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歌曲與傳說已經緘默的時候,
建築還在說話。
這些考察影像雖不是藝術創作,但它們有著比藝術作品更為豐富的價值維度。
我們期待這些交織了歷史、學術甚至政治的考察影像,在更為深入的研究中顯現其真正的價值。
自1840年國門被強制打開,東西方各國的所謂"探險家"們(主要是一些商人,軍官,傳教士,學者)不斷到中國來進行所謂的"探險","遊歷"和"考察"活動,拍攝了大量舊中國的影像資料,蒐集各種政治,經濟,軍事情報。
在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結影響下,中國本土的知識分子也積極投身於對祖國的科學探索。
四川水利考察相冊《知微影集》三冊為民國期間四川省水利局職員自制的影集,以四川境內的水文站為線索,對四川各地進行考察並製成《知微影集》三冊。最終這三冊影像資料成為反映民國時期中國西南地區風貌及水文發展的重要影像資料。
《知微影集》全三冊中記錄了四川境內長江、岷江、金沙江流域的成都、奉節、萬縣、渠縣、廣安、重慶、南充、遂寧、廣漢、彭縣、新都、華陽、眉山、犍為、松潘等地名勝、習俗及水文情況。
松潘位於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內,地處川西北高原,屬青藏高原的東部邊緣,歷來是川、甘、青三省毗鄰的交通要道,也是三省邊境的政治、軍事重鎮和漢、藏、回、羌各民族商貿交易的中心。
松潘近絲綢之路,在貿易活動中,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波斯商人多有往來松潘,回族及其他民族的商人逐漸移居,與藏族、漢族人民雜居,使松潘成為四川省主要回族聚居地。從茶馬互市擴展到其他產品貿易,松潘曾經在歷史上是川、甘、青三省邊境最大的貿易集散地。在這裡自然景觀和歷史人文景觀富集,人與自然和諧相融,5種文化板塊:長征史詩、藏文化、羌文化、歷史文化、藏傳佛教文化影響深遠。
自西漢元鼎六年(前111),在此設立湔氐道始,為歷代道、州、衛、所治所。據民國版《松潘縣志》記載,明清時期已是“人煙稠密,商賈輻輳,為西陲一大都會”。
明洪武十三年(1380),並松州、潘州、改稱松潘軍民指揮司,設立松潘衛,隸四川行都司,新拓城牆西沿山麓,跨崇山到西岷頂,沿山至岷江河邊,貌似將軍冠包山城。環周十里三分,風貌威嚴,凜凜雄姿,昭著華夏。
傳說,城牆修了一個甲子,原土城牆是用大石墩作基礎,以土石做原料,兩尺高為一層,厚一丈餘,廂夾板滾壓夯築的土城牆。原有土城牆和後來新拓的包山城牆,依據地形,幾個山頭組成,貌似九龍歸位,岷江橫穿其中,形成小小盆地。
東南西北四城門外都加築甕城,用以屯兵戍邊為營防地。古城於1941年慘遭日本飛機轟炸,特別是東、南、北三道城門那些精巧的浮雕圖騰人鹿、白鶴、海馬、雄獅、戲珠、鹿鶴、同春及城門上磚石碑坊、兩側蓮花墩石柱、磚柱亦遭毀壞。
“保存最完整、最典型和最大的地震遺蹟”
——1933年中國疊溪7.5級大地震遺蹟
在這個湖泊下,曾經有一個繁華千年的古城,在1933年一個普普通通的下午,在頃刻間被地震從地圖上抹掉了……讓人驚詫的是這個遺蹟的美,不誇張地說,它可能是“中國最美的地震遺蹟”。
疊溪海子實際上就是岷江主流的一段,是地震形成的堰塞湖。湖面寬只有大約1公里,但是長卻有10公里之多,海子由上下兩處接連而成,形如腸狀。海子周圍青山環抱,湖岸翠草叢生,湖水碧波盪漾,景色優美迷人。
