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结构来判断料子的产地到底科学不科学?

通过结构来判断料子的产地到底科学不科学?

通过结构来判断料子的产地到底科学不科学?

今天咱们来讲一下通过料子的结构来判断产地是否科学?是否严谨?是否理性?一直有很多玉友喜欢问我这个料子结构 侃侃而谈这个料子是颗粒状米状粥状的是俄料的,料子是丝状的是籽料的。喜欢用结构来跟我争辩产地,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我都很无可奈何,会很仔细的跟他讲不用结构来判断料子的产地的。之前有大神在总结青海料是什么结构,俄料是什么结构,籽料又是什么结构。说是话我真的很佩服这些人。一下子就把这个东西给圈死了,就像一块地一样给圈死了,不给别人跨出去。这里想说的就是如果通过结构能判断料子的产地,那他该有多神。有句话叫“籽料无皮神仙难断”为什么会出现这句话,籽料没有皮没有毛孔的时候,没有人敢说这是籽料的。为什么?因为很多籽料它的密度它的油性它的解构很多山料同样具备,甚至比籽料更要好。打个比方,咱们知道韩料是比较松的,它里面像冬瓜状一样,有点发青黄在灯光下结构一个斑一个斑的。但是同样来说俄料里面也有这种结构,灰皮俄料里面结构也会发青黄色也会像冬瓜状,因为冬瓜状和粥状跟米粒状是很接近的。除非用仪器来看这里面是怎么怎么样的,但大多数人是没有仪器的。这个时候就会产生一个交错,俄料和韩料会有交错,同样的俄料和青海料也会有交错,然后青海料和籽料也会有交错,甚至俄料和籽料会有交错。它们之间的料子都会有交叉点,咱们说的结构只能说大部分是这种料子,但是不能排除一小部分料子,它是具备其他结构的,这是肯定的。光是俄料就够一个人研究好多年都研究不透。因为俄料有干的料子有不干的料子,有油的料子甚至比籽料都油的料子,早年的黑皮俄料就比籽料油,通过结构看根本就看不出来。新开俄料包括巴沙料是丝状的,和且末料很像。怎么样去分辨是籽料是山料?不是说通过某一种标准来分辨的,而是常年对玉的熟悉度,比如说你喜欢玉经常去玉的市场逛,经常与人交流,经常上手某一样东西在手上摸的东西,看到东西,打灯照的东西超过一万件的时候,那你可以说这个料子是什么料子,不夸张的。哪一天你说自己上手东西超过一万件,通过看结构看油性看脂感然后与人交流这个时候你可以跟人说这是什么料子的,才是科学的。

了解更多和田玉鉴定知识,关注公众号“问玉堂”

以上是问玉堂个人观点,欢迎各位玉友指正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