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百姓百封家書:寧波西鄉高橋鎮新莊村周金土的一封家書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民國百姓百封家書:寧波西鄉高橋鎮新莊村周金土的一封家書

周金土致信上海中一綢緞局(商號)老闆王葵慶先生


民國百姓百封家書:寧波西鄉高橋鎮新莊村周金土的一封家書

王葵慶與周金土系同鄉


寧波城中獨具特色的尋古探幽所在,寧波最大的一個古村落,便是寧波西鄉高橋鎮新莊。隔絕了車水馬龍的城市喧囂,有著600多年曆史的新莊村靜立於世,依然保留著昔日的模樣。青磚黛瓦、木刻石雕、小橋流水、荷塘田野,古宅、古橋、古碑、古樹……原汁原味的古樸景緻,溫柔了歲月,驚豔了時光,讓人不忍離去。


民國百姓百封家書:寧波西鄉高橋鎮新莊村周金土的一封家書

寧波西鄉新莊


民國百姓百封家書:寧波西鄉高橋鎮新莊村周金土的一封家書

西鄉周氏老宅猶在


鎮上有個王升大博物舘。王興儒,鄞州西鄉鳳岙人,上世紀二十年代開辦王記米行,王記米行“升大糧足,老少無欺”,王升大反而成了王興儒正名,成為方圓百里知名商號。他的後人承祖業,誠信辦廠,生意做到上海。上海舟山路與有恆路(今即:餘杭路)交口,中一綢緞局老闆王葵慶便是他的一房後人。


民國百姓百封家書:寧波西鄉高橋鎮新莊村周金土的一封家書

王升大博物館


民國百姓百封家書:寧波西鄉高橋鎮新莊村周金土的一封家書

王升大舊鋪

新莊周氏是寧波一支有名的族望。在村內土生土長周財寶老人可謂新莊歷史“活字典”。他說,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先祖周得延自大岙遷居而來,開啟了新莊繁衍至今600多年的歷史。新莊有著樂善好施、扶助鄉鄰等良好的族風村風。周財寶自豪地說,新莊周氏家族在寧波歷史上也是一個科舉世家。新莊村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如今村內還有保存完好的30多處明清古建築。


民國百姓百封家書:寧波西鄉高橋鎮新莊村周金土的一封家書

西鄉周氏宗祠

民國百姓百封家書:寧波西鄉高橋鎮新莊村周金土的一封家書

寧波西鄉新莊周氏大宅門


一位記者如是寫道:踏著青石板,繼續穿梭在青磚瓦爿牆的里弄間。窄窄的巷弄,高高的院牆,幾株野花爬上了門楣。走進一家院子,明堂內有雕花木窗、厚重石缸;老人坐在院門口乘涼,一幅歲月靜好的模樣。周財寶介紹,新莊村設計得很巧妙:三面被護城河環繞,鄞江水從西面流入村內,寓意“好風好水”流進來;村內有36條大弄堂、72條小弄堂,保留有500餘年歷史鬱鬱蔥蔥的古樟樹、光緒年間重修的雲錦橋和古河埠頭。

葵慶吾兄:如握。

別後已有月餘,近維貴體康健、諸事迪吉為頌。弟於農歷前月十一日返家,十三日上甬造府,適吾兄已來滬,未晤,悵甚。弟本擬早日來滬,因無相當職業,故於本月廿三、四(日)來申,近日寶號定生意興隆。刻思前次所談煤肖辦事處系已成泡影,懇請吾兄隨時留意代找一處,隨其職工均可,尚希勿卻為幸。

專此,奉達。

敬請財安!

弟 金土 上啟

九 十五

(附:)來示可寄寧波西鄉新莊,信來了告我可也。

“與君聯袂,勿卻為幸”,意思是說和您在一起合作共事,我深感榮幸,請您不要拒絕。周金土找王葵慶謀事是否成功?村裡老人周財寶是不是周金土的後人?不得而知。上海舟山路餘杭路依舊繁華,上海中一綢緞局卻已消逝在大江大海中不見蹤影。


民國百姓百封家書:寧波西鄉高橋鎮新莊村周金土的一封家書

上海舟山路、有恆路(東餘杭路)路口依舊是民國風情、依舊是車水馬龍


民國百姓百封家書:寧波西鄉高橋鎮新莊村周金土的一封家書

世情如水 攝自新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