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面試,我們有很多科學備考的小方法

公考面試,我們有很多科學備考的小方法

小天才說公考

哈嘍,各位棟樑之材大家好!

我是一擇公考小天才,一個專注於打造最具實用性公職培訓體系的小男生,很高興在今日頭條這個平臺與大家進行分享。

第一次與大家見面,我想就先不說具體的面試方法和技巧,後面的時間還很長,細水長流。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疫情突襲,全國上下團結一致對抗疫情的同時,也給廣大參加國考的棟樑之材的備考雪上加霜。除了少部分棟樑年前進行了線下學習以外,絕大多數都是年後的線上學習,當然年前學習的還記得多少就很難估算了。

隨著疫情的結束,無論是擔心考試日期逐漸臨近,還是憂慮考試時間怎麼還不出來,相信還是有很多棟樑在備考的道路上出現慌亂和迷茫,為了幫助大家將接下來的時間能夠充分的利用起來,不做無用功,小天才今天就聊一聊備考的幾個小技巧

公考面試,我們有很多科學備考的小方法

開始正文

首先,說到備考大家要明確一點,備考的目的是兩個:

一個是提升面試的答題水平

另一個是降低面試緊張,讓自己在面試考場之上能夠發揮出自己最好水平,不留遺憾。

至於超長髮揮這種情況在面試中很少見,因為面試不像筆試可以蒙對題目。

當然,有些棟樑可能也聽前輩們說過自己超常發揮,但那也只是自己的感覺罷了,無非就是表達比平時連貫,一直在做嘴部運動,而這並不代表是超長髮揮。

面試對於考生的考查是比較全面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再超長髮揮不知道還是不知道,所以即使感覺自己超長髮揮有很多時候成績並不好就是這個原因,所以大家備考的目的一定要清晰。


懂形式

公考面試,我們有很多科學備考的小方法

面試形式是面試基本考情中最簡單的一項,但也是比較重要的一項。

因為現在的面試形式和操作越來越多,就大家都瞭解的結構化面試而言,就可以分為聽題、看題、看材料聽題、場外看題場內作答、場外看材料場內聽題作答和場外看材料場內詢問補充信息後再作答等操作。

除結構化面試以外,僅在省考中就還包含結構化小組面試、半結構化面試以及無領導小組討論等。

國考中還存在司局談話、角色扮演、做遊戲、打比賽、動手操作甚至是喝酒等等創新的形式。每種面試形式在實施過期間都存在很大的區別。

最近幾年部分省市的公職考試還區分省直、地市、市直、區縣、法檢、經濟、綜合、A類、B類等不同類型,不同類型職位的面試形式又都會有一定的區別。

所以大家要想化解緊張,最簡單的就是提前瞭解面試形式。

PS:面試形式的瞭解還防止各位面試丟分,比如結構化小組面試中考生的答題、點評順序是有成績的(對了不加分,錯了扣分)。

對於面試形式的瞭解,大家主要知道面試的操作、流程、考場佈局和注意事項就可以了。


有方向

公考面試,我們有很多科學備考的小方法

說完面試形式,接下來是面試題目

面試題目的類型比較多,如果沒有針對性的學習不僅會浪費時間,關鍵是有些難題還會極大的降低棟樑們的面試自信心,得不償失。

找準

方向非常重要,方向從何而來

當然是歷年的面試題目

有些考生可能會擔心面試創新的問題,這一點大家不必擔心,咱們後面會專門的講創新這個重點。

目前最關鍵的就是要把握當地面試題目的特點。

很多公開平臺大家也會看到一些解讀,但是有些不全面,所以在這裡給大家列出主要的幾點以供參考。

除了題型、題目長短和題目順序以外,主要看的有:

