龐大集團解約,同時表示雙方存在債權債務關係,希望龐大集團在結清債務前暫勿進行工商註銷。
公開資料顯示,龐大與斯巴魯銷售合約即將在本月到期,儘管龐大辟謠,但外界普遍認為這個與其合作15年之久的“老朋友”將不再續約。
2018年財報顯示,龐大集團代理的汽車品牌已經下降至七十餘家,而在2019年半年報中未公佈銷售品牌數量,只是表示存在汽車品牌續約風險。
高管也在“跑路”。
2015年龐大集團股價達到16元/股的巔峰,隨後一路下跌,2019年9月11日最新股價僅1.12元/股,市值73億元,縮水超過10倍。
Wind數據顯示,2018年至2019年3月,龐大集團總共發生20起減持計劃,涉及高管13人,除少數為“償還銀行貸款外”,其餘減持理由均為“個人資金需求”。
在車企劃清界限、高管紛紛減持、資金源幾近枯竭的情況下,龐慶華的賣地構想,被一紙破產重整徹底擊碎。
備註:文章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企業家們好,我司聯合深交所投資人、央視投資人等(天使投資人/VC)在尋找項目股權投融資合作。
合作方式:佔股不超過30%,佔股不控股,不參與企業管理,只參與年底分紅。
- 2019年營業額500萬以上!
- 合作對象是企業最大股東,非決策人勿擾!
有需要對接請私信留言:“行業+聯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