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中原區加快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讓居民共享城市發展成果

鄭州中原區加快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讓居民共享城市發展成果

棉紡路三廠家屬院門前綠意盎然

中原網訊(記者 張改華 文/圖)改進城市管理與改善人居環境工作事關民生。中原區在推進“雙改”工作過程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化以“推進城市道路改造工程、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城鄉接合部改造工程、改進城市精細化管理”為內容的“三項工程一項管理”工作,以解決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問題為著力點,以“雙改”帶動城市形態更新、業態更新、功能更新,把“雙改”工作抓實抓好抓出成效,推動城市環境質量持續改善,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鄭州中原區加快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讓居民共享城市發展成果

老舊小區改造如火如荼

汝河路街道

改造提升“老破小” 居民拍手齊叫好

“咱的小區30年都沒變樣了,現在樓道粉刷一新,感覺亮堂了很多,我心裡感激咱社區。”日前,汝河路街道華山西社區負責人接到了居民張奶奶的電話。張奶奶說,現在小區煥然一新,處處乾淨整潔,真心點贊政府進行的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張奶奶是華山西社區伏牛路222號院的一位老住戶。伏牛路222號院建成於1983年,歷經37年的風風雨雨,外立面、樓道內牆面脫落,樓道窗戶也已破舊不堪。此次老舊小區改造,華山西社區把伏牛路222號院列入名單,誓把舊貌換新顏。

類似於伏牛路222號院的老舊小區華山西社區還有4個,都列入了老舊小區改造名單。前期社區工作人員對這5個小區進行入戶調查,認真聽取了居民對小區改造的看法及意見,廣泛徵求居民意見與建議,摸清了存在的問題,明晰了居民的要求與期盼,確保老舊小區改造施工順利進行。

下一步,社區將動員轄區黨員和志願者帶動轄區熱心居民積極參與到老舊小區改造中,實現“共建共治共享”,堅持“先民生後提升”的原則,從問題出發,著力進行環境整治,完善小區配套設施,加大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力度,讓群眾儘快享受到城市發展成果。

鄭州中原區加快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讓居民共享城市發展成果

秦嶺路街道

傾聽居民心聲 全面徵求意見建議

老舊小區改造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發展,是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工程。連日來,秦嶺路街道堅持抓細抓實疫情防控工作,用心用情為群眾服務,同時,堅持全面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秦嶺路街道杜康社區黨委組建黨員先鋒服務隊,結合轄區實際,採取座談、走訪入戶、面對面問卷調查等方式向居民徵求意見,傾聽民眾的聲音。

老舊小區改造,不僅要注重“顏值”,更要注重內涵。杜康社區轄區內六廠東院建於20世紀50年代,居民大部分是原棉紡廠職工。因此,六廠東院的改造工作涉及面廣、工作量大,加上住戶多、訴求複雜,遇到了各種各樣的難題:物業管理滯後、多處道路不平、牆面粉刷脫落、停車位較少、綠化面積不多等。社區工作人員聯合樓棟長一同入戶調查,對每戶居民耐心、深入地講解老舊小區改造目的、意義與相關政策,傾聽居民心聲,引導居民把所需改造內容填入調查表內。此次小區改造入戶調查,居民反響熱烈,認為這是利民的好政策,紛紛表示十分支持,提出自己對小區改造的需求和意見。

秦嶺路街道堅持地上地下統籌、裡子面子並重、建設管理並舉,從小區改造、管理、素質提升三方面徵求了轄區居民意見,收穫了建議與意見120餘條。街道鍥而不捨、久久為功,在精細化管理上持續用力;充分發揮好政府和市場作用,積極探索可持續的改造模式,努力為群眾打造宜居宜業和諧美麗家園,為全年改造工作開好頭、起好步,確保防疫工作和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兩手抓、兩不誤。

鄭州中原區加快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讓居民共享城市發展成果

棉紡路街道老舊小區改造

棉紡路街道

“過五關”提升老舊小區顏值

棉紡路街道以老百姓的需求為基本出發點,緊貼實際,統籌規劃,科學施策,狠抓落實,力爭“過五關”,全面做好老舊小區綜合改造工作。

徵求意見關。棉紡路街道在設計規劃過程中通過大量走訪居民,召開座談會、小馬紮懇談會等多種形式廣泛徵求意見,以此作為“問題”導向,聚焦群眾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始終將群眾滿意度放在首位。

拆除違建關。街道順應廣大居民意願,根據上級要求,按照“一拆到底、一間不留”的原則拆除違章建築。截至目前,已累計拆除鐵皮房類違建5100餘間,面積近6萬平方米。同時,修整破損道路、硬化路面,改擴建充電車棚、停車場等,切實提高居民生活質量。

線纜入地關。在對三、四、五廠老舊社區改造項目設計規劃中,多次召開管線單位協調會、現場會,統籌設計老舊小區通信、電力等架空線纜入地方案,優中選優,爭取一次性改造完成,線纜全部入地,優化小區環境。

垃圾分類關。棉紡路街道作為垃圾分類示範街道,面對老舊小區垃圾分類難的問題,轄區內6個老舊社區全部進駐垃圾分類運營公司,加大分類知識宣傳力度,引導居民樹立垃圾分類意識,建立健全社區、公共機構、物業、運營公司等多方聯動機制,進一步改善老舊小區環境。

物業進駐關。轄區內有6個社區是無主管的老舊小區。為加大推進改造提升力度,有效改善老舊小區環境,街道採取居民自治或者積極選聘有資質、服務意識強的物業公司進駐管理,從根源上解決老舊小區管理亂象。

