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事五朝十帝的不倒翁

一,投靠李存勖


歷事五朝十帝的不倒翁

馮道(882年-954年),字可道,號長樂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泊頭市交河鎮)人

馮道少時善良純厚,熱愛學習,會寫文章。由於出身貧寒,不厭惡粗衣薄食,除了侍奉雙親,就以讀書為樂。

劉守光任幽州節度使,命馮道為幽州掾。劉守光討伐義武軍,向部下徵求意見,馮道進言,結果觸怒了他被關在監獄,不久為人所救。

後來劉守光兵敗,馮道投靠李存勖,擔任監軍使張承業手下的巡官。張承業欣賞他的才能,予以厚待。後來張承業推舉馮道為霸府從事,不久兼任掌書記。當時李存勖征討河北,往來文書非常多,全都交給馮道。

李存勖與後梁交戰,雙方隔河對峙。郭崇韜因將卒人數過多,糧草不足,請求減員。李存勖大怒:“我想給我效力的人管飯都不自由,那河北三鎮換別人做主帥,我回太原為賢人讓路。”於是命馮道起草文書,宣告全軍。

馮道向李存勖進諫:“現在大王屢戰屢勝,正是消滅梁賊的時刻。郭崇韜諫言未必不對,拒絕他就行卻不可用剛才那番話挑起眾議。梁賊如果得知,就會說大王君臣不和。希望再三考慮那便是天下人的大幸。”不久郭崇韜進來道歉,馮道替他解了圍。自此人們都稱讚馮道。

二,侍奉後唐


歷事五朝十帝的不倒翁

後唐

同光元年(923年),李存勖稱帝建國,消滅後梁。他封馮道為翰林學士、中書舍人、戶部侍郎。

李嗣源即位,欣賞馮道的才能,封他為端明殿學士、中書侍郎、刑部尚書、平章事。馮道重用貧寒有才能的人,打壓世族中品行較差的人。

李嗣源為人純質,寬仁愛人,廣納建言、關心民生。馮道也竭盡所能,輔佐李嗣源。

李從珂即位,封馮道為司空。馮道治理政事雅靜淡泊,百姓安居樂業。

三,侍奉後晉


歷事五朝十帝的不倒翁

天福元年(936年),石敬塘稱帝建國,消滅後唐。他封馮道為宰相,派其出使遼國。

耶律德光欣賞馮道的才能,想要留他為遼國效力,被他拒絕。馮道返回後晉,石敬塘對他委以重任,封他為司徒、侍中、魯國公。

石重貴即位,封馮道為守太尉,進封燕國公。

四,侍奉遼國

耶律德光滅後晉,詢問馮道拯救天下百姓之策。馮道回答惟有他可救,耶律德光大喜。百姓因馮道得到庇佑,免遭屠戮。

五,侍奉後漢

開運四年(947年),劉知遠稱帝建國,封馮道為守太師。張璨請求朝廷廢除禁牛皮法,以利百姓。劉知遠大怒,欲處死張璨,幸得馮道解救。

劉承祐即位,馮道繼續擔任高官。

六,侍奉後周


歷事五朝十帝的不倒翁

後周

廣順元年(951年),郭威稱帝建國,消滅後漢。他封馮道為太師、中書令。

柴榮即位,任命馮道為山陵使。北漢入侵後周,柴榮欲親征禦敵,馮道反對。柴榮大怒,斥責馮道。不久馮道病死。

七,五朝十帝

馮道歷事後唐、後晉、遼、後漢、後周五個朝代,侍奉李存勗、李嗣源、李從珂、石敬塘、石重貴、耶律德光、劉知遠、劉承祐、郭威、柴榮十位皇帝,皆得重用,位居宰相高位,為五代政壇不倒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