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簡史:告訴你不“簡單”的銀川(下)

西陲都會“小南京”

明代的寧夏鎮城在清代稱為寧夏府城。

清乾隆三年(1738年),寧夏發生大地震,府城“官民房舍,瞬息之間一齊坍塌”,“震後繼以水火,民死傷十之八九”。


乾隆五年,清廷在明代寧夏鎮城的舊址上重修寧夏府城,城垣規模大為縮小。


重建工程自乾隆五年五月始,於第二年六月告竣,共用去庫銀314,529兩。


重修後的寧夏府城,周2754丈,城牆高2丈4尺,基闊2丈5尺,頂厚1丈5尺,並以磚石包砌。


城門仍以明代舊制建為6座,建有甕城門6座,城樓6座,甕城門樓6座,角樓4座,炮臺鋪樓24座,水溝62道,六門馬道6座,水關4座。


在南薰門外建關廂土城1座,周長598丈。設關門1座,曰朝陽。在德勝門外建關廂土城1座,周長436丈,城牆高厚與南關相同。設關門1座,曰永安。


地震前,寧夏府城“人煙輻湊,商賈並集”,被時人譽為“小南京”。


震後雖重建城郭,但規模小於舊寧夏鎮城,人口驟減。直至乾隆中後期,府城景況才逐漸恢復,“西陲都會”、“小南京”的美稱又不脛而走。

銀川簡史:告訴你不“簡單”的銀川(下)

據成書於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的《寧夏府志》記載,恢復元氣以後的寧夏府城,建有萬壽宮、寧夏府署、寧夏縣署、寧朔縣署及所屬司院部局等官衙署所40餘處,學宮、書院、社學共7所。


府城內外的壇廟祠閣、寺宮庵院、堂臺殿觀有80多座,其中較有名的有山川社櫻壇(南薰西路)、先農壇(銀川商都東)、東魁閣、文昌宮、關帝廟(南門南)、城隍廟(銀川景嶽小學)、永祥寺(中山公園)、清寧觀、福寧寺(富寧街)、報恩寺(銀川商城東)、正覺臺、十方院、地藏庵(前進街西)等。


城內外聳立形制迥異的石坊、牌樓有50多座。


城中最大的四牌樓矗立在今鼓樓四面,東曰東來紫氣,西曰西土孔固,南曰南薰解懾,北曰北拱神京。


在今利民街西側有乾隆皇帝御書賜雲貴總督張文煥之父張應賦坊曰云林幽。


在清和門大街(解放東街東)有御書賜清代名將、勇略將軍趙良棟牌坊曰勇略邦屏,牌坊兩側的對聯是“憶昔鷹揚能百勝,每思方略冠三軍”。


數目眾多的石坊、牌樓,構成清代寧夏府城的一大景觀。


當時的寧夏府城街道井然,通衙四達,共有127條街巷。


有的因官署衙門得名,如左司衙門巷、總府東柵口、儀賓府街、鞏昌府巷等;有的因寺觀廟閣得名,如白衣寺巷、關帝廟巷、藥王廟街(中山南街北段)、波羅庵巷等;有的則以市集得名,如羊市街、碴子市街(朝陽街)、糠市街(鼓樓北街)等。一些街巷名,至今仍為銀川市居民所熟知,有的則一直沿用下來,如羊肉街口、鐵匠街(利民街)、蘆蓆巷(仁義巷)、柳樹巷(鼓樓南街中段)、王元大街(民族街)、草巷(中興巷)等。


城內集市有17處,計有米糧市(民生巷南段)、羊市、豬市、青果市、炭市、碴子市(朝陽街北段)、南北柴市(玉皇閣南北街)、番貨市(鼓樓南街北段)、麻市,故衣市(業勤巷,原稱棺材巷)、木頭市(進寧北街南段)、箱櫃市等。


從外地來寧經商的人也不少,以山西商賈居多,在府城南還建有山西商民會館。


清代末年,府城出現由山西人創辦的敬義泰、天成西、隆泰裕、合盛恆、百川匯、廣發隆、福新店、永盛福等八大商號。都市繁榮盛況,由此可見一斑。

銀川簡史:告訴你不“簡單”的銀川(下)

民國寧夏省城


民國建元,改府為道,稱朔方道,領寧夏、寧朔、中衛、平羅、靈武、金積、鹽池、鎮戎八縣。寧夏府城遂稱朔方道郡城。


1928年10月17日,經國民政府批准,以朔方道舊屬八縣及民國初寧夏護軍使轄之西套蒙古阿拉善額魯特旗和額濟納土爾息特旗屬地合併建為寧夏省。


1929年1月1日省政府正式成立,朔方道郡城改稱寧夏省城,為寧夏省會。


1944年1月,經省政府呈准國民政府行政院,將寧夏省城設置銀川市,成立市政籌備處。


1947年4月18日,銀川市正式成立。


但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銀川市的名稱並不為人熟知,仍習慣稱為寧夏省城或寧夏城。


民國寧夏省城是寧夏省政府所在地,同時又是寧夏縣、寧朔縣縣署治所。


1913年,寧朔縣縣署移置新滿城。1940年,寧夏縣因與省名雷同,改稱賀蘭縣,縣署從省城遷到謝崗堡(習崗)。


同年,劃原寧夏縣、寧朔縣部分地區成立永寧縣,縣治設楊和堡。

銀川簡史:告訴你不“簡單”的銀川(下)

