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會不會導致當今世界格局發生微妙的變化?

小主思考林


我個人會從消極與積極兩方面解讀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政治格局的影響。從消極方面來看,新冠疫情的爆發確實引發了全球政治經濟方面的一些問題,例如長期依賴全球供應鏈的跨國商業趨於停滯、國與國之間能源等原材料出口競爭加劇、關於“自由主義”與“威權主義”的論爭層出不窮,等等。一些學者認為,新冠病毒將加速多維度的大國競爭,導致更為嚴重的本土主義和社會分化,這一觀點不無合理之處。但從積極方面來看,新冠疫情之下的“全球化”概念的外延或將超越信息化時代下的自然定義,在全新的領域展現出驚人的發展潛力,進一步達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高度。舉例說,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國際科研團隊的互助合作與資源共享,為全球公共衛生治理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鑑。除此之外,疫情之下,各國加強入境管控的同時也有效增強了邊境地區的互信合作,疫情或將成為促進區域一體化的助推因素。總而言之,在疾病發展形勢尚不明朗的當下,應當秉持理性客觀的立場來看待全球經濟政治發展局勢,努力消除國際環境中的不穩定因素,盡己所能維護全球穩定持續共同發展。



治理科技王老師


如果美國家破人亡鬼吹燈了,世界挌局會大變,以美國為首的邪惡國如鳥獸走散,各自為戰,如果美國不分裂,那舊戲繼續,誰也撼動不了,養一陣子還會猛虎下山,取決於美國是否還存在。


平常人246089341


新冠疫情目前的傳播狀態基本上可以說正在從全球大流行到全球爆發的過程中了。

一:主要大國目前的局面和彼此的關係

歐盟是目前整體狀態最不好的,不僅僅是疫情傳染的情況和疫情傳染的發展趨勢,而是歐盟各國對疫情的心態問題和一些根本不可能協調的固有的制度面的問題。

對歐盟更不利的是各國之間抗疫政策不統一,從最嚴格的封國的意大利,到準備準備擺爛的英國。雖然已有幾個國家關閉邊境,但申根協議之下人員流動無限制這麼多年之後,能否完美執行實在是令人懷疑。

歐盟各國間的關係出現裂痕。我們已經看到了截留抗疫設備與抗疫物資的新聞了,意大利求助歐盟也無果,中國是第一個響應幫助意大利的國家。塞爾維亞總統發表電視講話之際,含淚哽咽,控訴歐盟從不團結,向我們中國發出求助。

北美的情況也不容樂觀。

加拿大關閉了邊境,僅開放美國人入境。美國也對歐洲進行了禁航。

我們也看到了在楊潔篪與蓬佩奧就美方多名政要就新冠疫情發表的不當言論事件通了電話。

楊潔篪指出,美國一些政客不斷詆譭中國和中方防控努力,對中國進行汙名化,激起中國人民強烈憤慨,中方對此堅決反對,予以強烈譴責。中方正告美方,任何詆譭抹黑中國的圖謀都不可能得逞,任何損害中國利益的行為都必將遭到中方的堅決反擊。中方敦促美方從中美兩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意願出發,與中方和國際社會加強溝通合作,共同維護國際公共衛生安全。

而就在不久之前,剛剛通完電話不久後,床破立刻親自上陣,推特上對我們進行了汙名化和甩鍋。

中美關係是全球最重要的雙邊關係,然而疫情之下,床破依然選擇傷害雙邊關係。令人遺憾。

總的來說,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之下,我們看到各主要大國並沒有出現協商共識的積極態勢。甚至於彼此間的關係出現了一些陰影。

短時間內的無積極合作,小陰影可能也沒什麼,若伴隨著新冠疫情從大流行到大爆發的長時間壓力下,世界各主要大國,區域之間的關係可能會出現比較嚴重的倒退。

可以說,新冠疫情目前已經出現了影響國際關係的趨勢,而這個負面的影響究竟會有多大,還需要時間來驗證和觀察。

二:經濟問題

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已經來了,且未來隨著新冠疫情的發展會有更大的變化。

太複雜的經濟學的東西,我這裡就不說了,免的長篇累牘,大家也是有一定基礎的。

資金鍊問題

我們拿一個飯店舉例子:暫停營業就沒有了收入來源,而工作人員的工資要發啊,那就考驗這個飯店有多少現金流,現金流夠不夠暫停營業期間的時間消耗。如果不夠那就只有幾個選擇,要麼追加投資,要麼借貸,要麼倒閉。

資金鍊一斷是最可怕的,再大的企業也禁不住資金鍊斷裂。

資產負債表短期惡化嚴重

我們舉例美國大企業上市公司A,抗議防疫帶來第一個效應就是日常營收減少,也就是公司A的利潤率下降。利潤率下降的市場預期導致了第二個效應,也就是金融市場出現恐慌性拋售,股價崩跌。而股價崩跌就帶來了第三個效應:公司A的資產價值急劇下跌。

在這種情況下,公司A的資產負債表將呈現短期內的急劇惡化局面。

流通問題

我們還是拿美國市場舉例,我們知道美股是機構為主的金融市場,這裡單單說其中的一個機構:美國的401K計劃將居民部門的養老金與金融市場直接聯繫在一起,金融市場暴跌或許會讓居民部門養老金賬戶縮水,進而影響到當期和未來的消費支出。

減少當前支出就是減少當前消費,這就導致整個市場流通量減少,一環套一環,惡性循環。

供應鏈與需求鏈

我們中國是全球第一齣口大國,按下暫停鍵不僅僅深刻的影響了我們自己,也同時深刻的影響了世界。尤其是出口產品中非終端產品的部分。

產業供應鏈在目前的全球化之下是這樣的:越是經濟發達的國家進口終端產品比例越高,尤其是進口低利潤率的產品,而出口高利率產品供應鏈中的上游組件部分。比如說美國進口衣帽鞋襪,出口芯片。

