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果攤父親喊話老師作業應寫在黑板上’

01

相信大家前段時間有關注到“家長應不應該批改作業”這件事情,一時間大江南北,校內校外,鬧得沸沸揚揚,不可開交。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果攤父親喊話老師作業應寫在黑板上’又在網上掀起一陣激烈的討論。各個評論區也是各抒己見,莫衷一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大千世界,真是一個讓人難以猜透的謎呀!

02

筆者已過不惑之年。遙想當年,不禁思緒萬千,感慨頗多。記得上幼兒園的時候,學校還沒新書桌,我們都是從自家帶一個小板凳去上課的,黑板還是用木頭做的,依稀記得好像是固定在一個四條長腿的木架子上的。直到小學六年級畢業(時值1989年),我記得都還在用木黑板。那個年代,通訊技術還不發達,有電話就不錯了,所以智能手機佈置作業這種情形壓根也不會發生。

(注:筆者家鄉在湖南湘東梅城的一個小山村,在我們幼兒園畢業時,新課桌椅才請木匠定做打造完成,我們最後與新課桌椅失之交臂,遺憾萬千。)

03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時光之機,來到了21世紀。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互聯網和通訊技術的發展,智能手機越來越時髦,越來越流行。與之而來的是,類似工作和學習方式的改變和提升,學校老師作業的安排,公司工作的安排等等,都或多或少是通過手機來完成。手機在人們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中佔有和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由此,就產生了新聞報道中:果攤父親喊話老師作業應寫在黑板上的矛盾和困惑......

04

從‘果攤父親喊話老師作業應寫在黑板上’這件事情中我們可以看到:

  • 歷史在進步,時代在變遷。學校、家長和學生三者之間,也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
  • 要兼顧和權衡事物的利和弊,得與失,取長補短,揚長避短,以使事物達到平衡。
  • 新生事物的發展,有一個不斷演化、升級和更新的過程。我們要客觀對待,要主動鼓勵和推崇,不能因噎廢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