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房:建筑绝不只是栖身之地(国家命运·时髦大清·连载88)

中国古典建筑规制完备,自成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建筑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至近现代,随着西洋文化的传入,中国的建筑风格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最早出现在开埠的口岸,特别是洋人的租界里。

如今,我们在上海、厦门鼓浪屿、天津和汉口旧租界区,还是能一眼发现那些迥异于中国古建筑的洋房。全国各地,也有不少掺杂了中西风格的营造法式。


洋房:建筑绝不只是栖身之地(国家命运·时髦大清·连载88)

鼓浪屿洋房

不过,梁思成先生在《中国建筑史》中对这些建筑的评价并不是很高:“圆明园虽以欧式建筑为点缀,各地教会虽建立教堂,然洋式建筑之风至清中叶犹未盛。自清末季,外侮凌夷,民气沮丧,国人鄙视国粹,万事以洋式为尚,其影响遂立即反映于建筑。凡公私营造,莫不趋向洋式。然在当时外人之执营造业者率多匠商之流,对于其自身文化鲜有认识,曾经建筑艺术训练者更乏其人。故清末洋式之输入实先见其渣滓。然数十年间正式之建筑师亦渐创造于上海租界,泊乎后代,略有佳作。”(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2月第一版《中国建筑史》第353页)


洋房:建筑绝不只是栖身之地(国家命运·时髦大清·连载88)

介绍旧租界里洋房的专著和文章很多。今天,咱们不聊这些纯洋式的建筑,而把有限的篇幅让给那些近代“中西合璧”的营造法式。

石库门:专为中国大家庭聚居设计的“洋房”

1853年9月7日,小刀会发动起义占领了上海县城,加之几年后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的进攻,大量华籍逃入租界避祸并定居与此。

这使得上海租界区内的住房骤然紧张。租界区里的很多洋商抓住商机,建设了很多成排的简陋棚户房。这些木板制成的房子极易着火,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1869年9月24日,上海租界当局对《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做了修订补充,重新公布了《上海洋泾浜北首租界章程》及《后附规例》。这个章程的《后附规例》,对租界内大量易燃的简易联排木板房予以取缔。

洋房:建筑绝不只是栖身之地(国家命运·时髦大清·连载88)

之后,在租界里出现了一种以江南“天井院”规制为底本设计建造的住宅。这些住宅均以石料门套装饰大门,门首设计整齐划一,在街面上联排毗邻,故被称为“石库门”。

作过《苏报》主编的清末无锡人邹弢曾在上海生活多年,他在其小说《海上尘天影·第十三回·抢地呼天灵妃割股,含愁忍耻才女灰心》里写道:“门前两间一个石库门,门内大庭心,第二进三间两厢,中系客堂,后面三间正房,两个厢房,一厢是灶房,一厢是书房。第二进两首又有两个房。”

邹弢的描述是早期石库门格局的实录。


洋房:建筑绝不只是栖身之地(国家命运·时髦大清·连载88)

石库门最早的居民多为来沪经商的大商贾,他们往往阖家而居。因此,石库门的设计必须满足大家庭聚居的要求。早期石库门的单体设计,多采用苏州式大宅最后一进上房的规制,即,整套住宅是一个二层的天井院。前部是二层五开间,或三开间,主房居中,共三间,五开间的有两间厢房分列左右;后部是单层的厨房和多用途屋。

主房正中是客堂,南向有一道可以拆卸的落地门窗。如果需要,可以临时拆卸下来,使客堂与天井连成统一的空间,供祭祖、宴客时使用。

客堂两侧是次间,次间南侧是厢房。二层包括前楼、前后厢房和晒台。

这种住宅设计完全是为了适合三世同堂的传统大家庭聚居。其中,家长房间最靠近客堂,一般为底层次间或二层前楼。其它各房间居住次序一般为:子女住次间或厢房,仆役住余屋。

上海租界寸土寸金。因此,石库门大多天井狭小,结构紧凑。其整体风格是仿照英国联排建筑形式,在住宅群布局上具有明显的西洋城市民居特点。同时,也正适合上海城市土地的特点。


