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

“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

聽,青蛙跳進古池的聲音,

看,夜晚星火點點,忽明忽暗,

白日間蟬鳴陣陣,

黑夜裡繁星滿天。

關於夏天的美好記憶,

也不過如此。

特別是記憶中的那一方古池,

池塘長滿了蓮葉,

灑一把雨水,

看雨水在蓮葉上打轉,

浮香繞曲岸,蓮葉何田田。

荷塘裡總有蛙的聲響,

特別是雨後,

驟雨過後蛙又鬧 ,

這種鬧讓人格外歡喜。

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

但在詩人的筆下,

青蛙不再是那個坐井觀天的小動物,

而是一種帶著霸氣、更有龍虎之態。

且看毛澤東這首作品

詠蛙

獨坐池塘如虎踞,

綠蔭樹下養精神。

春來我不先開口,

哪個蟲兒敢作聲?

“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

看,這隻蛙是不是霸氣十足,

論天下誰主沉浮?

唯作者也!

毛澤東素懷奇志,

十六七歲時,便以詩言志: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據說這首《詠哇》是毛澤東16歲參加高等學堂入學考試時所作,

小詩以蛙自喻,

表達一種敢主世間沉浮的雄心壯志。

其實在古代以“蛙”來自喻的大有人在,

詠 蛙

唐·李世民

獨坐井邊如虎形,柳煙樹下養心精。

春來唯君先開口,卻無魚鱉敢作聲。

詠 蛙

明·薛瑄

蛤蟆本是地中生,獨臥地上似虎形。

春來我不先張嘴,哪個魚鱉敢吭聲。

詠 蛙

清·鄭正鵠

小小青蛙似虎形,河邊大樹好遮蔭。

明春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

古往今來,

詩人們對蛙的熱情未減。

看到這裡,

如果覺得都是在抄襲那就錯了,

這簡直就是赤裸裸的抄襲,哈哈哈:)

在詩詞界,這叫點化,或稱借用,

在前人的基礎上,把原詩發揚光大。

“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

下面這首能發揚光大不?

《詠蛙》

獨坐似虎形,養精心中明。

休說井底蛙,哪個敢作聲。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號:李偉的聲色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