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美國面對疫情皆出現3個致命失誤?明智的是都迅速對華求援

儘管印方決定將“封城”延長到5月3日,可這條本已粗疏的“抗疫防線”應完全鬆動。持久戰還沒開始多久,印度就已經快耗盡了動能。


印度和美國面對疫情皆出現3個致命失誤?明智的是都迅速對華求援


  據美國CNN在4月20日的報道,過去24小時內,印度新冠新增確診病例為1553例,打破了單日新增確診病例的紀錄。可以說,印度的疫情正在進入高峰。印度擁有13億多人口,可截至4月19日,接受過核酸檢測的只有401586人。因此一些外媒認為印度是全球疫情的“黑洞”並不為過。

  如果在疫情結束之後盤點,恐怕美國和印度將是累計確診人數最多的國家。之所以有如此判斷,主要是因為這次疫情令美印暴露了一些共同的缺陷和問題:

  1、美印都在疫情進入高峰時匆忙決定開始復工

  截至北京時間4月20日22點左右,印度累計確診病例達到17615例,累計死亡病例559例。該國確診病例主要集中在經濟和政治中心,包括古吉拉特邦、馬哈拉施特拉邦、和德里國家首都轄區。

  可以說,以單日確診病例突破記錄為標誌,印度疫情已經開始進入高峰。但匪夷所思的是,印方卻在4月20日同一天決定放鬆防控措施,允許部分製造業和農業在滿足隔離和防控要求的前提下,恢復生產活動。

  這是不折不扣的玩火。印方迫於經濟方面的壓力以及其他考慮,匆忙決定復工,與美國有不可救藥的相似。

  2、美印窮人都成為這次疫情的最大受害者

  在美國,新冠肺炎是屬於窮人的病。芝加哥只有大約三分之一的人口是黑皮膚,但三分之二的新冠確診病例都是非裔。紐約同樣如此,在疫情最嚴重的皇后區,主要居住的就是非裔和拉丁裔,他們主要從事環衛、運貨、司機等低收入工作。

  而在印度,窮人面臨的選擇題幾乎和那些美國窮人一樣:要麼冒著生命危險出去幹活賺錢,要麼餓死。印度最大城市和最大港口孟買,塔拉維貧民窟的確診數字在4月19日增至138例。但這恐怕只是真實情況的冰山一角。在這個印度最大的貧民區裡,人口密度極高,空間相當狹窄,衛生十分糟糕。當局在這裡劃出多個隔離區域,還進行封閉管理。而一個最基本的問題是,印度方面似乎根本沒有在貧民區實施大規模核酸檢測的意願,當然更沒這個能力。因此真實確診數字只能是一個謎。


印度和美國面對疫情皆出現3個致命失誤?明智的是都迅速對華求援


  印度窮人與美國窮人的共同點是,因為沒有錢,所以往往無法接受高等教育,因此無法住到高檔社區,進而無法擁有一流的醫療條件,無法擁有良好的居家隔離條件,更缺乏健康的身體和抵抗力。

  疫情將印度和美國的社會分成截然不同的兩個階層,甚至比財富更像一柄切割人群的鋒刃。由於沒有足夠的錢熬過隔離期,很多窮人被迫在缺乏足夠保護的條件下出門打工。

  紐約在位於哈特島的“義冢”挖了深坑,可以疊上三層棺材。很多死者離開時無聲無息,沒有家人陪伴和認領。這是美國強大且光鮮的形象背後存在的比較陰暗一面。

  3、美印窮人都是無症狀感染的主要群體

  美國的流動人口是無症狀感染的高發人群。近日波士頓對397名流浪者進行核酸檢測,其中居然有146人呈陽性,且都沒有症狀,佔到這批檢測人口總數的36%。

  據印度新德里電視臺的消息,印度醫學研究理事會(ICMR)的一名博士對印度當前的疫情表示非常擔憂,主要原因就是80%的患者都是無感染症狀,這為確診帶來極大的挑戰。

  目前,印度能做的就是必須擴大排查確診病例的力度和範圍,對密切接觸者進行控制。不過以印度的醫療水平和動員能力來說,對所有無症狀感染者進行篩查是無法完成的任務。

  早在2020年1月3日,美國CDC就收到疫情訊息,而且迅速報告給白宮。可直到3月13日,白宮方面才不情不願地宣佈進入“全國緊急狀態”。特朗普絕不會承認自己足足浪費了70天的時間。

  而印度比美國更糟糕的地方在於,在根本不知道大體感染人數的情況下,兩眼一抹黑,只能憑藉直覺“盲打”。而據印方推測,印度實際累計確診人數可能已達到20萬。印度沒有美國的命,得了美國的病,這恐怕將演變成為最致命的一擊。


印度和美國面對疫情皆出現3個致命失誤?明智的是都迅速對華求援


  在洶湧的疫情面前,美印還不約而同做出了同樣的決定:對華求援。從3月1日到4月17日,美國對華進口各類口罩18.64只,相當為每個美國人準備了大約6個口罩。除此之外,中企還向美國提供了醫用及其他手套2.58億雙,醫用防護服超過2900萬套,護目鏡313萬副,各類呼吸機超過4400臺。印度則迅速對華求購1500萬件醫療防護裝備和150萬個快速檢測包,還希望對華展開藥物合作

  為了支援全人類抗擊疫情,為了挽救更多人的生命,“世界工廠”已經全力開動生產線,日以繼夜地生產急需的醫療物資。

  或許,全球抗疫最後的“大決戰”就將出現在印度。希望這種情況不要出現,希望疫情早日過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