洋房:建筑绝不只是栖身之地(国家命运·时髦大清·连载88)


至清末民初,随着上海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来上海讨生活的移民越来越多,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公司职员、商贩和知识分子。这些移民囊中羞涩,家庭单元也很小,既没必要,更无力承担整幢石库门的租金。将整幢石库门分割零租就成了现实需求。一般情况下,房东会将整幢石库门租给二房东,二房东再将房间做一番改造,自用一部分,将剩余房间分租给房客。

同时,“小户型”石库门的建设也应运而生。在新建石库门中,五开间、三开间的大房子几乎没有,取而代之的是两开间,甚至单开间的小房子,而单开间最为流行。

为了增加房间数量,二层也变成了三层,单层厨房的屋顶还加盖了亭子间。由于亭子间朝北,租金低廉,适合经济条件拮据的租户,许多文人和知识分子初到上海时都会选择亭子间租住,其中就有鲁迅。

此外,由于石库门里弄大多坐落在繁华地段。很快,其商业价值就被人们挖掘殆尽。

商人们租用石库门,一般在底层经商,加工商品,堆放成品和物料,而租客一家可以住到更干燥宜居的二层。石库门,又成了商住两用的海派建筑。

南浔老宅:马头墙里摩登楼

南浔古镇,位于今天的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是五口通商的直接受益者,此地盛产著名的“辑里湖丝”。上海开埠后,此地出产的大量湖丝经上海外销。南浔因经营丝业发家致富的商贾有几十家,出现了所谓“四象、八牛、七十二黄金狗”的富商群体:财产达百万以上的称“象”;50万以上不及百万的称“牛”;20万以上不及50万的称“狗”。

这些发了大财的人在家乡大兴土木,经营丝业不仅让他们赚得盆满钵满,也让他们见识了十里洋场的繁华。于是,在南浔出现了一大批传统江南园林与西洋建筑糅杂的豪宅。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三处:小莲庄、张石铭旧宅和崇德堂(刘氏梯号)。

这三处园林式豪宅有个共同特点:明清传统式样的园林景观里掺杂着西式洋楼,颇有些“混搭”的味道;不过,这些红砖洋楼绝不会为外人识见,因为,它们都被隐藏于中式园林里面,在高高的“马头墙”背后。


洋房:建筑绝不只是栖身之地(国家命运·时髦大清·连载88)

我曾经去过南浔三次,这些建筑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处:一处是小莲庄的“东升阁”,也叫“小姐楼”。其外形酷似传统的塔式建筑,但和江南民居白墙灰瓦的传统风格不同,“小姐楼”的外墙使用红砖,窗户和内部装修、家具全是欧式风格,属典型的中西混合风格建筑;另一处是张石铭旧宅里的西洋舞厅,这座建筑坐北朝南,使用的券形门窗是典型的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厅内有欧式立柱,其风格属于多立克、克林斯古希腊风格的混合。地面上铺的是法国地砖,舞池里还建了欧式壁炉。


洋房:建筑绝不只是栖身之地(国家命运·时髦大清·连载88)

不过,南浔这些“中西合璧”的建筑,以我个人的现场观感却并不十分受用。确如梁思成所言:“清末洋式之输入,实先见其渣滓。”


洋房:建筑绝不只是栖身之地(国家命运·时髦大清·连载88)


南浔还有个嘉业堂藏书楼很值得一看,嘉业堂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私家藏书楼,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租界市政建设和管理的示范作用

租界是“国中国”,是对中国主权的践踏,百年租界史写满了屈辱。但也不可否认,中国城市的近现代化市政建设及管理,却肇端于租界,然后才不同程度地延伸到其所在城市的新旧城区。

市政建设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路政。中国旧式城市道路多为土路,“晴时一身土,下雨两脚泥”。

上海尚未正式设立租界的1846年,侨居的洋人就在黄浦江西岸修筑了第一条新式道路。这条路用碎石铺设,因为洋人经常骑着马在路上来往,国人遂称之为“马路”,这就是马路这个词的词源。

