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可以,但是不生小孩,這樣的女孩子是什麼樣的心態?

鮑爾金vs巴特爾


一般來說,大家默認的結婚和生孩子是打包捆綁在一起的。因為以前結婚才能給孩子一個合理合法的身份證明。但是呢,現在這個已經被弱化了。同時越來越多的女孩子發現結婚和生孩子,這完全是兩回事,根本沒有被捆綁的必要。所以就開始越來越多人分開討論了。這個時候結婚以後並不一定選擇生孩子就成為了新的可能性。

女孩子怎麼看待孩子,也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有些女生本身就把孩子看成是一個和自己爭搶資源的入侵者。在這種情況下,一般不太願意花時間和精力在這方面。道理很簡單,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肯定不願意更多人來分享吧?畢竟養育一個孩子需要投入非常多的時間,精力,人力和物力。有同樣的資源投入,放在自己身上,不香麼?所以可能就不會選擇要孩子了。

還有的女生本身就覺得照顧一個孩子責任太重大了,自己實在沒辦法承擔這麼巨大的責任。萬一養壞了,那是對孩子,對自己,對整個社會的不負責任。所以與其等到壞了再發愁,不如從一開始就放棄算了。

再有的女生想生孩子,但是客觀條件權衡以後,放棄了這個打算。有可能是經濟壓力太大,個人職場發展不方便。或者是這段婚姻本身還沒有到了穩定可以養育孩子的時候。家裡人對孩子的到來也不是很歡迎,沒有合適的人幫忙照顧孩子等等。

結婚生孩子只是一個浮在水面上的結果。至於背後的原因,真的需要夫妻雙方深度溝通了。


思言彩虹數字心理諮詢


為了個人幸福!


果樹94


心理領域的問題:結婚可以,但是不生小孩,這樣的女孩子是什麼樣的心態?

我用身邊的一個實力說說這個不愛生小孩的女人的心理狀態吧!

我兒子的大爺爺家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兒子定居澳洲了,過的是正常家庭生活,且生了好幾個孩子。二女兒現在50歲,年輕的時候談過戀愛,分手後至今未婚,選擇了單身到老。

重點是說這個大女兒,也就是兒子的大姑姑,她符合題主的問題 ,某傳染病醫院的醫生,在她32歲那年,嫁給一個技師學院的老師,兩個人在婚前就有約定,此生不孕育,現在兩個人都53歲了,依然過著二人世界,她們的選擇是我們周圍人都不能理解的,兩個家庭條件都挺好的,父母都退休了也能幫忙帶帶,為啥不要個孩子?很多熟人都覺得她們不生孩子挺可惜的,甚至有人說不生育的女人,不是完整的人生,沒有真正體會到母愛的那份付出和感動,缺失了這部分精彩,這些別人的看法,左右不了當事人的思維和選擇。

有一天,我和她在一起,簡簡單單的聊了幾句關於她不要生孩子的話題,從中瞭解到她的一部分心態,她不要孩子的理由,以下是她的原話,:自從參加工作以來,接觸的單位同事,或成家以後的同學,都正常的順其自然的生孩子過三口之家,孩子就是最麻煩,最牽扯精力的搗蛋鬼,就說同事吧,在一起聊的最多的話題就是孩子出生後,打疫苗,生病治療,選擇入托,選擇學校,補習,培養,教育,精力,財力都是大大的消費,反正孩子就是時時刻刻製造麻煩的根源,再加上自己的事業在不斷的進修,沒有那麼多時間被牽扯,想簡簡單單的,隨心所欲,沒什麼牽掛,各自工作,工作之餘倆人逛街啊,旅遊啊,互相照顧,心理只有彼此就夠了,老的那天,把所有的積蓄都帶上,選擇最合適的養老公寓,想去哪就去哪,就是要孩子付出一輩子,終究,指望得上嗎?

她的這番話,我仔細的思考,總結一下:

1、她嫌孩子牽扯精力財力,對於社會的發展,人類的延續,她選擇了自私的行為哈。

2、對於精神層面,她守住長久的愛情,永遠都是二人世界,把孩子當第三者排斥,所有的感情都是隻有彼此。

3、她說的我認同的一點,咋費精力養大了孩子,老了,你指望得上嗎?不是孩子不管你,他有那麼多精力陪父母嗎?老了,請個保姆照顧,或直接送到公寓。我想起一位老人的話,我兒子是教授,我住在老年公寓!

每個人的想法和選擇不一樣,別人沒有權利干預,也只能說,現在不生孩子的女人她們的心理狀態也是健康的,社會的發展,事業的壓力,以及周圍人的影響,想想生孩子的麻煩,寧願選擇過好自己這一生,不要一輩子操心費力,很正常

希望我的回答,有一部分成分是題主要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