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分蜂才能防止蜜蜂再次分蜂啊?

哈尼發仔


怎麼分蜂才能防止蜂群再次分蜂發生?這得認真查看蜂群,保證蜂群只有唯一的蜂王才能避免分蜂再次發生。

蜜蜂為什麼會發生自然分蜂飛逃?

蜜蜂有自然分蜂的特性,當蜂群發展到一定階段後,蜂王的產卵量不能滿足工蜂的撫子需求,沒有充分泌王漿撫子,營養過剩就會卵巢發育,生理功能就會異常。工蜂就會產生分蜂熱情緒,開始培育自然王臺,等到自然王臺快成熟時,工蜂就會脅迫老蜂王,把蜂巢留給新蜂王。

這裡要注意的是,發生自然分蜂並不是因為蜂數增加所致。主要是蜂王產卵量不足,自然王臺產生新蜂王將要出現。一個蜂群只能有一個蜂王,如果有多的蜂王出現,要麼蜂王殺死新的蜂王,否則工蜂就會脅迫一個蜂王分蜂飛逃,把蜂巢留給剩下的蜂王。只要蜂巢裡有多的蜂王產生,自然分蜂就會繼續發生,直到剩下唯一的蜂王為止。

以進行人工分蜂並不能真正的阻止自然分蜂的發生,在進行人工分蜂時,並且保證蜂巢裡只有一個蜂王才能真正解決自然分蜂

怎樣進行人工分蜂才能能防止再次自然分蜂飛逃?

蜂群出現分蜂熱以後會培育多個自然王臺,養蜂人可以利用這些自然王臺進行人工分蜂,只要正確的操作,就能阻止蜜蜂自然分蜂飛逃,也能增加新的蜂群,培育新的蜂王。

當發現蜂群裡有自然王臺出現時,就證明蜂群已經準備自然分蜂了。這時候就要應認真查看蜂巢裡出現的自然王臺,如果發現將要成熟的優質自然王臺,就可以利用自然王臺進行人工分蜂。

在檢查自然王臺時,把那些劣質的瘦小王臺要清除掉,只留下王臺大王漿多,端正粗壯的王臺。如果有瘦小的劣質王臺已經封蓋了,一定要清除乾淨,否則蜂群就會發生自然分蜂的。如果老蜂王確實老劣無用需要換王,就要把老蜂王也要清除,讓蜂巢裡只剩下優質的王臺。

選定的優質王臺封蓋以後就要準備人工分蜂,如果沒有老蜂王了,就可以安心等到封蓋王臺頂端發黃成熟時再進行。分蜂時選擇晴好的天氣,氣候溫暖適宜的時候。把新蜂箱準備好,要保證潔淨無異味。然後就把有王臺的蜂脾提入到新蜂箱裡,然後再選一兩張子脾和蜜脾放入。分蜂群裡一定要有一兩張子脾和蜜粉脾,如果原蜂群弱小不能多提蜂脾,可以到其他比較強盛的蜂群裡選取子脾和蜜粉脾。提入的蜂脾要留著蜂,不能把蜂掃去。放入新蜂箱後,那些老壯蜂會回到自己的蜂群,剩下的都是幼蜂,不會發生打鬥,是能夠合在一起的。只要分蜂群裡有一個優質的王臺,有足夠的子脾和蜜粉脾,人工分蜂就完成了。等到新蜂王出來,成功交尾產子,分蜂群就成功了。

在人工分蜂完成以後,就要再清理原蜂群群裡的自然王臺。一定要保證原蜂群裡只能有一個王臺或者蜂王,多的自然王臺可以介入到其他無王蜂群裡去,如果沒有介入的就只能處理掉。只有讓蜂群裡有一個蜂王或者一個王臺,工蜂在一個蜂王的控制下,蜂群秩序才是正常的。否則蜂群裡有多個蜂王,就有可能再發生自然分蜂。新出來的自然王如果沒有能力殺死其他的王臺,在以後的蜂王出來之前,這個新出來的自然也會被工蜂脅迫飛逃的。如果不注意清理自然王臺,自然分蜂飛逃會多次發生,直到剩下最後一個蜂王為止。

多的自然王臺能留著作為備用嗎?