  • 綜合分析:出題素材是時政還是哲理?時政是以全國還是地方為主?地方的是本地還是外地?積極、消極還是具有爭議性?涉及領域是政治還是文化、社會、經濟、生態?內容主體有無針對年輕人、老年人、公職人員等特定群體?是否是一年以內的熱點話題;哲理是傳統名言、領導人講話還是哲理故事?提問是啟示還是理解?是否需要結合實際或者親身經歷?
  • 計劃組織:常考活動形式有哪些?活動以傳統還是創新形式為主?活動有無以熱點作為出題背景?活動範圍大小?活動常考主題有哪些?活動對象有無針對性?活動中身份設定?職業的設定?有無人力、物品、資金等資源短缺?提問有無特殊性(目前提問有變化的計劃組織類題目是大戶,其他題型變化不大)?
  • 人際交往:矛盾是否直接與自己相關?矛盾對象是領導、同事還是群眾?單一矛盾還是多個矛盾共同出現?矛盾中是否還涉及工作的完成?
  • 應變能力:突發情況的類型是公共安全、自然災害、居民間矛盾、社會輿論還是職場問題?職場問題是以工作落實不到位、同事工作出現瑕、自己工作能力不足、政府工作公開不到位還是工作中突發性問題為主?單一問題還是疊加問題?自己的常見身份是啥?
  • 言語表達:演講、官方發言還是解釋勸說安撫勸說?演講常見主題是什麼?演講主題直接給出還是自己提煉?演講是命題類還是話題類?有無結合實際或者自身經歷?針對的對象是否有要求?有無時間限制?官方發言的場合、身份?常見發言話題有哪些?發言對象?安撫勸說常見問題有哪些?你與對方關係是什麼?是否需要現場模擬?
  • 求職動機:是通過其他題目進行體現還是直接考查?考查的題目是傳統題目還是創新(傳統題目就是自我介紹、崗位認知、求職原因以及優缺點等)?考查重點在過去(成績、能力、背景、經歷、性格等)還是以後(職業規劃)?
  • 出題規律:題有無創新?是否出現過兩問?同一類型的題目出現兩道之間的區別是啥?各類題型、要素單獨出題還是雜糅進行?

知道了這些,就可以喚醒你的大腦開始有針對性的學習,這些規律你最好自己去總結,比別人說的要可信,而且對於這些規律的掌握也對於大家的學習有幫助,自信心也會提升。


會參考

公考面試,我們有很多科學備考的小方法

答題內容是很多棟樑關注的重點。

甚至有很多人才學習的目的就僅僅是豐富答題內容,雖然這有點偏激,但不可否認答題有思路,有想法,有內容確實會提升大家的信心。

如何豐富答題內容?

建議大家在不是特別瞭解的前提之下千萬不要只參考某一位“專家”的講解,畢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即使是考官,對於某些答題內容的判斷還是會有不同的評判。所以有些時候大家即使預測到了面試題目,但是成績還是不好,就是這個道理。

建議大家還是要多聽、多看,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參考官媒、黨報的評論和報道,當然如果有資源也可以多諮詢參考一些專業人士的建議,這樣對大家內容的豐富不僅能夠起到促進作用,還能很好的提升大家的黨性修養,一舉兩得呦。


勤練習

公考面試,我們有很多科學備考的小方法

咱們說的練習指的是在規定的時間內按照當地的真題順序和數量進行模擬練習,能夠按照考場一樣佈置最好,要有考官

而勤練習通常意義上講就是多練,天天練,這一點大家都知道,咱們就不多贅述。

但對於時間比較少的上班族來說是很難實現的,所以咱們今天所說的“勤練習”主要說說練習時間的選擇。

首先,面試都是在白天進行,所以在面試通知沒有出來之前,大家只要保證每天上、下午都能夠模擬練習一次就夠了。

而對於時間比較充足的棟樑之材來說,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科學安排,比如可以在上午八點、十一點半,下午兩點、四點半各練習一套題目,因為這四個時間段一般都是大多數棟樑發揮不好的時間段,如果能夠將這四個最難度過的時間段搞定,面試效果肯定可以保證。

後期某些省份或職位如果知道自己的具體面試時間在上午還是下午,大家就只需要練習半天,最好中間(上午十點、下午三點)加一套,其餘的時間主要就是根據自己的答題情況進行查漏補缺。

如果在練習期間,發現自己在某個時間段的表現比較差,後面一定要有針對性的在這個時間段多模擬兩輪,進行脫敏訓練來彌補一下自己狀態的不足,因為後面面試我們真的很難預測自己的手氣,會不會抽了一個“好”順序號?而命運總是那麼的捉弄人(算我烏鴉嘴)。

備考方法法千千萬,有時間我們再慢慢聊,如果大家有什麼問題,大家可以留言、私信,很高興為你服務,今天就到這裡,祝大家公考上岸!

歡迎大家關注一擇、關注小天才。


公考面試,我們有很多科學備考的小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