鄭州中原區加快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讓居民共享城市發展成果

全面做好老舊小區綜合改造工作

航海西路街道

聽民意把好事做實 解民憂把實事辦好

隨著疫情形勢逐漸向好,航海西路街道在做好防疫保障的前提下,抓緊推進106號院改造工程,把居民的需求放在心上、落在實處。

問需於民,居民需要什麼就完善什麼。“弄清楚小區缺什麼,居民的需求是什麼,我們就完善什麼,什麼問題突出就解決什麼。”街道改造工程主要負責人說,一切以人民滿意為出發點,尊重居民意願是把好事辦好的前提和關鍵。街道主要領導多次實地察看詢問,工程改造小組通過雲問卷、徵求意見書等形式向小區200多戶居民徵求維修改造意見,居民除了可選擇道路硬化、監控設施等選項外,還能添加自己需要的選項,共徵集意見建議300多條,主要集中在電動車停放、充電、門禁、監控、綠化等方面。

公開於民,居民想要了解什麼就可以看什麼。工程項目改造堅持程序公開的原則,在小區內設立公開欄,從項目招標、施工單位進場、工程整體規劃和推進進度,實時公開進度,各項工作相關負責人24小時在線接受監督意見,有問題第一時間反饋,現場核實改進。

長效於民,確保改造成效改得了也要守得住。在積極籌備項目的同時,街道以這次疫情防控+老舊小區改造為契機,推進構建“一核多元”的社區治理格局,計劃在充分徵求居民意願的基礎上,採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實現物業管理,改造好打理好“裡子”,保證整治後的小區有人管、管得好。街道堅持“街道主導、社區組織、居民參與、全面鋪開”的工作思路,確保全民參與、全面參與、全程參與。目前,穩步推進外圍管道、路面及綠化作業,人行道鋪設、居民樓排水、樓道、照明、技防等“裡子”改造工作,精準施策、步履不停,盡最大能力滿足群眾需求,打造美好社區。

鄭州中原區加快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讓居民共享城市發展成果

中原西路街道

人大代表心繫民生 助力老舊小區變模樣

自老舊小區綜合改造工作啟動以來,中原西路街道人大工委將以轄區群眾為中心的思想與新發展理念相結合,堅持以“街區一體化治理”為導向,以整潔、有序、舒適、愉悅為標準,多次帶領各級人大代表調研轄區老舊小區綜合改造工作,為此項工作出謀劃策。目前,轄區老舊小區正在華麗轉身。

自2019年4月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工作啟動以來,中原西路街道各級人大代表積極參與此項工作,通過走訪入戶宣傳、現場答疑、召開居民座談會等方式,廣泛徵求居民意見和建議,掌握群眾需求和心聲,積極推進中原中路151號院、152號院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積極配合中原西路街道聘請專業設計公司進行定製化設計,設計方案几經修改,於當年6月下旬通過專家評審,9月初完成施工圖製作工作,10月底完成立項手續辦理。現在正積極推進改造項目招標工作,項目設計施工一體化和監理招標已分別於2020年1月2日和3日開標,中標結果均已公示,待中標通知書下發後將推進合同簽訂事宜。同時,已提前著手製定進場施工時序計劃,力爭手續辦理和進場施工無縫銜接。

現在,走進中原西路街道中原中路151號院、152號院,往昔樓前樓後的亂堆亂放、枯草叢生已清理一空,取而代之的將是配有花磚石凳的休閒區和整齊有序的停車位,昔日坑窪不平的泥濘小道即將變身平坦整潔的水泥路,曾經斑駁的樓體內外牆面粉刷一新。截至目前,中原中路151號院、152號院綜合整治工程整體美化工程已完成60%以上;樓體立面粉刷已完成50%以上;內部整修、綠化美化、樓體內外粉刷、樓內樓梯粉刷及燈具更換工程基本完成,正式轉入“查缺補漏”收尾階段。

改造後的中原西路街道中原中路151號院、152號院,道路通暢整潔、樓體嶄新規整,在大大提升轄區居民生活品質的同時,真正讓文明意識、整潔習慣深入社區、深入民心,為全面打造幸福和諧新中西凝心聚力、夯實基礎。

道路綜合整治加快推進

建設路街道

全力推進城市道路綜合整治工作

建設路街道按照“一環十橫十縱”道路綜合改造工程標準,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因地制宜、上下聯動、條塊結合,努力打造功能完善、特色明顯、管理有序的人居環境,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截至4月15日,桐柏路試驗段已完成外牆真石漆抹面施工3040平方米,佔總工程量的35%;飄窗拆除444個,佔總工程量的80%,空調移機數610個,佔總數的80%;蘑菇石材粘貼849平方米,佔總工程量的83%;外牆保溫施工完成38540平方米,佔總工程量的92%;防盜網拆除1007個,佔總工程量的77%。轄區違反房屋使用性質共有416家,封閉413家,整改率達99%。

建設路街道嚴控時間節點,突出工作重點,高標準、嚴要求,紮實推進桐柏路示範道路整治提升工作。注重細節。街道、社區多次同設計、施工單位進行對接,召開現場會,徵求居民意見,對設計方案進行深化細化,具體到牆體顏色、材質、空調位置等,穩紮穩打落實到位。突出實效。按照“劃片管理、分級負責、無縫對接、全面覆蓋、責任到人”的原則,多次組織召開拆違進度專項會議,研究討論組織實施,堅持問題導向,從細處入手,向實處著力,一環緊著一環擰,一錘接著一錘敲,紮實做好各項基礎工作,贏得轄區單位和沿街商戶的有力支持。嚴格考評。建立督導考核評比機制。按照每天工程進展、倒排工期和施工現場管理內容等進行考核評比排名,對最後一名的由社區主要負責人做表態發言,連續3次的對社區主要負責人誡勉談話,對施工方進行視情節罰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