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待职场中的女性歧视?

永安衾九九


下午看猎头群昨天的聊天记录,说一点心里话。关于同行们嬉皮笑脸半严肃讨论的主题,把人力资源招聘工作中,女员工生育一胎二胎三胎的风险筛查纳入招聘条件的,其实是职业技术中的一种消极行为。

招聘排除了优秀的女性人才,看似是在预防问题,其实是在促使了内外部人才环境的焦虑,长远来看对品牌和经营都是不划算的。从业十年来,我认为孕期不绝对等于低人效,身为适龄职业女性,是非常清楚自己的效能所在的。对于企业普遍招聘中歧视女性的做法,我表示失望,hr三大支柱驱动着企业的人力结构,核心部门拿了那么高的薪酬,却在消极对待优秀的人才。外部的咨询公司收了那么可观的费用,却没能真正做出有力的管理机制,从根本上推动企业发展和增加利润。小企业如此艰难,却还是看不到真正影响利润的核心点,与女员工这些碎成本死磕。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技术在业务技术进步中显得非常复古,市场在奔跑的同时,hr把自己越活越小,退化到了临时位置。果然,疫情发生后已经沦为架构的鸡肋,裁员的首选,在牙签般的缝隙中寻找星点希望。企业主们在过去喊了20年的创新,真正懂得创新的没有几个。昨晚看格力抖音直播深有体会,大家被大浪涌到了今天,有没有照照镜子,生意想做下去,不是再让别人的利益受损,不是你婊里婊气抢走别人的那部分就可以代代长青。

企业与个人打铁都需自身硬,但我不希望这个世界上的企业或女性是没有感情的钢铁侠。孔子讲: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所言是真。


如你如月


题主说的这种情况,职场中还是很普遍的,很能理解女员工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会非常气恼,尽管劳动法律法规做出了不允许出现对女员工有偏见的要求,但是现实中还是经常出现。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

1.女员工的生育假期长,企业认为影响工作接续行;

2.很多企业对女员工的事业心存在偏见,觉得女员工的事业心不如男员工强;

3.很多企业认为女员工情绪化比男员工严重;

4.很多企业认为有很多岗位女员工不如男员工有优势,尤其是体力劳动类岗位或者有社交风险的岗位。

既然题主所说的这种现象是事实,那么做为女员工应该做的有以下几点:

1.选择自己的优势专业与技能,比如选择需要细心认真才能完成好的工作,这样企业就愿意选择更细心认真的女员工去做;

2.增强自己的职场价值,让自己的职业价值足够与男员工竞争。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才是员工的立足之本。

3.如果有选择的余地,找工作时尽量选择比较人性化的企业。

总而言之,调整好心态,让自己更有价值,去证明自己,同时拿出证明来给企业看,企业这种顾虑在自己身上是不存在的。

以上是我的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职厂观察


说到性别歧视,每个女生都有一部求职血泪史。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同等条件、甚至女生条件更优秀的情况下,也是男生优先录取。工作几年之后,似乎职场的性别歧视更加严重了——单位开始担心你要生孩子了,升职、加薪、跳槽,通通受限。

刚毕业的时候,被嫌弃没有工作经验,或者没男生好使唤;有工作经验之后,被嫌弃马上要结婚生娃;生了一胎之后,被质疑可能马上会要二胎;已经有两个孩子之后,被质疑需要分担太多精力在家庭;等两个孩子都大了之后,单位又嫌你年纪太大,没有年轻人有干劲……

总之,在职场,女性永远面临一个障碍——孩子。无论有还是没有,无论孩子是一个还是两个。

已婚未育的女生,想要跳槽非常难,用人单位会很清楚地告诉你,除非你保证一两年内不生孩子,否则我们不会要你。很多人抱怨:这是赤裸裸的性别歧视,我被剥夺了晋升机会。

我们没必要对自己这么苛刻,也没必要恐惧,更没必要着急。

这个社会对女性一直都够苛刻。照顾家庭周到的,有人会说她事业不求上进;事业心重的,会被议论太好强、不顾家;两者兼得的,会被说野心太大;两者都不得的,就更加一无是处了。

如果我们活在这些外在的评价里,那我们永远不可能自由,永远不会知道自己价值几何。

我们需要的,是正确的自我定位和自我评价。人是多面的,价值也有许多的维度。作为女性,自我评价不必只从职场出发,多方面的自我认可和悦纳,能将自己从职场暂时的落差中拯救出来。

我们也没必要恐惧。也许职场的确有瓶颈,但是这个瓶颈实际上无论有没有孩子,都会到来。只是生孩子可能会让这个瓶颈来得早几年,这不要紧。你不过是这几年没有飞快地晋升而已,不代表已经永远丧失机会。你想要的事业上的成功会晚点来,但不会不来。不用着急,如果你真的够优秀,等几年不会让你一败涂地。

作为男性,评价你的妻子,不能只看家庭或者事业,她的每一滴汗水都应该同样尊重,尊重她们在任何一方面的付出,不忽视甚至抹杀她在任何地方的成就,这也是家庭责任的一部分。

如果她从此事业止步不前,那是她为了家庭付出太多;如果未来她要继续在事业上努力,也应该支持,毕竟这一步,她因为家庭已经晚了好几年。

没有所谓的歧视,那只是商业社会再正常不过的对人的评价和选择。这是职场的一个现象,一个客观存在的职场晋升的困难,仅此而已。这还是个可以克服的困难,它是个烫手的但还是能吃的山芋。你需要耐心。

不用抱怨自己身份被歧视,价值被低估,机会被剥夺。无论他人的评价如何,我们的身份、价值、机会,一直都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