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百年历史的书店,经历了二战,如今是巴黎的文化地标

拥有百年历史的书店,经历了二战,如今是巴黎的文化地标

#123狂欢节#

来源丨喜马拉雅APP喜马讲书的精品课《喜马讲书》

编辑丨田潇湘

今天介绍一本书叫《莎士比亚书店》,这本书的作者是莎士比亚书店的创始人西尔维亚•毕奇,这是她于1956年写下的回忆录作品。

拥有百年历史的书店,经历了二战,如今是巴黎的文化地标

作者以时间顺序介绍了莎士比亚书店的建立与发展,描述了巴黎左岸文人墨客在书店的趣闻轶事,并重点记录了为乔伊斯出版《尤利西斯》的传奇过程。

关于作者和莎士比亚书店

西尔维娅·毕奇出生于1887年,是一位来自美国的书商和图书管理员。1919年,她在法国巴黎左岸开了一家自己的书店——莎士比亚书店。

随着大批美国文学青年来巴黎寻梦,莎士比亚书店逐渐热闹起来,高朋满座,成为英法文学交流碰撞的据点和纽带。

比如当时在巴黎的海明威,以及《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费茨杰拉德等人。而他们,都是这家书店的座上客。

拥有百年历史的书店,经历了二战,如今是巴黎的文化地标

二战期间,书店被迫关闭,毕奇也被关进集中营。出狱后,她无心继续经营书店,写下了这部回忆录。

1951年,毕奇授权美国人乔治•惠特曼在原址重开莎士比亚书店。

直到今天,莎士比亚书店仍然坐落于巴黎塞纳河畔,被看作是巴黎的文化地标,也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书店之一”。不少文艺青年初到巴黎,必要来这里“朝圣”一番。

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是怎样诞生的?

乔伊斯是谁?詹姆斯•乔伊斯是爱尔兰作家、诗人,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乔伊斯这辈子最著名、也最具争议的一部作品,就是长篇小说《尤利西斯》。

《尤利西斯》是关于平凡小人物一生中平凡一天的记录。由于文中描写主人公放荡生活和内心淫秽思想的文字较为露骨,当时不少评论家斥责其内容“粗俗不堪入目”,这本书成为禁书,出版遇到重重阻碍。

出版《尤利西斯》冒着舆论、经济和经验等多重风险。

一是经费问题。毕奇并不富裕,对印刷商表示只有收到卖书的订金才能支付印刷费,幸运的是印刷商最终接受了这样的条件。

拥有百年历史的书店,经历了二战,如今是巴黎的文化地标

二是人手缺乏。对亏了书店会员玛西尼自愿担任出版助手,为《尤利西斯》的出版工作带来了很大帮助。

三是排版仓促。乔伊斯修改稿子“贪得无厌”,还加了很多难以辨认的符号,给排版印刷带来很多麻烦。做第一版时为了赶时间,书中竟出现了两千多个排版印刷错误。

四是舆论和分销的压力。《尤利西斯》出版后,在美国仍属于禁书。为了将书送达美国客户手中,毕奇的朋友海明威托人把书装在裤裆里偷渡过境。

1932年,全球最大的图书出版集团之一的兰登书屋希望重新出版此书。随后,一部更加精美的《尤利西斯》由兰登书屋出版,这部作品也终于摘掉了“禁书”的帽子。

莎士比亚书店见证了哪些文人墨客的故事?

毕奇的顾客名单就好比是一部文豪列表:海明威、纪德、费茨杰拉德、庞德,艾略特、萧伯纳……等等。

埃兹拉•庞德,著名的美国诗人和文学评论家,漂洋过海来到莎士比亚书店。他们是毕奇的好朋友,庞德亲自为毕奇做木工,修香烟盒子和椅子。此外,他广泛地挖掘年轻作家,为振兴美国文学而奔走。

安德烈•纪德,法国著名作家,于194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是莎士比亚书店最早的会员之一,也一直是毕奇的朋友和支持者。他心地善良,但又特别喜欢搞一些恶作剧。

海明威,美国著名作家、记者。1921年初到巴黎穷困潦倒,结实了毕奇,并得到慷慨帮助。海明威在回忆录《流动的盛宴》中赞扬毕奇说“没有人比她对我更好”。

拥有百年历史的书店,经历了二战,如今是巴黎的文化地标

那时候,海明威已经开始写小说了,并在莎士比亚书店朗读自己的作品,令毕奇激动不已。《莎士比亚书店》以“海明威解放剧院街”的故事作为结尾。

海明威带着部下冲上了毕奇的屋顶,去对付纳粹狙击手们。随着最后一声枪响,剧院街迎来了解放。

除了店主的魅力和书店的经营特色以外,还有不可或缺的时代因素。二战之前,巴黎已经成为全球文化中心,在社会思潮发生变动的年代里,莎士比亚书店孕育了“迷惘的一代”。

战争结束后,欧洲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都走向衰落,美国兴起,莎士比亚书店的成功便再难以复制。

文学 |《莎士比亚书店》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11549955/174387271

关于主播和课程:

喜马讲书,忠实传递价值,解读全球好书。读书,向来是最低成本的高贵。但它的成本,似乎越来越高了。有没有办法代替传统阅读形式,以最低成本获取好书精华,拓展认知?

喜马讲书,让你的读书成本,趋近于零。各领域专业撰稿人,历时200小时打磨讲书稿,你想读却啃不下的书,我们统统帮你读。

拥有百年历史的书店,经历了二战,如今是巴黎的文化地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