而相對經濟不發達的國家,做的更多的是來料組裝加工,再賣出去。這樣的國家對外貿的依存度就很高。我們中國以前也處於這個產業生態位。

而這種生態位在未來幾個月是最危險最困難的,中間品尤其是我們中國出口的中間品採購的少,那就意味著供應鏈出現了上游短缺。影響就業、收入和消費。

另一方面,需求鏈減少就很好理解,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老百姓很自然的反應就是減少開支,減少非生存需要的不必要支出。

需求鏈的減少,反過來也就影響了供應鏈的供給。

經濟問題也就只能簡單說說原理了。大家看到美股跌成這個樣子,心裡應該都有數的。

三:全球化是否會有變化?

自從床破上臺以來,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高喊美國優先的床破也大搞民粹。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全球化將衰退。甚至有激進的觀點認為全球化將終結。

我的看法是:全球化不會大規模衰退,更不會終結。但這次的全球新冠疫情也確實影響到了全球化,全球化可能會出現一些變化。

為什麼我認為全球化不會大規模衰退,更不會終結呢?

資本和產業現狀決定

形成目前全球化、產業格局的主要決策者是資本

全球化以來,人類社會的生產力與生產效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各國基礎的不同,造就了全球化中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與產業分工。

現在的局面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美國股市暴跌,全球股市跟著下挫,中國按下暫停鍵,全球供應鏈吃緊就是很明顯的例子。

要完全扭轉是不可能的,甚至要改變現狀也不容易。現在全球化局面下,很多國家經濟增長都不容易,根本承擔不了因為全球化大規模衰退而改變的產業鏈變更。

形成目前全球化、產業格局的主要決策者是資本,資本是人類趨利避害的天性的體現。

各國政府間的關係或許是建立全球化的基礎,但反過來全球化何嘗不是維繫各國之間彼此關係的紐帶呢?

舉個例子:美國毫無疑問已經視中國為全方位的競爭對手,但美國能斬斷與中國的貿易聯繫麼?事實而言,不僅斬不斷,反而要加強與中國的貿易關係,美國無非爭取的是在中美貿易中得到更多的利益。

再舉個例子:我們中國能脫離全球化麼?我們不僅進口大量的原物料,比如石油、各種礦石、木材,更進口芯片等高端產業的上游中間品,於此同時我們中國的全球產業鏈生態位大致就是中間位置,不僅進口大量的原物料、中間產品、終端產品也同時出口大量的中間產品、終端產品。

現實來說,各國尤其是各大國根本離不開全球化。

全球化有利於我們謀求大國地位

什麼是影響力大,就是我缺了你,我還可以找其他的,你缺了我,你過不了,那我就比你影響力大,能影響你。

我們中國加入WTO以來,積極參與全球化以來,我們的進步速度是驚人的,發展勢頭是很好的。我們逐漸加大了實際上的影響力。

全球權力結構中,我們建立了自己的石油期貨、亞投行等等,這就是尋求在現有體系下爭取改變和謀求自身的更大的權益。

全球政治版圖上,我們也提出了自身的倡議: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

這就是我們謀求影響力,謀求大國地位的具體體現。

從我們自身的利益出發,我們也應該積極的推進和支持全球化。

全球化是否會有改變?

客觀的說,沒什麼東西是一成不變的,全球化也是如此。

看準大勢,全球化現實來說已經不可逆,作為我們國家來說全球化更是有利於我們,但我們同時要清醒的認識到,全球化是必然的,但同時也是在曲折中前進的。

床破是真的反全球化麼?美國是真的反全球化麼?

根本不是。

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實際上床破在構建的是新的N個雙邊關係與N個新的雙邊貿易關係與利潤分配。他在做的不是反全球化,而是在全球化中,以美國的超強實力壓榨其他國家的利益。

之所以床破會這樣做,無非是因為:全球化的前進出現了權勢的轉移、規則的重塑與角色的轉變三種變化。

也就是我在去年年底寫的:《觀察世界 全球治理急速下降》與《混亂的2019年可能只是個開始》,兩篇文章裡提到的,目前的世界格局與利益分配不能體現現在實際的各國的能力與發展潛力。

很多國家都會對現狀不滿,所以才導致了各地動盪。美國眼看著我們中國要追上了,所以急眼了要壓榨各個國家。

這不是反全球化,而是全球化的前進出現了權勢的轉移、規則的重塑與角色的轉變三種變化。

而我們看到,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確實已經有改變全球化的勢頭出現,很多國家之間的關係因為新冠疫情的出現埋下了隱患與釘子,而又比如我們和意大利之間的關係卻因為新冠疫情反而產生了更多的情誼。

新冠疫情會如何改變世界?如何改變全球化?目前還看的懵懵懂懂。這件事情會隨著新冠疫情的全球肆虐程度而出現變化。會隨著各國抗疫的成果而出現變化。

我們可以肯定的只有幾個點:

1、全球化真的不可逆。

2、我們要小心謹慎爭取中國範圍內抗疫全面勝利的同時,把控好海關入境。

3、我們要真的小心謹慎、仔細觀察全球的變化,真心實意的奉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負起大國責任。

4、廣交朋友、把圈子做大,總是沒錯的。

5、雪中送炭機會難得。對於特別自負的、自己無能卻指責我們的,我們也幫不了,對於那些主動尋求幫助的,特別懇切誠懇的。能幫一把是一把。

新冠疫情是危機。

危機就是有威脅,同時也有機遇。這是一場世界性的“戰爭”,而我們唯一要關注的就是,我們能從中得到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