至1860、1870年代,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已经整修了30来条城市大道,道路很宽阔,可容三四辆马车并行。


洋房:建筑绝不只是栖身之地(国家命运·时髦大清·连载88)

那之后,华界看到租界市政道路建设带来的便利,也开始效仿。1895年,上海华界成立了“上海南市马路工程局”。

1897年,由上海官府出资并施工的“南市外马路”交付使用,这是上海华界第一条马路。这条路自十六铺至陆家浜,约长2公里,是一条砂石路。

1905-1911年,上海华界又新建、改建了l00多条新式道路。

中国城市的公共照明系统也是自上海租界始。那之前,城市内根本没有公共照明,一到夜晚,城市里一片漆黑。

1862年,“大英自来火房”在今天苏州河南岸西藏路西侧开始建设。所谓“自来火”,就是煤气。“自来火房”的产品是通过煤炭,制造煤气,供点灯使用。

1865年11月6日,“大英自来火房”正式投产,先是向公共租界私人用户供气。当年12月8日,开始向租界内公共路灯供气,上海街头第一次出现了煤气路灯。与此同时,法国商人也筹建了煤气厂,向法租界供气。不过,法商经营的煤气厂后来被“大英自来火房”收购,英国人取得了法租界的煤气专营权。


洋房:建筑绝不只是栖身之地(国家命运·时髦大清·连载88)

1882年,英国人在今天武昌路与乍浦路口东南角,开设了上海电光公司。1888年,上海电光公司改组为新申电气公司。1893年,新申电气公司被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收购,这就是“工部局电气处”。

上海的公建、住宅和街头,电灯也亮了起来。至1935年年底,电灯照明在上海彻底取代了煤气照明。

此外,城市中的公厕、电话、城市公园、上下水系统等市政设施的开辟和建设也都是“租界创始于前,华界继踵于后”。中国城市市政建设的早期近代化,是由租界带动起来的。

城市不能光有先进的市政设施,还必须辅之以先进的市政管理。在这一点上,也是“租界创始于前,华界继踵于后”。

上海有两块租界,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公共租界的管理中枢是工部局,法租界是公董局。二者名称各异,但在机构设置和运作方式上则基本一致。

租界当局将西方近代市政管理制度复制移植到了租界,逐渐形成了一套有明确分工、清晰职责的租界市政管理模式。

这些市政管理包括市容卫生,污水处理,消防安全,治安维护,等等等等……必须承认,在那个时代,租界的市政管理是高效的。

而那时华埠的管理还仅限于“绥靖地方”,几乎没有什么公共管理和服务。这就使二者产生了巨大的反差。

这种巨大反差倒逼着租界所在城市官府不得不做出改变。上海、天津、厦门、汉口等城市纷纷效仿。虽然积重难返,一时难以望其项背,但确是中国近代化市政管理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开端。

在结束本文前,再澄清一个小事情。这个段子曾经在网上疯传:青岛原“德租界”的下水道,在高效使用了百余年后,一些接口零件需更换。经查询,当年的公司已不存在,一个德国企业发来电子邮件说:根据德国企业的施工标准,在老化零件周边3米范围内,可以找到存放备件的小空间。中方依建议果然在里面发现了油布包好的备用件,依旧光亮如新。

首先,德国在胶州湾和青岛并没有专管租界,那是“租借地”。

其次,这绝对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从现存德国在青岛建设的下水系统实物来看,均为高约80厘米,宽约40厘米的椭圆形管材。这些管道的上半部分是水泥,下半部分则在水泥上贴了层瓷瓦以防污水的腐蚀。

水泥管道何来“光亮如新”的接口零件?

讲这个故事的人,一定是把污水处理系统里的大口径水泥管道,与已经入户的自来水小口径金属管线混淆了。

最后说句我自己的心里话:无论中国传统建筑,纯西洋式建筑还是“中西合璧”建筑,因为有其审美情趣,加上实用性,都是具有双重价值的作品;而那些毫无特色的建筑,充其量不过是个栖身之地而已……

康涛

2020年9月24日于北京研磨时光咖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