有了自然王臺,新蜂王能否成功也不一定。所以出現多個自然王臺以後,有的人就不捨得及時清除多餘的,總想著把自然王臺都留著作為備用,如果新蜂王交尾失敗了,或者其他蜂群需要就利用上。

可是一個蜂群只能有一個蜂王,這是不能違背的道理,如果把多個自然王臺留在蜂群裡,會讓蜂群多次自然分蜂飛逃,帶來的損失更大了。養蜂人不能抱著僥倖心理,讓多的自然王臺留在蜂群裡,這樣不僅會再次分蜂飛逃,還會影響新蜂王的成功。

如果蜂群裡有蜂王或有自然王已經出來了,其他的封蓋王臺就要及時處理。想要換王的就要把老蜂王拿走,利用自然王臺換王。如果出來的自然王品質好,就要捨得把其他的自然王臺拿走或者處理掉。讓蜂群裡只剩下唯一的自然王,這樣的新蜂王發育會更加良好,成功率也會更高。

自然王出房以後發育成熟了,就必須要及時完成交尾才能成為真正的蜂王。如果把多的處女王囚禁起來,組織自然分蜂,暫時不進行交尾,錯過了交尾期處女王生殖道就會閉合,就不能再進行交尾,這樣留著也是無用的。

所以養蜂人對於多的自然王臺要捨得處理,不能都想留著備用。有一個蜂王就要處理將要成熟的自然王臺,讓蜂王成為蜂群裡的唯一,才能真正避免自然分蜂飛逃發生,也能讓新風王品質更好,成功率更高。


追花精靈


目前我們分蜂有兩種:

1.自然蜂分蜂,就是讓其自然進行分蜂,按照自然規律來沒有人工干預;

*1.這樣分蜂的好處就是分蜂均勻,外勤蜂與內勤蜂自動分配合理,收蜂回來後期發展快;

*2.這樣分蜂沒有時間固定,沒人看管時容易飛逃;

2.人工分蜂,群內起王臺後可以進行,可以人工直接干預;

*1.這樣分蜂的好處就是可以人工直接管控,不需要天天需要看管,可以比較有效預防飛逃;

*2.但是這樣人工分蜂會非常不均勻,外勤與內勤蜂不可人為控制,會有點失調,但是後期人工左右換箱會調整一些,但還是沒有自然分蜂均勻;

3.以上兩種分蜂后期都是需要人工摘除箱內多餘的王臺,否則還是會繼續產生分蜂熱的;

最後:

*1.如果在大流蜜期是需要密切觀察蜂群的,因在大流蜜期分蜂熱是非常難解除的,需要繼續人工摘除多餘王臺來控制分蜂熱,一般3-5天要摘除一批王臺,直到流蜜結束,這樣分蜂熱才能比較有效解除。

*2.以上觀點需要時間操作才能有效預防分蜂熱,中蜂分蜂熱是自然性的,很難做到一步到位來控制分蜂,重在預防!

希望我的經驗分享出來能幫助到你!


農場阿迪


自然分蜂是蜜蜂長期生存所形成的天然習性。對於養蜂人來說,蜜蜂的這種習性是喜憂參半。喜的是,自然分蜂能夠有效增加蜂群的數量;而優的是,無計劃的自然分蜂,不斷消弱蜂群的群勢,不利於蜂群持續發展。因此,在分蜂的同時必須防止蜂群再次分蜂,而防止再次分蜂的關鍵就是消除工蜂的分蜂慾望。

自然分蜂現象

在溫度適宜、蜜源豐富的季節,蜂群得到迅速繁殖後,新蜂大量出房造成蜂巢擁擠、巢溫升高、工蜂儲存蜂蜜與蜂王產卵互相搶奪巢房、蜂王產卵量無法滿足哺育蜂需求,這種情況下,蜂群就會產生分蜂熱。產生分蜂熱的蜂群,根據群勢強弱會築造3-10個數量不等的王臺。