古城就是疊溪城,為歷代邊防重鎮,扼川西平原通松潘草地及青海、甘肅交通要塞,長期為重兵把守。據《茂州志》記載: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即在此置蠶陵縣,唐初為冀州,明為疊溪千戶所,清改為衛,民國隸茂縣。而疊溪城為“貞觀時築,明洪武十一年御使大夫丁玉討復故地,命指揮童勝復築。高一丈,圍三百幾十丈,門四。成化間重修。”疊溪城扼松茂要道之衝,即是軍事重鎮亦是商人集散地。民國時屬茂縣所轄疊溪區,城內商賈雲集頗為繁華。
這張石刻的資料實在是查閱不到,但是松潘的石刻是非常知名的。
松潘古城,其保存完整的城牆,無論是他的長度、高度、厚度,還是城門上精美的浮雕石刻,在民族地區都是首屈一指。
而這張龍形和祥雲的巨幅石刻,不知道坐落於何地,後來又發生了什麼,現在被流落於什麼地方。
松潘地處川西北高原、屬青藏高原的東部邊緣,歷來是川、甘、青三省毗鄰的交通要道,也是三省邊境的政治、軍事重鎮和漢、藏、回、羌各民族進行商貿的中心。
民國時期松潘的藏商、寺廟商集中在熱務溝、漳臘、牟尼溝、毛兒蓋及縣城附近。1900年至1937年松潘的商業已具有相當規模,有名的六大茶號、四大商號已形成。後期還打通了鹽業運輸線、出現了一年一度的皮莊會、茸莊會等。
《松潘縣志》記載,明代這裡有前、中、後三座寺廟,殿閣相望,香火旺盛。後來前兩寺大部頹敗,留下中寺一間觀音殿和溝谷頂端的後寺建築基本完好。後寺現為道家神廟,殿內供奉黃龍真人像。迄今每逢農曆六月中黃龍寺傳統廟會,方圓數百里的藏、羌、回、漢各族群眾便會聚在此,或進香朝山、入寺祈禱,或遊樂賞景、歡歌喜舞。
川主寺位於松潘縣城北郊17公里,為川西北高原第一重鎮,同時又是連接黃龍、九寨溝、紅原、若爾蓋等風景區的樞紐。它南距成都337公里,北距九寨溝88公里,東鄰黃龍39公里,西去大草原43公里,是“黃龍-九寨溝”黃金旅遊熱線上的必經之地。
這裡草場廣闊、牧草茂盛,畜牧業十分發達,形成了川西北獨特的草原遊牧風光。這裡屬安多藏族(牧區藏族)聚居區,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遍佈著大大小小莊嚴神秘的寺院廟宇,有著眾多虔誠善良的佛教信徒,充滿著濃厚的藏傳佛教文化氛圍。
石棺葬亦稱“石棺墓”,是羌族特色顯著的墓葬,古代墓葬形式之以石棺為葬具的墓葬,棺以石板或石塊構成。
石棺葬是一種獨特的墓葬形式,在西北主要分佈於青海和甘肅。最早出現在紅山文化、夏家店上層文化和半山文化,年代最遠可追溯到5000年。學術界對石棺葬的來源和族屬很早就指向西北地區的氐羌民族。
岷江上游有一種“石棺葬”文化。岷江上游已發現的石棺葬,分佈在松潘縣鎮江關以南,西北到黑水縣維古,東達茂縣東部和北川縣,西至理縣雜谷腦河兩岸,南到汶川縣綿池一帶。其中以茂縣城及其附近的墓區較大,往往一處有成百座石棺葬。它們大多分佈在河流兩岸的半山上。
松潘自古就是康藏之地,青稞和酥油茶讓藏族人和他們的犛牛、羊群,在這裡的草地中和高山間自由生息。
民國《松潘縣志》中這樣記載:“行冰天雪窖中不畏冷,雖數日無水草,猶馱二百餘外,行走不衰,真邊地之寶畜也。”同時,犛牛流傳在青藏高原的神話也有多種。在藏地一些地方,犛牛被牧人敬畏為神牛,成為藏民族崇拜的生靈。如今我們在藏族民居中,隨處可見將犛牛頭骨掛在院門或室內牆壁上,他們認為,供奉犛牛頭骨可以消災辟邪。
松潘古稱松州,追溯歷史可至戰國時代。公元前316年,秦滅蜀後在今松潘川主寺鎮建立湔氐縣;唐貞觀十二年(638年),吐蕃首領松贊干布向唐求婚未允,率兵攻打松州,促成了後來的唐番連姻文成公主進藏,使大唐西部邊關保持了近百年的穩定局面;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置松州、潘州二衛,後併為松潘衛,從此有了“松潘”之名。