民國期間的寧夏省城,城郭仍沿襲清代寧夏府城舊制。


從成書於1925年的《朔方道志》城圖上看,省城東至南門大街、北門大街(中山南北街),西抵南王元大街、北王元大街(民族南北街),署所民屋櫛比,幾無隙地。


其餘則地多閒曠,尤以城西地片為最。西門大街(解放西街西至利民街)兩側,除沿街一排門前店鋪、門內四合院外,南北皆盡空曠之地,白鹼泛起,篙草叢生,滿目荒涼。


在1942年以前,省城街巷沿襲清代寧夏府城127條街巷名稱。


1942年,寧夏省主席馬鴻逵為了在寧夏提倡蔣介石推行的“新生活運動”,對明清時代流傳下來的街巷更換了名稱。


一直沿用至今的有新華街、中山南北街、民生街、民族南北街、利民街、富寧街、仁義巷、永康巷等。


1944年10月,在寧夏省城西府井街(新華東街步行街至民族南街)報恩寺舊址成立銀川市政籌備處,對東西大街、中山南北街、新華街進行拓寬改造,由當街房主出資修建。


東西大街沿街鋪面及住房一律砌為青磚門面。中山南北街兩邊鋪面住房則全部出簷建廊。


在新華街(新華飯店至步行街口)均建為二層磚木樓房,以圖整齊劃一,並翻建原“覺民學社”大劇院(銀川劇院),拆除“平康里”(新華購物中心東),闢為平房出廊簷的新市場。


改建明代南關“昭陽門”為雙城門,由馬鴻逵親筆提名為“勝利門”,以慶祝抗戰勝利。

銀川簡史:告訴你不“簡單”的銀川(下)

與此同時,將東西大街、新華街(東段)土路鋪築為寧夏特有的黃膠泥混砂石路面,令沿街居民分段拉石碾層層潑水壓平,路面呈褚紅色。


省城其它街巷,則一直是土路鋪墊。


東西大街行人稀少,偶見達官貴人乘馬拉的轎車子往返,汽車則寥寥無幾。


常見馱炭運貨的駱駝隊珊珊行進在大街上,也有趕羊群進城上街的,構成民國寧夏省城的一道風景。


1933年以前,寧夏省城沒有任何近代工業設施,僅有一些手工業作坊。


1934年,省政府出資從北平購進一部相傳為西太后慈禧照明之用的發電機,成立寧夏電燈公司,為省城提供極其有限的照明用電,成為寧夏有近代工業之始。


1934年,馬鴻逵將在河南信陽組建的修械所帶到寧夏,同原馬鴻賓屬下的“寧夏製造廠”合併成立“寧夏修械所”(俗稱修槍所),除修配部隊槍械外,還可仿製漢陽造七九步槍。


1936年,十五路軍軍糧局長金鐘秀在宗睦巷設立了一個用蒸汽機推動石磨的麵粉廠,以供軍需。


1943年,寧夏省主席馬鴻逵集資在南門外興建了官商合辦的寧夏麵粉公司。這個廠一直延續到寧夏解放前夕。


1939年在省城東北郊舊滿城興建的寧夏省毛紡廠,是寧夏紡織工業的開端。主要生產毛毯、地毯、呢料、毛衣、毛線等產品,供應本省及綏西、甘肅等地。


1943年,省府建設廳長籌資創辦了寧夏蘭鑫鐵廠,利用賀蘭山鐵礦石提煉生鐵出售,以作為制鑄軍鍋及農具的材料。


此外,在省城還興建了寧夏造紙所(承天寺南)、寧夏印刷局(舊滿城)、寧夏制氈廠(玉皇閣北街)、寧夏捲菸廠(原鼓樓口腔醫院)、火柴公司(北郊)、被服廠(北關)等。


其餘還有幾十家小手工業作坊,從事制酒、編織、栽毯、木作、燒磚等行業。


寧夏省城近代工業在艱難中緩慢爬行。


清末民國初,寧夏近代教育有所發展。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寧夏知府趙維熙將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興建的銀川書院改為寧夏府中學堂。


1918年,將原寧夏府中學堂修葺後,成立甘肅省立第八師範學校,附設甘肅省立第五中學,兩校同址,時稱“五中八師”。


寧夏建省後,分別改名為寧夏省立第一師範和寧夏省立第一中學。1918年,寧夏護軍使馬福祥在鎮守使署(銀川第一職業中學)前創辦寧夏回蒙師範學校,開民族教育之先河。


1921年,寧朔縣知事彭懷智將新滿城中學堂改建為寧朔初級中學。


1941年8月1日,寧夏省主席馬鴻逵在寧夏望洪堡創建私立賀蘭中學。


1947年8月,寧夏天主教主教王守禮(比利時人)創辦私立明正女子中學(銀川九中)。


1914年到1924年十年間,寧夏省城及寧夏縣、寧朔縣興建高級小學校7所,初級小學校42所。


其中清真初級學校9所,由馬福祥捐資建成。是寧夏近代小學教育發展最快的時期。


1939年以後,寧夏省城又先後興建了寧夏省立實驗小學、寧夏省立師範附屬小學校、省垣西門中心小學、雲亭小學、教育巷小學、廣發巷小學、省垣女子初級小學,學堂巷小學、南門國民學校等。省城初等教育得到了較快發展。

銀川簡史:告訴你不“簡單”的銀川(下)

文章選自《塞北江南舊有名:寧夏曆史十五題》一書

圖片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