王臺封蓋前後,蜂王伴隨半數左右的工蜂遷徙新巢,原巢留給未出臺的處女王,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自然分蜂。處女王出臺後,先吸食蜂蜜補充體力,然後開始巡視蜂巢找蜂王決鬥(如果有蜂王的話)並咬毀王臺。

每個王臺都有一定數量的工蜂進行保溫和守護,如果工蜂分蜂慾望強烈、護臺工蜂較多,望臺興嘆的處女王已經來不及交尾,只能匆匆帶領部分工蜂飛離原巢另建巢穴,這種現象被稱為二次分蜂。如果王臺數量較多、分蜂慾望不加控制、任由蜂群發展,還可能出現三次、四次分蜂,一直分到蜂群滿意為止。

怎麼分蜂才能防止蜜蜂再次分蜂啊?

一、分蜂的方法

分蜂的方法一般分為自然分蜂法和人工分蜂法。自然分蜂法就是利用蜜蜂的自然分蜂,收捕分蜂團後另外組織新群。人工分蜂法是根據蜂場的需要,將蜂群分成二群或多群。分蜂的方法還可以分成近距離分蜂和遠距離分蜂。

遠距離分蜂,就是將分蜂群搬到3km以外(中蜂),能有效避免回蜂。近距離分蜂,可以通過調整分蜂群與原巢的距離、巢門大小和方向來控制回蜂,保持群勢均衡。分蜂時,應將巢脾按比例分到各蜂群,每個蜂群除了要保持一定數量工蜂外,還應具有一隻蜂王或一個成熟王臺。

二、防止蜜蜂再次分蜂的措施

蜜蜂再次分蜂與採用何種分蜂方法無關,只是在分蜂的同時,要消除工蜂再次分蜂的慾望,促使蜂群情緒穩定,儘快恢復正常生產秩序。

(1)剔除多餘王臺

每個分蜂群只能留一隻蜂王或一個成熟王臺,多餘的王臺必須一一剔除乾淨。分蜂后,發現工蜂新造王臺,說明工蜂的分蜂慾望還沒有消除,除了應摘除新造王臺外,還應採取其它措施。

(2)更換老蜂王

老蜂王產卵少、蜂王信息素弱,群勢較強的分蜂群,最好更換新蜂王,可避免再次分蜂。新蜂王產卵多、能維持強群,當年的新蜂王極少發生分蜂現象。

(3)調入卵蟲脾

留有王臺的蜂群,待新蜂王產卵需要半個月左右。分蜂時,應保留較多的卵蟲脾,可以增加哺育蜂的工作量,預防再次分蜂和工蜂產卵。處女王交尾期間,調入卵蟲脾,能進一步穩定工蜂情緒,刺激處女王提前交尾和產卵。

(4)適當取蜜

分蜂時,如果蜜脾較多,可以根據外界流蜜情況適當取蜜,騰出巢房供蜜蜂儲存蜂蜜和供蜂王產卵,預防出現蜜壓子圈現象。適當取蜜,不僅能刺激工蜂採集的積極性,還能避免再次分蜂。當工蜂把精力投入到採集、釀蜜的工作,分蜂慾望就能得到大大緩解。

(5)降低巢溫

巢溫過高是蜂群發生分蜂熱的原因之一,通過蜂箱遮陰、喂水、擴大巢門以及加強空氣流通等措施來降低巢溫,能有效緩解工蜂的分蜂情緒。

(6)加礎造脾

適時加礎造脾,增加了蜂群的發展空間,既改善了蜂群擁擠不堪的局面,還增加了工蜂的工作量,蜜蜂再次分蜂的慾望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總結:自然分蜂是蜜蜂長期生存所形成的天然習性。在分蜂的同時,通過剔除多餘王臺、更換老蜂王、調入卵蟲脾、適當取蜜、降低巢溫、加礎造脾等措施,來消除工蜂再次分蜂的慾望,促使蜂群情緒穩定,儘快恢復正常生產秩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