松潘草原歷史悠久,早在黃帝時期,蜀國的先民就在松潘這塊草地上繁衍生息。魏、晉、南北朝、隋、唐,吐谷渾、党項羌、鄧至羌、回紇人、吐番人也先後在松潘草原飲馬放牧,遷徙融合,陸續經草地進入岷江、涪江河谷,漸漸形成現在的藏、羌、回、漢共同生活的局面。
松潘草原是四川省西北部的草原。從川主寺西行出黃勝關上尕尼臺,就進入了大草原。這裡草場廣闊、牧草茂盛,畜牧業十分發達,形成了川西北獨特的草原遊牧風光。
當年的松潘,在光緒末年的城北漳臘發現了金礦,即以其蘊藏量大、品位高、顆粒粗、成色好、融耗低而獲“漳金”美稱,蜚聲海內外,在這偏遠的川西高原頓時迎來持續幾十年的淘金熱。
20世紀初,漳臘金礦發展到鼎盛時期,南起川主寺橋頭,北至祈命、達波山東側,岷江兩岸約16平方公里的礦區一度多達三萬人。內地無數的窮苦人家,紛紛來到這片稱作“金河壩”的山溝淘尋心中的夢想。
漳臘金礦發現於清時,由當地藏人發現,後漸漸傳於漢人知。清末,民間逐漸開始有人採金,收穫頗豐。民國二年(1913年),松潘漳臘金礦開始挖採。解放前共開採黃金100多萬兩,約32噸。最高年產量6—7萬兩,採金人員從四面八方彙集,最多達2萬餘人。
莊學本先生曾在日記中記載:“槽子開鑿深數百步,歷灰而至板(即流沙而至岩層)及產金,此均經驗之所知,百試不爽。於是挖其沙盛於竹籮中浮出,堆於溝旁,和以水,傾於木槽中瀝而淘之。木槽為木板所特製,寬一尺,長四尺,如梯狀,上用木條數根橫釘其上。泥漿經木槽時以鐵釘鈀淘之,於是泥沙碎石均隨水下注,金及細石以質重停留於橫條上,遂取槽上所留之什物,又傾之於一斗狀之木器中,就水濯之,漂去碎石,木器之底角有一圓形小孔,久之,雜質去盡而金則燦燦盡留於小孔中,大者如磚如石,小者如米如沙,已為純金,不再稍加提煉。”
松潘之地,山峻河陡,水流瀉急,土人過河以篦索橫越河身,攀懸而過。
松潘是歷史上內地與氐羌吐蕃等民族茶馬互市的集散地,商業較為繁榮。
每年冬季到來,回、漢、藏、寺廟商都集中在黃勝關外,自發地組成茶馬互市幫口會。搭起帳篷,堆滿物資,等有千餘人以後開始交易。
20世紀初,漳臘金礦發展到鼎盛時期,南起川主寺橋頭,北至祈命、達波山東側,岷江兩岸約16平方公里的礦區一度多達三萬人。內地無數的窮苦人家,紛紛來到這片稱作“金河壩”的山溝淘尋心中的夢想。他們就居住在這些簡易的搭建帳篷裡。
松潘藏族主食為青稞糌粑、奶酪、牛羊肉、蔬菜(土豆、蘿蔔等),青稞酒、玉米酒。
影像中貌似是一位外籍人士在製作奶酪,但是具體是哪位,卻無從知曉。
松潘的奶酪曾經因為一位英國植物學家而聞名中外,這位英國著名博物學家、植物學家、探險家歐內斯特·亨利·威爾遜先後受聘於英國維奇園藝公司和美國哈佛大學阿諾德樹木園,自1899年至1910年,4次深入中國西部收集植物,足跡遍及四川、重慶等省市,出版了影響世界園藝史的著作《中國——園林之母》。其中他在一路的跋涉、勞頓之後,坐落在川西北的邊陲小城——松潘縣讓他眼前一亮。他在日記中寫道“這裡海拔雖然較高,但氣候適宜,一年四季溫和,一般情況下都有著明亮的湛藍色天空。牛奶和犛牛奶酪非常合我的口味,蔬菜和水果更不用說,不但新鮮而且品種多樣。”
這些老照片記錄下川西北高原千姿百態的山川大地和多彩的人文風情。時過近百年後,這些照片中的天未變、地未老,但生存在這塊土地上的藏、羌等各族人民的物質生活條件和精神世界卻發生了鉅變。若今日再走入畫面中的實地,必有今非昔比之感。但舊景仍需細觀,只有不忘過去,才能深刻了解今日,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