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一轮复习考点精讲精练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质的变化(高频考点)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概念

有__其他物质__生成的变化

没有__其他物质__生成的变化

基本

特征

有__其他__物质生成

没有__其他__物质生成

伴随

现象

发光、放热、吸热、变色、放出气体、产生沉淀等

形状、体积、状态的改变

微观

变化

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__改变__,变成了__其他物质__的分子

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__不变__,一般只是分子间的__间隔__发生变化

判断

依据

变化中是否有__其他物质__生成,若有则是__化学__变化,若没有则是__物理__变化


两者

关系

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发生物理变化,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中考一轮复习考点精讲精练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知识拓展】

1.不能根据实验现象来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例如:电灯通电时发光,放热,不能认为电灯通电是化学变化。

2.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爆炸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例如:轮胎、锅炉爆炸是物理变化;火药爆炸是化学变化。

中考一轮复习考点精讲精练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质的性质(高频考点)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概念

物质在__化学变化__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__化学变化__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常见

性质

可燃性、助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酸碱性等

颜色、气味、状态、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

判断

依据

需通过__化学变化__表现出来

不需通过__化学变化__表现出来

【知识拓展】

1.怎样判断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质的性质在描述时一般有“能”“会”“可以”“易”“具有”等字眼,而物质的变化在描述上没有上述字眼。这种差异可以帮助我们区分性质与变化。例如“硫能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性质,“水在受热时能变成水蒸气”是物理性质,而“硫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水在受热时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

中考一轮复习考点精讲精练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质的变化

【命题解读】考查内容包括:①物理变化的判断;②化学变化的判断。题型以选择题为主,主要结合日常生活现象,以文字叙述、图片、自然现象、古诗词或成语的形式命题。

【例1】(2018·荆州)下列典故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 )


A.火烧赤壁 B.刻舟求剑

C.司马光砸缸 D.铁杵磨成针

【方法指导】判断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看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其他物质”并不是指物质形状和状态的变化,而是组成和结构的变化。

中考一轮复习考点精讲精练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质的性质

【命题解读】考查内容包括:①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②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常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主要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如煤气、干冰、氮气、活性炭、金属材料等)进行考查。

中考一轮复习考点精讲精练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例2】(2018·仙桃)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工业用盐,人若误食会中毒。下列选项中给出了亚硝酸钠的性质。则有关亚硝酸钠性质归类的判断错误的是( B )

A.NaNO2有咸味——物理性质

B.NaNO2的水溶液呈碱性——物理性质

C.NaNO2为白色固体——物理性质

D.NaNO2有毒——化学性质

【方法指导】判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方法,关键看该性质是否由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中考一轮复习考点精讲精练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中考一轮复习考点精讲精练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本文由初中化学大师原创,欢迎关注,一起涨知识!

允许非盈利性引用,并请注明出处:“转载自初中化学大师”字样,以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