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等了一個央企6年,結果沒有應聘上,很迷茫該怎麼辦?

有緣即有鳳


我來回答一下您這個問題,首先感覺你很有毅力等了一個機會6年,但是很多時候很多事情堅持不一定會有結果,要適當的時候學會放手:

天涯何處無芳草

除了央企之外,其他工作單位也有很多好的選擇,比如地方國企,比如街道辦事處,比如一些區縣政府下屬企業,都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不一定要一定選擇央企,可以換換別的公司,只要是政府機構背景有關係的都是不錯的選擇。

外企私企中優秀的也可選擇

還有部分外企,工作環境也非常不錯,也是選擇之一,同時一部分私企也非常優秀的如阿里等也是可以選擇的企業之一。所以外面的世界很大,外面的世界還有很多機會,完全可以使自己的抱負得到發揮,大展拳腳。

創業也是一種機遇

如果實在不想為別人打工,創業也是一種不錯的比較妥善的方式,可以先從小門店開始做起,慢慢積累相關經驗,這也算是一種出路之一。


小企鵝嘎


舉個例子:你等了你男朋友6年,最終他告訴你,你們沒結果,不可能?那麼你還再花費更多的時間在他身上嗎?不可能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e3829212e666480a98978051fae55422

霞客遊記


沒什麼怎麼辦,因為你為一棵樹,放棄了一片森林。

招聘是雙向的,你看上了企業,同時也要企業看上你才可以成交;招聘也是交易,你出售你的時候,企業購買你的時間;而時間背後就是“利益”。

你等企業6年,最終落敗,那隻能說明你是在單純的“等待”而已,可企業不是“等待你”,在這6年裡,企業在“挑選”應聘者。

在這6行裡,你研究過這家企業的崗位勝任力模型嗎?針對企業同類型的崗位,每年有什麼變化?對應聘者的要求有哪些不一樣之處?這就說明了企業的業務在發生著變化,針對企業的變化,你做了哪些應變措施?知識、經驗、能力和職業素養這4個維度上,有沒有用6年的時間,錘鍊到強大的競爭力?

理想的背後是6年持續的、堅韌的、腳踏實地的自我更新和成長;如果沒有這樣的磨礪,單純的等6年,有啥意義呢?

所以,有理想、有夢想,接下來才是為夢想不懈的、腳踏實地的付出;仰望星空,但更長的時間要腳踏實地“做”,才是最為重要的。

別再迷茫了,6年都這樣被揮霍了,再迷茫,還有幾個6年?!所有的迷茫,其實都是隻有夢想,沒有行動,或者是沒有死磕自己的精神;最後剩下的就是“我有一個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