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萧萧江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同样是生命,同样有亲人,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换回另外一个生命。别去问值还是不值,他告诉我们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交换体现。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却留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启示。”——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2007年11月30日,这一天是一个平静如往常的日子,这一天同样是一个英雄逝去的日子。
随着一声惊呼“快来人,有人要跳江!”,现役军人孟祥斌毫不犹豫地朝着呼救声方向奔去,看到跳江女子在水中挣扎即将沉落,孟祥斌毫不犹豫地从桥上直接跳下,跳江女子因为孟祥斌及时搭救而重获新生,但是孟祥斌却因为救人后体力不支,将生命沉入江底。
一个人感动一座城
好不容易完成了繁重训练任务,几个月没有得到休假时间的孟祥斌,利用这这个难得的假期,终于有时间陪伴妻女,这天他们一家三口在金华区逛街,那时正值冬季。
突然一声惊叫,搅散了一家人的团圆气氛,当得知有人落水以后,孟祥斌出于军人的本能,毫不犹豫地边脱去厚重的外衣边往江边跑去。那是一座高达十几米的江边大桥,确认了落水人的位置后,孟祥斌二话不说立即纵身跃下。
冰冷的江水迅速包裹住孟祥斌的身体,孟祥斌下水以后,游泳游得很吃力,一方面由于这一切发生的太匆忙让人根本无法做任何热身准备,因为每一分每一秒都会导致生命的流逝。另一方面,因为冬季人们都会穿着厚厚的保暖内衣,下水后会带来极大的阻力。
孟祥斌抓住落水女子李小月之后,奋力带她游往岸边,江宽水凉,和大自然的力量相比人类永远显得那样势单力薄,
孟祥斌一次次努力托举李小月,终究逐渐耗尽了自己所有的体力,如果不是救生摩托艇的及时赶到,那么二人可能都会没命。孟祥斌将落水人推上摩托艇,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救生人员未来得及搭救,眼睁睁看着孟祥斌沉入了江底。看到这令人心碎的一幕,围观群众纷纷落泪,“他明明不该去死啊!”
孟祥斌为什么会感动一座城?我想是因为,他的精神鼓舞了这个社会逐渐冷静陌生的人情。在危急时刻,人的求生欲基本上是凌驾于任何事之上的。
孟祥斌却可以将军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时刻放在心上,并且身体力行的去践行,当时有那么多的围观群众,刚开始并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帮助落水人,但是看到孟祥斌一次次不抛弃不放弃的抢救,在场群众无一不被这种精神所感动,伸出了自己的援手。
孟祥斌的事迹不仅传遍了金华,还在网络上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对英雄的沉痛哀悼。金华的市民来到江畔为孟祥斌鞠躬献花,不能到场的网友们只能隔着千山万水,默默沉痛着。2007年,孟祥斌被选为感动中国人物。
妻女现状
孟祥斌牺牲了,这时他还不满三十岁,女儿刚刚三岁,对于他们的小家庭来说,孟祥斌的离开是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十三年过去了,很多人都持续关注着孟祥斌妻女的生活现状,当年之事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是一个沉重打击。
孟祥斌当年牺牲时二十八岁正值壮年,他的妻子叶庆华下岗待业没有工作。经过部队以及地方政府的协调,决定给叶庆华一个入伍特招资格。
叶庆华入伍,其女孟诗妍也获得了部队幼儿园的教育保障。在入伍前一天,叶庆华来到丈夫铜像前,一边擦亮铜像一边告诉丈夫这个喜讯,她说:“祥斌,我马上要走了,你不要再担心我了,这一次,我是去替你完成未尽的心愿。你是好样的,你的妻子也是好样的。”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这是同样是叶庆华走出悲伤的一把钥匙。很多人在网上大骂轻生落水女子李小月,如果不是她孟祥斌也不会死,叶庆华就不会失去丈夫,小女儿也不会过早的失去疼爱她的父亲。
叶庆华对于这个问题做出了官方回应,称她永远也不会去怪罪李小月,“很多人可能以为我会恨李小月,因为她,我的丈夫牺牲了。但我从来没有恨过她。”李小月和叶庆华甚至成为了好友,李小月经常会去看望孟诗妍。
孟祥斌牺牲的时候,孟诗妍刚刚满三岁,加上父亲因为是军人,所以在家的日子很少,她长大后对于父亲的记忆,多半还是要来自于身边人的回忆,她知道父亲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叶庆华一直对女儿进行乐观主义教育,她的父亲不能在她们二人身边,是因为有更多的人需要被帮助,孟诗妍从小立志也要成为父亲这样的人。
如今的孟诗妍已经成长为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她的志向是想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教书育人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时叶庆华继承了丈夫另一个志向,孟祥斌生前总是将每个月工资的一部分捐给当地的老人院,现在叶庆华也成为了一名志愿者,总是带着女儿去敬老院看望老人。走你来时的路,做你做过的事,一家人算是在另一层面上重新团圆了。
结语
也许再过十年二十年, 孟祥斌这个名字会变得越来越陌生,随着代际更新,人们最终会忘记这个世上曾经有过这样一位英雄的存在,但是他的舍己为人,他的热血精神,会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人。“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叶庆华从一个青春正好的年轻妈妈,到变成一个两鬓有些灰白的中年人,她的身边一直有一双无形的手,一起搀扶着她走向人生的终点,生活总是要继续。
文/史海观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