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我爸爸?——明朝大礼议之争

进士张璁与侍郎王瓒言,帝入继大统,非为人后。瓒微言之,廷和恐其挠议,改瓒官南京。——《明史·杨廷和传》

谁是我爸爸?——明朝大礼议之争

杨廷和

正德十六年,明武宗朱厚照驾崩。

朱厚照没有儿子,根据开国皇帝朱元璋颁布“皇明祖训”中的“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的原则,兴献王之子朱厚熜被立为帝,这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

谁是我爸爸?——明朝大礼议之争

明武宗

“踩狗屎运”的藩王

朱厚熜是个藩王,本无缘帝位。

无奈明武宗没有子嗣,按“兄终弟及”的原则应由武宗的亲兄弟继位。

可武宗的唯一亲弟弟朱厚炜早夭,便只能找血缘最近的堂兄弟继位。

按理当由朱厚熜的亲哥哥朱厚熙继位,可惜他哥哥早夭,这皇位便落到朱厚熜身上。

谁是我爸爸?——明朝大礼议之争

朱厚熜

谁是我爸爸?

又称“大礼议事件”、“大礼议之争”。

内阁首辅杨廷和认为,既然嘉靖已经继承皇位,为了理顺关系,嘉靖应该认自己的堂哥武宗为亲哥哥,认自己的伯父孝宗为亲爸爸(孝宗是武宗的父亲,是嘉靖父亲的哥哥),等同于把嘉靖过继给他伯父孝宗当儿子。

这样一来,嘉靖和武宗便是礼法上的亲兄弟,“兄终弟及”,嘉靖继承皇位便符合礼法。

可是这样一来,嘉靖不乐意了。

年仅14岁的嘉靖对此十分抵触,凭什么我要认伯父做爸爸,自己的亲爸爸以后只能叫叔叔。

在这里可能很多人有疑问了,不就是认谁做爸爸的事情嘛?

反正嘉靖的亲爸爸已经死了,不如就依了张太后和杨廷和的意见,当了皇帝不比什么强。

为何不干脆就认了死去的伯父做爸爸,走个形式?

不,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谁是我爸爸?——明朝大礼议之争

明孝宗

我该进哪个门?(入门之争)

既然已经决定让嘉靖当皇帝了,嘉靖就从自己的封地启程前往北京。

这个时候,负责迎接杨廷和耍了个花招,让嘉靖从北京东华门入。

有人要问了,反正都是当皇帝,从哪个门入还有什么讲究?这古人也太啰嗦了吧!

没错!古人的礼节就是那么啰嗦,就是那么繁琐,这里面大有门道!

按照明朝礼部的礼仪规制,东华门是太子进的,可武宗没有儿子哪来的太子?

嘉靖这个少年还是蛮聪明的,一眼就瞧出不对劲了,原来你个杨廷和是要我认伯父(孝宗)当爸爸。

这样嘉靖就以孝宗儿子的身份当太子,当了太子才能当皇帝,等于说嘉靖如果不认他伯父当爸爸就当不了这个皇帝。

嘉靖心里这个气啊,这个杨廷和是在给我使拌子,当个皇帝怎么那么难啊。

于是,嘉靖当场拒绝从东华门进,对接待官员说:遗诏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遗诏是叫我当皇帝的,不是当别人(孝宗)儿子的)。

双方僵持不下,张太后(武宗的母亲)一瞧,这不行啊,国不可一日无君,这样下去岂不是负了武宗所托,乱了大明天下。

在张太后的授意下,杨廷和妥协了,嘉靖从大明门(皇帝才能进的门)进,继承皇位。

统嗣之争

俗语云: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嘉靖自己当了皇帝,想要自己的家人也能分享自己的快乐。

这个时候,有个叫张璁的进士上疏,认为嘉靖是继承皇统而不是继承皇嗣,皇帝不一定是通过“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方式传递下去。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孝宗武宗一脉已经绝嗣,应该让其他皇族分支取代它,而不是把其他皇族子嗣过继给它延续孝宗武宗一脉。

嘉靖一看这奏疏,心里乐开了花,这不就是我心里想的吗?“此论出,吾父子获全矣!”

于是,嘉靖以皇太后的名义迎他母亲入京。

谁是我爸爸?——明朝大礼议之争

张璁

左顺门事件

嘉靖三年,嘉靖下诏,要让他的父亲母亲进明朝的宗庙。

那些顽固的大臣聚集在左顺门长跪不起,反对嘉靖的决定,嘉靖下令锦衣卫把那些反对他的大臣全部杖毙。

左顺门事件后,再也没有大臣出来反对嘉靖。

嘉靖十七年,嘉靖追封他的父亲兴献王为明睿宗皇帝,入宗庙。

谁是我爸爸?——明朝大礼议之争

明睿宗

自此,大礼议之争的风波才算正式终结。

学者说

这场争端在现代人看来觉得莫名其妙,不就是认谁做爸爸的问题?而且还是认一个已经死去的人做爸爸,居然有这么多争端!

从侧面反映出古代的礼法宗法在当时人心目中是根深蒂固。

从杨廷和的主张看,本意是要维护宗法制,即皇帝(孝宗、武宗一脉)是大宗,藩王(兴王一脉)是小宗。

朱厚熜必须是以孝宗武宗一脉的名义当皇帝,即朱厚熜过继给孝宗当儿子才算是大宗血脉的延续。

如果按照嘉靖(朱厚熜)的做法,追封自己父亲兴献王为皇帝,等同于孝宗武宗一脉断绝,小宗(兴王一脉)取代大宗(孝宗武宗一脉),有僭越礼法的嫌疑。

谁是我爸爸?——明朝大礼议之争

宗法制

当然,嘉靖的做法也未必是错的,毕竟当了皇帝追封自己亲人也是人之常情。

同时,作为皇帝的嘉靖也狠狠打压了那些跟他作对的臣子,维护了皇帝的权威,巩固了自己的统治。

谁是我爸爸?——明朝大礼议之争

嘉靖

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资料:《明史》《西园闻见录》《二十二史劄记·大礼之议》《御定通鉴纲目三编》《国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