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被稱為盲夏侯,但眼光真準,難怪是曹操手下第一武將?

一、夏侯惇職位高、封邑多

夏侯惇,西漢開國功臣夏侯嬰的後代,勇猛善戰,從曹操陳留起兵之時就開始追隨,是魏國的開國功勳之一。

雖被稱為盲夏侯,但眼光真準,難怪是曹操手下第一武將?

夏侯惇在陳壽《三國志》中的記載雖然僅僅是一小段,但是其實際地位備受曹操及魏國推崇。

夏侯惇的職位經常僅次於曹操,曹操自稱將軍,夏侯惇官職司馬;曹操擔任兗州牧,夏侯惇為一郡太守;曹操攻下鄴城後,升他為伏波將軍,仍擔任河南尹一職,類似於首都市長,允許他見機行事,不受各種等級的限制;曹操征討孫權後,讓夏侯惇留在居巢,都督二十六軍;曹操晉升魏王,能任命的最高軍職前將軍就封的是夏侯惇;曹丕登上皇位後,立馬封夏侯惇為大將軍,為三軍最高統帥。

夏侯惇經常和曹操乘坐同一輛車,也可以不經通傳隨意出入曹操的臥室。

207年,曹操將夏侯惇前後的功勞統計了一下,又給他增加封邑一千八百戶,加上以前歷次分封的,共計二千五百戶。封邑,即帝王賜給宗室、功臣作為世祿的食邑。被封的越多,要麼建功卓著,要麼倍受親信。

要知道夏侯淵在216年的封邑累計才八百戶,曹操的堂弟曹仁在220年封邑累計才一千五百戶。十年前和十年後的封邑數量意味可不一樣,早年人口數量急劇減少,十不存一,207年就封邑達二千五百戶,

可見曹操對夏侯惇的器重,那可是一般將領代替不了的,實乃曹操手下第一武將。

二、夏侯惇傳記事蹟與其高職位反差很大

史書對於夏侯惇的戰功描述很少,不知道作者陳壽的想法。

雖被稱為盲夏侯,但眼光真準,難怪是曹操手下第一武將?

《三國志•夏侯惇傳》中描述:兗州叛亂之時夏侯惇被俘做過人質,還被人成為“肉票將軍”;夏侯惇攻打呂布之時被流矢射中眼睛,成為“盲夏侯”;

《三國志•李典傳》中描述:夏侯惇攻打劉備駐守的博望縣,不聽勸阻率軍進攻,被劉備伏兵所擊敗。

基本上都多為夏侯惇的敗績,其功勳卓著的一面沒有體現更多。這樣的夏侯惇事蹟和這樣的曹操手下第一武將,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三、我們從其他戰功和相關人物傳記中尋找答案

1、夏侯惇在眼睛受傷之前的功勞彙總

◆ 討伐董卓之時,曹操起義兵共計五千兵馬,在成皋縣與董卓部將徐榮激戰,副將夏侯惇參與,但都是新兵蛋子,經驗不豐富,被徐榮擊敗。後夏侯惇和曹操一同前去揚州招募兵馬。

◆ 190年,曹操攻打河內太守王匡,勝利後進駐河內(今焦作武陟)。

◆ 191年,曹操到達東郡,與黑山賊軍激戰,並順利拿下東郡。

◆ 192年,曹操擊潰進入兗州的青州黃巾軍,並得到降兵三十多萬,整編為青州軍。

◆ 193年,曹操擊敗駐紮在陳留郡的袁術,並把他趕出了兗州。

◆ 194年,曹操攻打徐州陶謙時,留下夏侯惇守濮陽。張邈和陳宮叛亂之時,曹操的家小都還在鄄城,夏侯惇聽到這一消息,立馬輕車簡從前往鄄城,並殺死謀反者幾十人,將士們這才平定下來。甄城得以守備。同年,夏侯惇跟隨曹操,進攻佔據兗州的呂布,被流矢擊中左眼,成為了盲夏侯。

從189年曹操起兵開始,到194年夏侯惇眼睛受傷,這5年時間是曹操創業發展的重要時期,曹操從無到有,建立了一小片基業,為自己以後“挾天子以令諸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段時間裡夏侯惇一直是曹操手下統軍的第一人,為曹操衝鋒陷陣,立下了汗馬功勞,但這些成功戰績都記錄在了曹操的傳記中,夏侯惇的功勞只是隱藏不顯,從後期曹操對於夏侯惇的封邑數量可以看出,期間夏侯惇功勳卓著,備受曹操尊重。

2、夏侯惇成為盲夏侯之後的功勞彙總

雖被稱為盲夏侯,但眼光真準,難怪是曹操手下第一武將?

