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類知產案維權週期長如何破?最高法答南都:採取繁簡分流措施

技術類知識產權維權週期長的問題是如何得到有效改善的?4月21日,國新辦就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有關情況舉行發佈會。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副庭長、一級高級法官王闖在回答南都記者提問時表示,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去年二審實體案件平均審理週期為73天,採取了多項措施推進。

這是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南都駐京記者第27次提問相關部委。

技術類知產案維權週期長如何破?最高法答南都:採取繁簡分流措施

南都記者提問。圖源:中國網

技術類知產案維權週期長如何破?最高法答南都:採取繁簡分流措施

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副庭長、一級高級法官王闖回答南都記者提問。圖源:中國網

王闖介紹,最高法知識產權法庭採取了繁簡分流措施,在分案時簡單的案件簡單處理,複雜的案件複雜處理,使審判資源得到合理的分配和配置。同時,將民事和刑事案件協同推進,在知識產權法庭統一審理,避免此前民事案件等待行政案件,等待期漫長的問題。

同時,王闖還介紹,最高法知識產權法庭構建多元化的技術事實查明機制,去年建立了全國的技術調查官的共享機制。

“為什麼技術類的案件審理時間長?因為面臨複雜的技術事實查明,很多時候我們沒有這麼多技術調查官。”王闖舉例稱,去年審理的一個案件涉及計算機軟件,沒有該領域的技術調查官,但由於建立了全國技術調查官共享人才庫,就從下級法院借調一個調查官支援我們,很快就將案件的技術事實查明,案件的審理週期明顯縮短。

王闖還提到,加強信息化建設對於推動法庭提高審判效率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通過知識產權訴訟平臺建設,當事人可以在線提交證據、在線質證、在線詢問、在線開庭,包括最後電子送達都是在線進行,提高了審判效率。

技術類知產案維權週期長如何破?最高法答南都:採取繁簡分流措施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知識產權法庭庭長、二級大法官羅東川。圖源:中國網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知識產權法庭庭長、二級大法官羅東川回應稱,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作出的裁決是代表最高法院作出的裁決,所以標準的統一非常重要。

“原來二審案件分佈在全國各高級法院,所以訴訟結果可預期性相對較弱。現在這類案件都集中在一個法庭,標準統一,法官就能夠按照統一標準更好地裁判案件,不會形成不同的裁判標準。這個法庭的意義就是把裁判標準統一集中在這個法庭實現,所以質量、效率都有大大提升。”羅東川說。

南都記者 劉嫚 實習生 馬銘隆 發自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