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一聚會就覺得累,看見熟人就想繞道走,是種危險的人格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種經歷:在外邊碰到朋友時不希望他注意到自己,也不想和他進行交談;參加聚會會覺得很煎熬,想要早點回家;不想拓展自己的交際圈,懶得交新朋友......

這種“社交恐懼症”已經成了當今社會妨礙人際交往的主要因素。

從心理學角度看,這些現象反映了一個人的“泛社交障礙”,簡單來說就是迴避生活中的社交。

一旦處在社交活動裡就會焦慮不安,時間長了就會導致溝通能力下降,內心也處於壓抑的狀態。如果這種封閉狀態被打破,個體會很容易做出危險行為。

心理學家:一聚會就覺得累,看見熟人就想繞道走,是種危險的人格

社交宿醉(social hangover)的概念是語言學家蕭娜·考特爾(Shawna Courter)於二零一六年提出。

泛社交障礙者會在長時間的社交後出現和宿醉相似的狀態,會出汗、感到疲倦。她認為這種現象的出現是因為社交耗費了他們過多的精力,使他們承擔了太多壓力。

如果泛社交障礙者出席的社交場所越多,他們對社交的恐懼感也就越強,最終,他們會拒絕任何形式的聚會,也不想和他人說話,從而心理變得病態。

心理學家:一聚會就覺得累,看見熟人就想繞道走,是種危險的人格

心理距離分區

在認知心理學中,人和人之間的距離被劃分為三個區:舒適區、拉伸區以及恐慌區。這三個區代表著不同的社交狀態下的個體心態。

人的內心保護機制具有封閉性,如果感知到有危險就會隔斷外在信息,以進行自我保護。

所以“沒有交談就是最安全的”這一點存在於很多人的潛意識裡。

對於長時間生活在舒適區的內向者而言,一旦他們熟悉了這種舒適的氛圍,就不願離開舒適區。踏進其他圈子去嘗試那些令他潛意識裡“恐懼”的社交了。

心理學家:一聚會就覺得累,看見熟人就想繞道走,是種危險的人格

不過,我們所有人都有和其他人交談的內在需要,經常呆在舒適區就會造成自我封閉。

所以,如果你正處於舒適區,應該盡力跳出去,去和他人交流,只要我們付出努力了,就一定會獲得一段友誼,這會使我們更加的有自信,面對社交恐懼的勇氣也就增加了。

撕去“內向者”的標籤

不少人認為,性格是先天形成的,無法更改。但實際上,沒有人是絕對內向或外向的。

心理學認為,內向和外向並不是固定的狀態,只不過是不同的性格表達方式罷了。

心理學家Brian Little認為,個體會對自我或他人形成“內向”或“外向”的性格特質,這會幫助我們認識自己和他人。

所以,我們不要隨意給自己貼上“內向”的標籤,更不需要被這個定義所束縛,我們應該去探尋自己的內心需求,嘗試突破自己,找到內向和外向的平衡點。

心理學家:一聚會就覺得累,看見熟人就想繞道走,是種危險的人格

逃避和自我孤立

其實多數恐懼社交的人都認為自己沒有朋友是因為沒有人想和自己交朋友,而忽略了自己從沒有和他人進行過交流這個事實。就這樣,他們對社交保持著恐懼、躲避的態度。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種自我孤立的表現。

那些自我孤立的人並不是不想和他人交流,他們只是覺得自己身邊的人並不喜歡自己,因此處於焦慮的狀態。對社交的恐懼導致他們經常自我否定,十分缺少自我認同感。

其實想要對自己有一個客觀的認知,聽取別人的看法評價是最快速有效的。

一旦我們把自己封閉起來,就無法接收外在的信息,也無法得知他人對自己的客觀評價,更沒法從那些正面反饋中獲得勇氣。這使我們和社會的關聯越來越少,存在感越來越低,變成了一個別人眼裡“可有可無”的存在。

心理學家:一聚會就覺得累,看見熟人就想繞道走,是種危險的人格

不管我們性格有多內向,總會有幾個始終在意關懷我們的人,或許是親人,或許是曾經的密友。

可一旦你選擇自我孤立,把自己封閉起來,就無法再接收到他們對你的關懷了,這時,你的生活就會黯然失色,世界在你眼中或許也就沒什麼光了。

人是一種社會性生物,沒有任何人可以脫離社會,一個人最基本的屬性就是他的社會性。如果你與社會絲毫沒有關聯,那你的人生還有什麼意義呢?

沒有哪個人是一座孤島,我們的存在感是在與社會相互交流中形成的,即使你想要保持絕對的獨立,遠離人群。但是與人接觸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與其逃避,不如面對。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Social Psychology》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