夏侯惇左眼受傷,士兵們都稱其為“盲夏侯”,夏侯惇很是厭惡這樣的稱號,照鏡子之時怒把鏡子摔在地上。從此以後曹操就很少派夏侯惇出征前線,一般都在後方穩定曹操的地盤,或者作為支援部隊援助前線。後期曹操的重要發展,包括幾次攻打徐州、攻佔豫州以及之後的官渡決戰,曹操都選用曹仁、夏侯淵、于禁、樂進、李典、徐晃等名將,輪替著讓他們擔任先鋒、殿後。

◆ 夏侯惇接連擔任陳留太守、濟陰太守、河南尹

夏侯惇在後方的政績和對前線的支援工作做得還是相當不錯的。

雖被稱為盲夏侯,但眼光真準,難怪是曹操手下第一武將?

當時大旱,蝗蟲四起,夏侯惇截斷太壽水做成一個池塘,他親自擔土,帶領將士們一起向老百姓宣傳種稻的好處,老百姓得以渡過了難關,軍隊也得以補充糧草。

在官渡決戰之時,荀彧和夏侯惇在後方,兩人一文一武,為前線作戰提供了堅實的後勤保障。

曹操平定河北時,夏侯惇作為支援部隊,擔任後衛以阻擋後面的追敵。

202年,劉表讓劉備侵犯北方,到達葉縣。曹操當時正在冀州收拾袁紹殘餘勢力,於是派後方統領夏侯惇前去抵禦。

207年,曹操北征烏丸,曹操將夏侯惇前後的功勞統計了一下,又給他增加封邑一千八百戶,加上以前歷次分封的,共計二千五百戶。

216年,夏侯惇跟隨曹操去征討孫權,後來孫權請求投降,曹操留下夏侯惇讓他都督二十六路人馬,留守居巢。一方面構築防線,防備東吳,另一方面屯田積累糧草,做戰前準備工作。

3、夏侯惇的另一面特殊功績

◆ 夏侯惇對曹操十分忠誠,比如兗州叛亂之時,夏侯惇首先考慮的就是保護曹操的家人,之後在後方的所作所為也很讓曹操放心。其死後諡為“

忠侯”。

為人儉樸,所得的賞賜全部分給其他人,不以權謀私,一生不置備產業,至死家無餘財,品格高尚。

◆ 還有一點,就是夏侯惇善於發現人才和結交人才,這點成績在其他人物傳記中有所記載,所謂的盲夏侯,眼光也很準。

(1)提拔典韋

雖被稱為盲夏侯,但眼光真準,難怪是曹操手下第一武將?

典韋,相貌魁梧,力氣過人,被當時陳留太守張邈賞識,徵為軍士,曾經單手舉起過牙門旗。後來張邈叛變曹操,典韋投靠身在甄城防守的夏侯惇,自此跟隨夏侯惇四處征戰,數次殺敵有功,每次戰鬥,常為先登,勇往直前。後被曹操任命為都尉,安排在自己身邊。

(2)提拔韓浩

190年,曹操率軍攻打河內太守王匡,勝利後進駐河內。當時夏侯惇知曉王匡的從事韓浩是位奇才,與其相見後,大為讚歎,於是招募了韓浩跟隨自己征戰。

在夏侯惇被俘當做人質之時,韓浩挺身而出,一番痛斥,採用一種妙法才是使夏侯惇免於一死。後來韓浩成為了是屯田制的發起人之一,為曹操勢力積蓄力量做出的極大的貢獻。

(3)舉薦衛臻

衛臻是衛茲的兒子,當年曹操陳留起兵,得以衛茲的財產資助才得以起兵五千。後來衛茲在隨曹操征戰董卓時戰亡,曹操每次路過陳留,必定派使者前去祭掃他的陵墓。

夏侯惇擔任陳留太守的時候,就舉薦了衛臻擔任計吏,一方面是為了其父衛茲的功勳,另一方面發現衛臻也是一位人才。後來的衛臻位於司徒,名列三公。

(4)交友田疇

雖被稱為盲夏侯,但眼光真準,難怪是曹操手下第一武將?

田疇,是三國時期的一位隱士,一位義士,小編在之前的文章提過他的事蹟。

因為田疇的功績,曹操想給田疇封侯,田疇一直不同意。於是讓夏侯惇前往試探其心。別看夏侯惇平日裡位高權重的樣子,但是與田疇交友甚密,兩人興致相投。經兩人的交談,田疇之意已決,曹操知道後喟然嘆息,不再勉強,任田疇為議郎。

結語:

夏侯惇作為魏國的開國元勳,前期戰功卓著,協助曹操在創業初期度過難關,建立一片基業;後期作為地方高官和軍隊統率,都能忠心耿耿,守備一方,讓曹操外出征戰而不用為後方擔憂;又為人簡樸,不以權謀私,一生不置備產業,至死家無餘財;跟從曹操的人才策略,積極招募發掘提拔人才,難怪能做到魏國的三軍統帥。就如羅貫中所言:“開疆展土夏侯惇,槍戟叢中敵萬軍。拔矢去眸枯一目,啖睛忿氣喚雙親。忠心力把黎民救,雪恨平將逆賊吞。孤月獨明勘比倫,至今功跡照乾坤。”

參考資料:裴松之《三國志注》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尊重歷史、還原歷史、學習歷史,更多關注“老馬識途看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