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玻璃下破前低 後期供給壓力較大

玻璃期貨在震盪半月有餘後,11月8日增倉下行,1901盤中一度下跌至1273元/噸,觸及4月低點1269元/噸。從商品曲線看,Back結構持續,1-5價差已升至近四年同期高點,預示市場對玻璃遠期供需情況更為悲觀。

期貨價格的再次下跌,更多源於11月以來行業供給端無明顯利好出現,不同於2017年11月沙河停產9條生產,催生出了此輪週期的最後一波上漲行情,今年的採暖季限產無論是傳統限產重地華北地區,還是新納入限產範圍的華東地區,均無玻璃停產消息傳出。但同期生產冷修復產步伐卻未停止,截止11.2當週,行業在產產能同比增幅已擴大至3211噸/天,考慮到去年的停產,後期這一數據將繼續擴大,供給壓力將顯著提升。

需求端卻仍然低迷,傳統旺季過後,北方已有深加工企業提前停工的情況,房地產竣工增速的低位運行,使玻璃需求同比降幅較大,中下游對原片採購均較為謹慎,生產企業為加速出庫不得不多次降價。當前主要地區廠家庫存雖較國慶前明顯回落,但隨著區域價差的收窄,外銷壓力增加後,預計出庫也將放緩,特別是沙河地區,缺乏供給收縮的利好,11月庫存累計節奏或將加快。

純鹼及天然氣價格的持續上漲,使生產企業成本不斷提升,伴隨著原片價格下跌,玻璃生產利潤也大幅壓縮。但在需求回落的情況下,成本轉移難度較大,行業利潤收窄已是必然。而作為重資產行業,近年復產成本因環保大幅增加,生產線主動停產意願不強,因此短時間的利潤回落或虧損很難引發供給的明顯減少。當前看,若房地產端無新的刺激出現,同時環保限產對行業整體供給不能造成顯著影響的情況,玻璃行業供需矛盾的持續時間尚難斷定,但主動去庫仍將持續,價格仍未到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