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微论】 做“有根”之人

【杏坛微论】 做“有根”之人


上世纪九十年代,童安格一首《把根留住》唱响大江南北,更是激发了游子思乡之情,直至今日听此首歌,还是会让人魂绕梦牵,回味无穷。把根留住,人如果没有根,那就是浮萍,随处飘摇;那就是墙头草,随变倒;那就是……做人当做有根之人,尤其是我们为人师者,更应该如此。

我觉得“有根”首先表现为做事凭“良心”,换句话说就是——凭良心做事是“有根”的表现之一。良心就是扪心自问,良心就是于心不忍,良心就是……说一百道一万,做事讲良心,也就是问心无愧。教师其实就是凭良心做事,制度再健全,再缜密都不如“良心”有效,所以说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的力量,文化熏陶其实就是触发人的良心,让大家凭良心干活。课上得认真不认真,你能督查得了?一节课能督查,一周呢?一周能监控,一学期呢……其他工作不也如此嘛!做事对得起自己良心,才是“有根”的人,没有了这样的“根”任何事情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是会“枯萎”的。人没有了“良心”之根,那一定是“发达”不了的,无论是工作、事业,还是家庭。


【杏坛微论】 做“有根”之人


我觉得“有根”还表现在做事讲“责任”,一个人做事是否有责任感应该是一个人是否“有根”的因素之一。我们农村经常有这样的土话“某人说话做事不得根”就是说这人讲话不负责任,吹牛说大话;行事不可靠,不着调,不靠谱,说过了就做过了……没有责任心,对自己的所说、所做不负责任是很可怕的事情,尤其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育人的工作是马虎不得的,是胡弄不得的,是有高度责任的事情,否则就会耽误孩子,延误孩子的一生;耽误家庭,毁灭家庭的希望!我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教学一门学科,管理一个班级,举办一次活动等等,等等都是要讲责任的,否则就教不好,管不好,办不好……责任心是做好事的重要保证。“有根”和“有责任心”可以说是孪生兄弟,做“有根”之人,其实就是做有责任心的人,一个人没有了责任心,也就意味着没有了“根”!


【杏坛微论】 做“有根”之人


谈到“有根”我不得不提到这个词——“原则”,做事要讲“原则”恐怕应该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根”的重要依据。“原则”就是“是非”,做事要明辨是非,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如果一个人连是与非都不分,请问“根”在何处?“是非”是为人做事的根本,更是“底线”,是不能逾越的“红线”。“原则”就是“主见”,在明辨是非的基础上,每个人该有自己的思想,该有自己的主张,该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做“墙头草”——顺风倒,人云亦云,不能做“水中蚂蟥”,没有主心骨,人一旦没有了主心骨,也就形不成“形”,无形的原因在于无骨,无骨源于无根。我们应该清楚教育事业是一项原则性很强的事业。“祖国的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民族的希望”……决定了我们为了事业需讲原则;“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决定了我们为了教育需讲原则;“老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老师的影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决定了我们为了孩子需讲原则。做“有根”的教师需要我们讲原则,就是要我们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有所为有所不为;就是要我们注意以身示范,言传身教,有所为有所不为。


【杏坛微论】 做“有根”之人


最后不得不说的就是“追求”。参天大树基于根,“参天”是“根”的追求。成人成才是家庭的夙愿,是孩子成长的追求,是社会的期盼,更应该是为人师者的追求。教育是一片云彩推动另一片云彩的事业,教师是一代人感化一代代人的人,因此我们该有自己的追求,在追求自己人生精彩的同时创造学生人生的精彩;在追求自己职业幸福的同时给予学生人生的幸福。人一旦失去了“追求”,也就失去了动力,失去了动力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根”,因为“根”是给予生命成长的动力源。把孩子成人成才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把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作为自己不懈追求;把孩子学得轻松快乐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把自己的专业成长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把自己的终身学习作为自己的修业追求;把自己的师者素养作为自己的道德追求……


【杏坛微论】 做“有根”之人


做“有根”之人,为“有根”之事,方能施“有根”之教,办“有根”之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